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以紫外线吸收剂UV—P为基础的新型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包括高相对分子质量型、反应型、多功能型的合成方法和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标签: 紫外线吸收剂 苯并三唑 光稳定剂
  • 简介:介绍了可降解塑料的分类及概况,阐述了其降解机理,重点综述了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生物降解 塑料 应用 综述
  • 简介:以邻硝基苯胺、3-(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PEG-300等为主要原料,经Michael加成、去烷基、重氮化、偶合、还原、酯化、酯交换等多步反应合成了UV-1130,目标产物总收率为70.7%(以邻硝基苯胺计)。经两步法合成了中间体3-(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并且筛选出对甲苯磺酸作为相应的去烷基催化剂;确定了稀盐酸为重氮化反应的无机酸;还原反应中n(中间体3)∶n(保险粉)∶n(氢氧化钠)=1∶6∶10;酯交换反应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

  • 标签: 紫外线吸收剂 UV-1130 苯并三氮唑 催化剂
  • 简介: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4大汽车生产国。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汽车工业的发展将会有着更为强劲的势头。然而,汽车在带给人们迅捷与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由汽车引来的全球能源短缺和尾气排放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问题。针对汽车工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汽车轻量化的技术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而介绍变截面薄板及其在汽车白车身制造中的应用。

  • 标签: 车身制造 变截面 应用 薄板 汽车工业 可持续发展问题
  • 简介: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新思路随着环保政策进一步加强,我国木材资源政策已从天然林为主转向人工林为主,原始大径木材资源锐减,木质重组产品成为当前木材资源的重要补充。在中国科学院《2002高技术发展报告》中,将木质重组技术列为我国木材资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植物纤维 高分子复合木材 木质重组技术 聚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
  • 简介:美国南达科他州Brooking的北方中央农业研究实验室与北伊利诺伊州大学(NIU)合作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玉米乙醇)发酵的副产物可作为非石化路线生产的塑料填料。这种乙醇发酵副产物名称为含可溶物的干酒糟.具有纤维含量高、适合与其他分子结构的分子结合的特点。ARS农业工程师KurtRosentrater认为,上述两个特性使它非常有可能作为塑料填料。

  • 标签: 塑料填料 农业研究 实验室 发酵副产物 生物 开发
  • 简介:含有反应性氧化锆纳米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杂化材料,新型环氧树脂/可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因素热性能,不同溶剂中硅烷偶联剂对BaTiO3颗粒的表面修饰及其对BaTiO3/环氧树脂复合物的介电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硅烷偶联剂 塑料助剂 BATIO3 文摘 期刊 国外
  • 简介:多环芳烃是塑料、硅橡胶制品中一类高危有害物质。本文利用现有的检测标准方法对购买的塑料奶瓶、奶嘴、婴幼儿塑料餐饮具中多环芳烃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婴幼儿塑料餐饮具中多环芳烃检出率高达31.25%,最高为6.69mg/kg,存在质量安全风险,需引起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注意。

  • 标签: 奶瓶 奶嘴 婴幼儿塑料餐饮具 多环芳烃
  • 简介:介绍了国内外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的生产状况,包括HALS的主要系列、品种、产量和需求情况。阐述了HALS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该领域正向高相对分子质量化、多功能化、低碱化反应性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国内HALS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 标签: 受阻胺光稳定剂 生产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取层状磷酸锆离子交换体,通过控制离子交换顺序、交换条件制得含Ag+、Cu2+双组份杀菌活性成份的无机抗菌剂,抗菌剂杀菌力达100%、防霉等级为0级,应用于ABS中具有较好的加工、抗菌、力学性能.

  • 标签: 无机抗菌剂 银离子交换 铜离子交换 磷酸锆盐
  • 简介:甲基含氢硅油与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混合处理后,对聚丙烯材料进行阻燃改性,通过测试材料的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氧指数,燃烧级数,热重分析和疏水保持率,并且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处理测试数据.研究甲基含氢硅油的加入对阻燃剂及阻燃改性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含氢硅油的加入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降低材料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处理后阻燃剂的疏水性。

  • 标签: 甲基含氢硅油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聚丙烯
  • 简介:依据流线型流道设计原则,给出了以三次多项式作为管材挤出流道型腔曲线的数学模型,构建管材挤出模具压缩定型段的过渡流道,并通过大型专用聚合物流体分析软件POLYFLOW对比模拟分析了直线型过渡流道和流线型过渡流道的流线、压力、粘度、剪切速率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流线型流道内的流动稳定性和顺畅性明显优于直线型流道。

  • 标签: 挤出流道 型腔 挤出模具 流道设计 定型 剪切速率
  • 简介:氢键型紫外光吸收剂与受阻胺光稳定剂之间的协同效应;苯甲酸酯型紫外光吸收剂与受阻胺光稳定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聚丙烯中N-烷氧基受阻胺光稳定剂对澳化阻燃剂分解的影响;含有单偶氮颜料的全同聚丙烯的光稳定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低密度聚乙烯工业品的自然老化;

  • 标签: 受阻胺光稳定剂 塑料助剂 紫外光吸收剂 文摘 期刊 国外
  • 简介:在聚烯烃中添加抗静电剂,采用模压法制备了发泡材料.研究了抗静电剂用量对发泡材料表面电阻率的影响及性能的变化;分析了抗静电剂用量与交联剂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抗静电剂的用量为10份时,发泡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为108Ω,同时材料的物理性能变化不大;交联剂的用量随着抗静电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 标签: 抗静电剂 模压法 发泡材料 表面电阻率 聚烯烃
  • 简介:研究了稀土热稳定剂对硬PVC体系的热稳定效果以及对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热稳定剂对PVC体系有一定的热稳定效果,与环氧大豆油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单独使用稀土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效果不如三盐、二盐类热稳定剂,但对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的改进效果明显.

  • 标签: 稀土热稳定剂 硬质PVC 冲击强度 环氧大豆油 协同效果 拉伸强度
  • 简介:将竹纤维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以形成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研究了竹纤维竹粉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浸蚀性能的影响。竹纤维含量为15%时,竹纤维/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比纯环氧树脂提高50%。纳米SiO2能同时增强和增韧竹纤维/环氧树脂,并提高其耐溶剂浸蚀性能,纳米SiO2含量为4%时,纳米SiO2/竹纤维/环氧树脂三元复合材料的冲击和拉伸强度分别比未添加纳米SiO2的竹纤维/环氧树脂提高40%和30%。当纳米SiO2/竹纤维/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4/15/85时,三元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环氧树脂 竹纤维 纳米二氧化硅 增强塑料 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