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黄在胰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医院进行胰腺癌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的辅助治疗药物为大黄,对照组的辅助治疗药物为基础西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0%,对照组为12.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具有非常鲜明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胰腺癌手术患者在术后使用大黄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大黄 胰腺癌 术后辅助治疗 临床价值 不良反应率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护理肺部手术后麻醉清醒期低氧血症。方法: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低氧血症。通过术前改善患者肺功能;术中充分供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术后拔管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量的氧供给等措施有效地避免和救治低氧血症。结果:本组发生低氧血症5例均成功救治。结论:严密监护能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足够氧供是术后有效地避免和救治低氧血症的关键。

  • 标签: 肺切除术 麻醉 硬膜外 麻醉恢复期 低氧血症/并发症 低氧血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四肢骨折术后采取冰袋冷敷切口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手术给予冰袋冷敷切口。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肿胀人数为29人,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轻度肿胀人数为28人,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8人(26.6%),分别为Ⅰ度疼痛4人(13.3%)、II度疼痛2人(6.7%)、III度疼痛2人(6.7%)、Ⅳ度0人。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14人(46.6%),分别为Ⅰ度疼痛6人(20.0%)、II度疼痛4人(13.3%)、III度疼痛3人(10.0%)、Ⅳ度1人(2.4%)。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根据其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并且在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同时,采取冰袋冷敷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这也影响这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恢复的质量,所以,采取冰袋冷敷在四肢骨折术后手术切口上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冰袋冷敷 手术切口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白内障是一种致盲性的疾病,其是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愈的,我国白内障现在的手术方式是经过常识见得演变得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飞秒激光作为一种新的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方式,开始逐渐被应用于白内障手术过程中了,其不仅具有着聚焦尺寸小、瞬时功率大、穿透性非常强、手术精度非常高等特点,同时在临床手术过程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在手术过程中主要应用于对晶状体的前囊膜进行切开等环节。本文就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得到更好地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 人工泪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应用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排尿时间、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量少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同时可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剖宫产术 尿潴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术前心理疏导与感染防护,术后康复促进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療并进行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为对照组,各58例,综合护理组采用术前心理疏导与感染防护,术后镇痛与康复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术后恢复情况相对较好,术后排气时间(t=4.484,P<0.001)、肠鸣音恢复时间(t=6.718,P<0.001)、排便时间(t=4.173,P<0.001)与下床活动时间(t=14.264,P<0.001)均短于对照组。综合护理组不良反应的比例较护理组高(x2=25.154,P<0.001)。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术后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1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73%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可缓解并发症,提升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后临床护理的实施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行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88%、97.0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0.59%、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所得效果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 临床护理路径 常规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择取我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12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在手术后予以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在手术后予以常规抗炎及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观症状评分和C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UT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中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角膜稳定性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玻璃酸钠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85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后加强护理,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及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结肠造口的护理都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中有1例发生造口狭窄、2例发生造口周围感染,术后3个月排便有规律者占41.18%。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造口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 体会
  • 简介:2005-04~2006—04我科实施脾切除术50例,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在20~50岁。本组中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并发膈下脓肿,均及时发现,经妥善治疗与护理后均治愈出院。

  • 标签: 脾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胆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肝胆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先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 标签: 胆结石 术后恢复 循证护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原因。方法对我院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整理,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妇产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为呼吸系统感染,并且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结论引发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很多,且随年龄增大而感染率升高,临床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妇产科患者 术后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40例纳入研究组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效避免了术后DVT及疼痛发生,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缩短了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肿瘤手术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女性患者痔疮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女子肛肠科自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痔疮手术的年轻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施以肛肠外科常规护理以及有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护理干预在年轻女性患者痔疮术后中应用良好,可减少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痔疮 女子肛肠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剖开取大隐静脉后下肢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采用常规取大隐静脉行不停跳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术后下肢切口的愈合情况,结痂时间,血肿、感觉麻木、伤口水泡、伤口渗液、伤口裂开等发生例数。结果单侧下肢取大隐静脉60例,双侧下肢取大隐静脉25例,大隐静脉平均采集时间(15.50±3.70)min,大隐静脉平均采集长度(37.00±12.50)cm。平均结痂时间(5.16±2.31)d,下肢血肿1例、伤口水泡10例,伤口渗液5例,感觉麻木49例、伤口感染0例、伤口裂开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者。下肢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经过有效的医疗干预及护理措施均愈合。结论正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CABG患者大隐静脉下肢切口的愈合情况,降低伤口并发症,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 标签: 搭桥 大隐静脉 下肢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233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术口长度、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与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密切相关。结论术后医院感染不仅和手术本身有关,而且和患者的疾病史、个人情况、医院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完善管理措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术后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60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术后感染13例感染率为21.6%;主要以良、恶性肿瘤术后感染为主,感染率分别占13.2%和8.4%;共分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占66.7%,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6株占25.0%,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2株占8.3%;年龄、侵入性操作及误吸等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对其影响不明显。结论减少侵入性操作和误吸、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 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