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把符合胆囊结石诊断标准的患者123例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采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结石。对照组41例服用胆石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2.7%,对照组有效率达到85.4%。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结石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柴胡汤 加味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其手术应激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84例均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84例均同时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皮质醇及肾上腺素均显著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HAMA评分明显降低,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手术应激反应,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 外科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快速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快速康复组并发症,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尿道感染、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胆漏的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快速康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胆囊癌患者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125变化,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胆囊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胆囊癌患者和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各80例,和作为对照组的80例体检健康的正常人,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这240例CA199、CA125含量。结果胆囊癌患者血清CA199、CA125水平显著高于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别没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胆囊癌组患者的CA199和CA125,灵敏度分别56.3%、45.0%;两者联合检测胆囊癌,灵敏度可提高到76.2%,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指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125对胆囊癌诊断的灵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虽不能作为胆囊癌的特异性指标,但对于临床早期辅助诊断胆囊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胆囊癌 CA199 CA125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以往就诊的64例胆囊炎病人,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病人为腹腔镜微创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并发症总产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出血,降低感染,从而减短治疗时间,该手术效果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术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45)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体征变化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为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能提升护理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理想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术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在胆囊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96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长、术后VAS评分及住院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性小、疼痛轻微,并发症少,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胆囊息肉 VAS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护士长管理与分配的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应用分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21%(P<0.05)。结论分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满意,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分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电话回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由3名责任护士组长对2014年10~2015年4月月LC术后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成功回访患者480例,护理服务满意度97.9%。结论增加了护患双方的主动性,增加了患者对医护的信任,提高了社会满意度。

  • 标签: 电话回访 LC出院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10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简单护理,实验组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和住院时长;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切口感染等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和住院时长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状况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等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

  • 标签: 围术期优质护理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后诱发术后肠粘连的几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2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同时,观察组肠粘连发生率为1.54%(2/130),对照组肠粘连发生率为7.69%(10/13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手术期间的出血量以及术后肠粘连发生几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肠粘连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脂肪组织分布与结石性胆囊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腹部MRI检查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9例为病例组,同时收集腹部MRI扫描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腹腔脂肪组织含量(VAT)、腹壁脂肪组织含量(SAT)、腹部脂肪含量组织(TAT)及VAT/SAT的差异性,评价腹部脂肪分布与结石性胆囊炎的相关性。结果结石性胆囊炎与对照组间VAT、VAT/SA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石性胆囊炎组的腹内脂肪堆积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脂肪含量及其分布与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腹部脂肪分布 结石性胆囊炎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价值。方法纳入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抓阄法分为观察组(28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28例,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反应观察组手术状况的相关指标,较比对照组,改善均更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麻醉,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丙泊酚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急性胆囊炎给予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4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72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72名观察组患者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2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6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下降时间,体温达到正常时间和腹痛的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头孢曲松钠 左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具优势,手术出血少,患者恢复时间快,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 治疗胆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胆结石患者在临床中行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85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分别42例、43例,甲组行小切口手术切除治疗,乙组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手术多项指标情况,并予以评价分析。结果乙组病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多项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对于胆结石病患,在治疗时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小切口手术胆囊切除术理想,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在临床中具有进一步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 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使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变化情况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天疼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第3~4天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缩短其疼痛持续的时间,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与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手术 疼痛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手术的100例患者,将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以及焦虑评分存在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患者的身心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手术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4例予以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2例实行围术期护理常规,研究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果记录分析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d皮质醇及肾上腺素仁观察,增高明显,其中研究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HAMA评分明显降低,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在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同时,能尽快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护理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不同时机选择。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症状发作时间间隔的不同,将其分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50例,为症状发作72h内手术;对照组34例,为症状发作72h后手术,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发生中转开腹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两组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4%,包括出血、胆漏、皮下气肿、呼吸道感染,而观察组的则为6.0%,包括出血、呼吸道感染,经比较,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术后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治疗时机 腹腔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并发症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