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株遗传特征。方法选择时间段为2011—2017年我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食物中毒株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遗传表现,采用MLST检测技术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结构类型,利用ABCDE分析检测试剂盒完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分离。进行药敏试验,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以及药敏特性。结果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株敏感度、耐药性、抗生药物使用特点,了解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物中毒中发生频率较高,其它葡萄球菌株所占的比重较小。结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株遗传特征进行溯源分析,对找准药敏性高的药物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遗传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或咽漱液标本,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病毒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株型别鉴定。结果2010~2011年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3319份,其中分离并鉴定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79例,总阳性率为2.38%;以2010年第17周阳性率最高,达31.71%;病毒阳性者平均年龄为(13±14)岁,其中大于60岁组的阳性率最高,达3.30%。结论2010~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中,Victoria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深圳乙型流感病毒主要累及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并在流行季节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监测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干眼症患病率与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98例,并收集所有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S等资料。根据CAS活动度评分,将CAS<4分为非活动期,CAS≥4分为活动期;按照疾病的病程长短,分短(<1个月)、中(1个月~2年)、长(2年以上)三个组。结果98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几率为63.27%。非活动期患病率为55.74%,活动期患病率为75.68%,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SIt、F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短病程患病率为73.91%,长病程患病率为46.88%,比较组间FS评分,有差异意义(P<0.05),但BUT、SI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几率较高,不同病程、不同活动期的患病率之间,有明显差异。疾病的病程时间越长,患干眼症的几率越低。

  • 标签: 甲状腺 眼病 干眼症 患病率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薄层螺旋CT诊断流程。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局限性肺部磨玻璃结节50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经过手术病理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结果病灶形态、大小、边缘、实性成分、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有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薄层螺旋CT检查是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薄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细菌性痢疾的特征及其变化,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某市菌痢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某市共报告菌痢2519例,年均发病率为13.79/10万,全市各县区均有散发病例;发病以夏季居多,6-10月份为高峰;发病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以0-3岁、35-50岁、55-65岁组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结论要加强日常监测,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切实加强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临床标本培养出的692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92株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占78.33%,革兰阳性球菌占10.69%。念珠菌10.98%。除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多重耐药菌增多。应深入开展医院病原菌流行特征分析和耐药性监测,指导本院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医院病原菌 流行特点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7—2018收治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20例,结合治疗计划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观察患儿的临床特征,期间对照组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治疗了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不良症状,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无反应性川崎病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09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反应情况分为IVIG敏感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分析,诊断为川崎病并接受IVIG治疗患儿130例,其中IVIG敏感者105例,无反应者25例,发生率19.23%(25/130)。无反应组接受IVIG治疗时间早,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中性粒细胞比值、CRP明显高于敏感组,而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敏感组。IVIG无反应组合并冠状动脉病变9例(36.00%),明显高于IVIG敏感组13例(12.38%)。对IVIG无反应者的再治疗,给予IVIG追加疗法,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泼尼松口服治疗。结论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与IVIG敏感性川崎病患者相比,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和严重并发症;接受IVIG治疗时间、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比值、CRP,血浆白蛋白是IVIG无反应的危险因素。对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可以用IVIG追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IVIG 无反应性川崎病 敏感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弥勒县医院感染科2008年3月-2013年5月收治27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4.1%的患者为农村人口,100%的患者未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病死率100%。部份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兴奋期恐水、怕风等临床症状典型。结论狂犬病是一个可防不可治的疾病,对此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对犬、猫管理不当,暴露后未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和进行免疫接种是导致发病的关键。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伤口和免疫接种是降低发病的关键。

  • 标签: 狂犬病 死亡率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舟山市定海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并分析其流行因素。方法对定海区2004-2013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定海区2004-2013年累计发现HIV/AIDS92例,其中AIDS51例,HIV41例,累计死亡14例;男女性别比为2.541;20~44岁的青壮年占75.00%;户籍为本辖区占65.22%;初中文化占46.74%;工人占17.39%;96.74%为性传播,其中异性传播占83.70%。结论定海区艾滋病呈快速增长趋势,感染人群呈多样化特征,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要加强男同性恋人群的检测和干预,控制艾滋病疫情的发展。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 感染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4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老年组,另选同期的42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中青年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溃疡部位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溃疡部位等情况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表现,且很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需引起临床人员重视,积极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实施胃镜检查,降低误诊率、漏诊率。

  • 标签: 老年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征 内镜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与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共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列为对照组,观察比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各项病发前驱症状比对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持续时间为(6.41±5.22)d;对照组患者持续时间为(6.83±5.7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分析,嫉妒妄想、伤人毁物、自杀行为存、自语自笑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接受PANSS评定得分情况,研究组患者总分为(75.82±6.63)分,对照组患者总分为(52.31±3.15)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成年首发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之间,存在少许差异性。

  • 标签: 青少年 首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湖南石菖蒲水提液部位HPLC分析色谱条件,建立水提液部位标准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条件WatersCosmo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3%三乙胺(磷酸调PH到4.0)=5644;检测波长245nm;柱温28℃;流速1.0ml/min;进样量15μl。结果标定共有指纹峰6个,峰型较好,峰面积稳定,相似度均在0.90以上,与其他成分分离较好。结论方法准确性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石菖蒲药材水提液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

  • 标签: 石菖蒲 水提液 指纹图谱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106例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影像学类型的差异,更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定的106例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等结果.结果(1)男性的起病年龄早于女性,BMI低于女性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特发性(56.6%)为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常见病因,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男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明显多于女性患者(P<0.05);(3)最常见的为累及2个肺叶(66.0%)及累及双侧肺叶(70.8%),最常见病变部位为左肺下叶(52.8%);最常见的影像学类型为柱状支气管扩张症(54.7%);(4)咳嗽(94.3%)、咳痰(100.0%)为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最主要临床表现;咯血(81.1%)、湿罗音(85.0%)也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主要临床特征。结论特发性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病因,咳嗽、咯痰、咯血及固定湿罗音是其特征性表现,柱状支气管扩张症是其最常见影像学类型。

  • 标签: 成人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肉毒毒素作为肉毒杆菌条件下形成的一类毒素,其致死率极高。通过对我国肉毒毒素相关病理报告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肉毒毒素聚集地主要集中在新疆一带,其毒素发生率极高。另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流动性也不断得到增大,这也使得肉毒毒素并发范围呈现逐年扩展趋势,以往中毒几率较少的地区也开始出现肉毒毒素中毒病例。临床研究表明,肉毒毒素致毒原因主要还是以人们日常饮食为主,其中豆制品是最直接因素。尽管肉毒毒素致死性极强,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分析肉毒毒素在我国的分布特征极其医学应用价值,为日后的研究性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肉毒杆菌 肉毒毒素 中毒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嵩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嵩县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嵩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68例,其中重症17例,死亡0例,年发病率33.1359/10万,死亡率0/10万;3-7(数据高的几个月,也可以是4-10)月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2%;<5岁儿童占98%;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和死亡病例多;重症病例病原检出率和EV71感染率都较高,死亡病例均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的防控应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培训,提高其对重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尽量做到少死人,不死人。

  • 标签: 手足口病 EV71 重症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儿科确诊为MP肺炎的255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不同年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204例患儿随诊观察1年。结果不同年龄MP肺炎男女无明显差异,肺炎患儿中学龄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婴幼儿咳嗽时间、病程较学龄前及学龄儿童长,疗程无差异,婴幼儿喘息、肺部干湿罗音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长儿,肺外损害如肝功能、心肌、肾脏、血液、胃肠道、皮疹等无明显差异,MP引起的大叶性肺炎亦无明显差异,MP引起反复喘息无年龄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患儿MP感染率不同,婴幼儿临床特征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有不同,MP易引起反复喘息。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