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一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用力呼吸量、平均肺活量、平均潮气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用力呼吸量为(88.19±6.42)%、平均肺活量为(3.80±0.24)L、平均潮气量为(538.07±77.15)ml、生活质量评分为(80.46±9.57)分,与对照组对比均有较大优势,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通气情况有改善作用,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ICU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与单纯药物疗法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AOP患儿资料,将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2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另31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消失时间、BPD发生率、神经系统远期预后正常情况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比较有差异(Z=﹣1.776,P=0.076)。结论应用机械通气较单纯用药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佳,可显著改善患儿呼吸暂停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可推荐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单纯药物 早产儿呼吸暂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整理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序贯机械通气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住我科28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A组进行有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B组进行无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24hA组呼吸频率、心率下降,PaO2上升,PaCO2下降,B组心率有所下降,PaO2有所上升,PaCO2有所下降,B组明显不如A组。A组14例患者12例好转出院或转入普通病房,2例死亡,死亡率14.28%。B组中有3例因病情变化改为气管插管,死亡6例,死亡率42.85%。结论无创与有创通气在使用时用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对抢救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应首先使用有创通气,迅速、显著的缓解患者的动脉血气结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呼吸衰竭 肺心病 抢救 人工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实施仰卧位机械通气,观察组47例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俯卧位 仰卧位 机械通气 老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观察组接受有创无创惯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4.6±2.0)d、(12.6±5.1)d,总机械通气时分别为(10.5±4.7)d、(12.6±5.2)d,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6±3.1)d、(19.4±4.0)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0%和34%,住院死亡率分别为4%和1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中的作用,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例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予以无创机械通气,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气变化。结果有12例成功脱机,痊愈出院;1例予气管切开,最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平均上机时间7.8小时,均为一次性脱机。治疗前后血气有明显变化。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一环,在抢救过程予以积极有效全程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降低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死亡率。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4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H、PO2、PCO2等变化情况。结果4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COPD症状明显改善、R、HR、BP、PCO2等指标逐步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2明显上升、PH逐步恢复正常,与治疗前对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通气缓解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及临床生命体征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COPD II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产生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加用中医药辩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君子汤可有效改善AECOPD伴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症状,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腹胀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ARDS患者5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数及血清细胞因子浓度指标变化,记录两组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机械通气联合抗生素盐酸氨溴索治疗ARDS,其疗效更显著,也有利于减少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机械通气 盐酸氨溴索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我科接收治疗的87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患者的并发相关性肺炎时间及预防方法。结果实验中,对于87例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有38例患者并发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43.7%。患者并发VAP时临床死亡率为39.5%,患者并发关性肺炎的平均时间为(5.1±2.2)d。结论临床上,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高,应该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IC)对住院期间曾使用机械通气足月新生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11月—2018年12月住院期间曾使用机械通气的62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长是否能够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撤离呼吸机后能够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27例新生儿入选观察组,其余不能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35例新生儿进入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撤机后新生儿后续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撤机后平均后续用氧时间173.2小时,对照组撤机后平均后续用氧时间185.0小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6.9天;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7.7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病例撤机后平均后续用氧及平均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说明FIC护理与未实施FIC护理的机械通气撤机后新生儿后续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基本一致。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成立品管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意识及执行能力。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设立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解析、拟定对策及实施改进、效果确认等步骤进行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的执行率由19.99%提高到24.37%。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飞利浦伟康V60无创呼吸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操作方法。方法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2例,使用飞利浦伟康V60无创呼吸机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8h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FiO2、PaCO2。结果使用有创机械通气48h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FiO2、PaCO2均有改善。结论飞利浦伟康V60无创呼吸机具备部分的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可以短期替代有创机械通气,而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检测。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行留置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其临床各项营养指标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留置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身体营养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鼻肠管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性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护理经验。结果部分再通12例,完全再通4例;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机械性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与分析急诊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急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3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48/50),而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0%(41/50),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十分显著,能早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并且能显著改善其血气指标,从而促使患者病情迅速缓解、控制,因此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推广。

  • 标签: 急诊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ICU机械通气患儿离开病房外出检查时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院PICU住院的38例机械通气患儿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离开病房外出检查过程中的观察要点及护理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机械通气患儿离开病房外出检查,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能有效的维持患儿的通气,使各项检查能顺利完成。结论严密的观察与周密的护理对PICU机械通气患儿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离开病房外出检查能顺利的完成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便携式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PPV)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ACPE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NIPPV疗法。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后各血气指标及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值、SaO2、PaO2及PaCO2较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ACPE应用NIPPV治疗既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系统及血氧浓度,又可大幅降低BNP水平,疗效切实,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脑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