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时总结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接受机械排痰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患儿,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各50例。两组患儿全部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前提下进行传统人工叩击排痰配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前提下进行机械排痰配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止咳时间、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止咳时间(4.24±0.88)天、住院时间(6.20±0.88)天、住院费用(2377±136)元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其提供机械排痰治疗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机械排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ICU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16人,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60人,咪唑安定组56人,异丙酚组以0.25-1.00mg/kg异丙酚行静脉诱导,咪唑安定组以0.05-0.10mg/kg咪唑安定行静脉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泵持续注入,异丙酚0.50-4.00mg/(kg•h),咪唑安定0.05-0.15mg/(kg•h)进行维持,根据不同的RAMSAY镇静分级调整用量,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3、4级,观察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并记录用药前后和苏醒时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停药后再入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异丙酚组为(36.0±6.0)s,咪唑安定组为(55.0±8.0)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停药后苏醒时间异丙酚组为(44.8±7.0)min,咪唑安定组为(92.0±8.0)min(P<0.01)。两组患者随镇静程度的加深用药量增加,但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异丙酚组较咪唑安定组苏醒时间快,苏醒后再入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酚镇静起效时间短,苏醒快,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咪唑安定。

  • 标签: 异丙酚 咪唑安定 机械通气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ICU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 ICU机械通气 ICU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肺炎、气道阻滞和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衰竭 循证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前后呼吸、心率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6.1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心率及其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较好,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可以维持患者有效呼吸,改善机体通气、氧合和防止二氧化碳蓄积,是ICU的重要治疗方式,但MV患者常存在多种限制活动的因素,如患者需要镇静、镇痛治疗,各种导管、置管、监测仪器连接线等限制活动空间,医护人员担心患者活动加重心肺功能负担而常规嘱卧床休息,这些因素促使患者长期卧床,增加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影响康复时间。

  • 标签: 早期运动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对我院重症病房接收的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机械通气患者做详细回顾分析,全部96例患者按照所接受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对本次的护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结果观察组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显然身体情况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该护理方法也对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两组间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程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很大价值,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痛苦,间接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率,并且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使用价值及范围都较大。

  • 标签: 优质护理程序 ICU机械通气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因ICU中机械通气引起谵妄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ICU中进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结果在经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ICU中机械通气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机械通气 谵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238例,对这238例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工作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采取无创、经鼻、经口以及切开等机械通气方法成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且采用经鼻以及切开两种机械通气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分别为2.2%和6.7%。结论通过选择科学的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呼吸衰竭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组52例患者中,48例抢救存活,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2.30%,与既往未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50%(25/50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降低死亡率,是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从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两组使用相同的内科药物治疗,然后实验组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而对照组则不使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其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明显的改善,住院的天数和血气改善的时间较对照组都有明显的缩短,而且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时其血压水平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疗效,且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7月本院接诊的机械性肠梗阻病患67例,根据不同的术式划分成2组研究组3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接受开腹术治疗。分析对比2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18.65±4.27)h、住院天数为(5.43±1.13)d、手术用时为(68.39±19.15)min,比对照组的(39.18±5.62)h、(14.29±3.54)d以及(118.37±20.61)min短,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比对照组的22.58%低,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技术对机械性肠梗阻病患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建议推广。

  • 标签: 机械性肠梗阻 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 住院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监护下对72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对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和心率不稳定、气道压力明显不稳定、血痰、肺不张、严重肺部感染等能查找出原因,并予相应的镜下治疗,效果显著;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换管及引导插胃管成功率高、效果好。结论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8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48例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成功撤机,机械通气时间2-31d,平均13.6±2.7d;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17%,给予相应处理后均缓解,无死亡病例发生;护理满意度97.92%。结论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