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ype2,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CHD组(75例),测定尿mAlb或尿mAlb排泄率(UAER)以及生化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2DM患者BMI、SBP和DBP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T2DM+CHD组患者BMI和SBP水平显著高于T2DM患者(P〈0.01/P〈0.05)。②T2DM患者FPG、2hPG、TG、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HDL-C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1);T2DM+CHD组患者FPG、2hPG、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P〈0.01/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P〈0.01)。③T2DM患者尿mAlb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且阳性率也显著高于NC组(P〈0.01);T2DM+CHD组患者尿mAlb水平显著高于T2DM患者(P〈0.01),且阳性率也显著高于T2DM患者(P〈0.01)。④T2DM尿mAlb阳性患者57.5%(61/106)合并CHD,阴性患者33.1%(14/45)合并CHD,两者相差显著(χ^2=8.832,P〈0.01)。结论T2DM合并CHD患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高水平的尿mAlb,高水平的尿mAlbT2DM患者易并发CHD,此为早期干预早发T2DM患者合并CHD各种危险因素,减少CHD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抗凝和溶栓治疗前后,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AMI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各50例,均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hs-CRP、Fib、D-D及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AMI患者血清D-D、Fib、hs-CRP、cT-nI、Myo水平明显升高(P<0.05);较入院时,治疗6h后,AMI患者血清D-D、hs-CRP、cT-nI、Myo水平明显提高,Fib明显降低(P<0.05);治疗24h后,D-D、Fib、Myo水平明显下降,hs-CRP、cT-nI达峰值(P<0.05);治疗48h后,患者D-D、Fib、hs-CRP、Myo、cT-nI水平均呈快速下降(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的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伤。临床联合检测hs-CRP、Fib、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为早期诊治AMI患者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心肌谱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养心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心功能、心肌谱、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采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HL)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与ESV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V、CI、LVEF、FS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LVEF、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心肌谱中CK、CK-MB、LDH及α-HBD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PRA、AngⅡ、ET、ALD水平均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MHL评分均较治疗前所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汤治疗CHF可延缓心肌损伤程度,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活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养心汤 心功能 心肌酶谱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菝葜水提醇沉物及其膜分离物对急性、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蛋清致足肿胀、甲醛致足肿胀、二甲苯致耳肿胀和醋酸致腹膜炎模型对菝葜不同提取物对急性、早期炎症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在100g.生药/kg剂量下,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明显抑制甲醛诱导的小鼠足肿胀程度、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对炎症晚期(慢性炎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菝葜对急性、早期炎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炎症晚期(慢性炎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菝葜 提取物 抗炎作用 作用机理
  • 简介:通讯作者覃西,教授。摘要目的探讨尿ALB,α1-MG和IgG及轻链(κλ)检测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1月健康者24例,同期住院慢性肾衰患者(CKD4期和5期)3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CKD1期和2期)21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晨尿ALB,α1-MG和IgG及轻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肾衰(CRF)和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ALB,α1-MG,IgG及轻链(κλ)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CRF患者尿α1-MG含量高于NS患者(P=0004),尿ALB的含量低NS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01),CRF与NS患者尿IgG及轻链(κλ)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F和NS患者尿ALB,α1-MG和IgG及轻链(κλ)含量增高,反映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CRF患者肾小管损伤较重,对慢性肾脏病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衰 尿蛋白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urinary protein composition analys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寻找能够帮助鉴别诊断宫颈癌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73例宫颈癌患者和56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56例宫颈癌和36例健康人)与测试组(17例宫颈癌和2O例健康对照)。结果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14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以质荷比分别为3957、4289、4964、5912、8519、8929、9272和21360的8个差异蛋白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鉴别宫颈癌与健康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243(61/4),特异性为83.33(30/36),准确性为82.73(91/110),结论宫颈癌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差异,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有助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宫颈癌 蛋白质组学 血清蛋白质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葛根素含药血清,分为葛根素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从SD大鼠乳鼠颅骨获取成骨细胞,分别用含药血清培养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采用CCK-8检测成骨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采用微量标法检测碱性磷酸的活性。结果药物作用24、48和72h后,葛根素组D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葛根素组和阳性对照组D值在药物作用48h达到最高,至72h后有下降趋势。药物作用3d和7d后,葛根素组B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药物作用3d和7d后,葛根素组B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药物作用3d和7d后,葛根素组碱性磷酸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诱导BMP-2表达促进增殖,活化碱性磷酸活性促进生物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葛根素 成骨细胞 增殖 骨形态发生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