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有的火成岩分类方案中,存在某些岩类在分类图解上没有空间、岩类因控制参数少,投影重叠以及含有玻璃质导致一些岩石分类错误等问题.提出了以火成岩SiO2、TiO2、Al2O3、FeO等11个氧化物成分为变量,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建立火成岩岩石化学分类模型.研究表明该分类方法是合理、可行,取得了良好判别分类效果,对46个检验样本判对率达97.8%.

  • 标签: 火成岩 岩石化学 BP网络 判别分类
  • 简介:中国东部NW向断裂,前人已作过大量研究,但对安徽境内新生代以来有育NW向断裂研究较少。作者根据遥感解译资料,结合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特征及地质构造现象以及近代地震资料,阐明了NW向断裂基本特征。揭示了NW向断裂活动时代新、活动性强、切割深,以左行平移为主,并对现代水系分布和新生代火山活动具有明显控制等特点。进行探讨了其成因机制。

  • 标签: NW向断裂 活动性 安徽中北部
  • 简介:溴酚红比色法测定水中Br是一个快速简便方法,在GB8538.38-87和地矿部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中都推荐此法.该方法多用于淡水分析,但对于卤水中含有大量Cl-是否干扰Br测定未有报道,目前卤水中分析Br均采用溴-品红比色法,但此方法明显比溴-酚红比色法流程长,操作手续

  • 标签: 澳-酚红比色法 氯离子 干扰实验 地下水
  • 简介: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对北京市西山地面塌陷灾害情况进行探测,结合该地区勘查资料,初步确定该地区塌陷灾害发育情况,为该地区各种土地利用及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预防,提供科学服务。

  • 标签: 地球物理勘探 地面塌陷 地质灾害 预防
  • 简介:作为具有前瞻性设计理念,为解决软土地区桥头跳车问题,本文介绍了路桥一体化设计基本构思以及应用前景.在对现有通行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分析比较基础上,对路桥一体化设计关键问题,桥梁小承台桩基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具体分析思路与研究途径结合高东二路跨线桥具体工程对象,对路桥一体化设计思想进行了初步实践.通过单桩长期静载荷试验以及工程实体足尺原型、原位长期测试研究,取得宝贵工程实测数据.

  • 标签: 路桥一体化 设计 桥头跳车 桥梁桩基 沉降 软土
  • 简介:重点叙述了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建设用地智能提取技术研究背景、现实意义;提出建设用地提取技术研究思路和技术流程;探讨了关于建设用地智能提取系统构建框架和关键技术,为探索充分合理利用海量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建设用地智能提取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遥感影像 建设用地 信息提取
  • 简介:2009年在安徽西梢地区铁矿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地热异常,为了更加详细了解地热异常信息判别断层含水性,2012年采用CSAMT法对异常区几条主断层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CSAMT法在覆盖区寻找地热资源中有很好反映.

  • 标签: CSAMT法 地热勘探 断裂构造 低阻带 张性断层
  • 简介:扬子地台西缘石棉—冕宁地区是我省重要有色、稀有、贵金属成矿远景带组成部分,尤以金矿占绝对优势。区内发育一系列韧性、韧-脆性剪切带,它们控制了金矿床(点)形成和分布,控制了矿体形状、规模和产出状态,是最重要成矿、控矿和容矿构造。

  • 标签: 韧性剪切带 金矿 成矿模式
  • 简介: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裁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对工程建筑造成危害。本文探讨了地震力作用下饱和砂土液化机理。通过实例说明cFG桩和碎石桩共用具有明显抗液化效果,并提出CFG桩和碎石桩抗液化,需进一步研究问题。

  • 标签: 地震 砂土液化机理 地基处理 碎石桩
  • 简介:作者从矿化岩带、含矿岩体和矿床特点三个层次,概括地阐述了新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生地质条件、基本特点,成因及矿模式;用归纳对比法,突出地探讨了新疆槽区铜镍硫化物矿床分布规律.

  • 标签: 新疆 铜镍硫化物矿床 成生地质条件 成矿模式 分布规律
  • 简介: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新型环保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快速发展需要,有必要研究浅层地温能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中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开展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工作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应超前关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影响;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积极性明显受经济成本与效益制约;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推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快速发展;需要提高全社会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认知程度。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开发利用 关键问题
  • 简介:以吉林省辽源市煤炭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POT5卫星影像纠正、融合、解译等处理,快速、便捷地查清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矿区固体废物堆放、尾矿库分布情况;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山体开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煤田自燃等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由矿产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侵占土地、植被破坏情况;矿区水体、植被、土壤污染状况等。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实践,总结出了SPOT5卫星影像最优波段组合、融合方法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地物判读标志,从而使SPOT5卫星影像在遥感环境地质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遥感 SPOT5影像 影像融合 地质环境调查
  • 简介:合肥GK061孔剖面的"下蜀土"共有24层,主要是一套青黄色重粘土与浅棕黄色粉质轻粘土重复出现粘性土。GK061孔经古地磁测定布容/松山界限在13.87米,热释光测年为18.2万年。1.00-13.87米为中更新世地层,地层名称沿用戚家矶组和下蜀组,13.87-31.88米为早更新世地层,建议命名为合肥组(Q1h)。从"下蜀土"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组分推测其形成时古气候是早更新世时偏温湿,逐渐向干而温和方向发展,及至晚更新世以来为半干旱环境,其中又有过几次冷暖干湿波动变化,故而有若干层古土壤形成.从合肥地区"下蜀土"粒度、化学成分所反映特征来看,其母质与西北黄土有某种物源上联系.合肥及江淮丘陵地区普遍分布着厚从几米到十几米灰黄、黄褐色亚粘土,长期来被称作"下蜀粘土",并往往与南京等邻区作对比,时代定为晚更新世。近年来对合肥下蜀土工作获得一些成果。对其地层时代、形成环境有一些新认识,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 标签: 古土壤层 半干旱环境 地层时代 下蜀粘土 下蜀组 粘土矿物
  • 简介:本文根据作者在温州地区水文物探勘查实例,分析讨论了沿海地区地下淡水资源物探勘查方法及其效果,总结了温州沿海地区水文物探勘查两种技术模式。

  • 标签: 淡水 水文物探 基岩 第四系 沿海地区
  • 简介:在岩性构成复杂岷江龙门山河段,河谷两侧龙门山山顶面主要坡折点与岩性界线基本对应,但河床剖面上没有表现出明显与岩石抗蚀界限相对应阶梯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地区线状剥蚀速率是面状剥蚀速率2.1倍,河床表面因岩性差异形成原始地貌陡坎被水流剥蚀殆尽,从而导致该区域河床剖面样式与山顶面剖面样式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岩性差异 剖面样式 岷江 龙门山
  • 简介:比重(specificweight)与密度(density)是两种不同概念。前者是指物质每单位体积重量,后者是指物质每单位体积质量。重量随所处重力场位置不同和大气压大小变化,其大小和方向都相应产生变化,是一个矢量。对于在真空条件下和非真空条...

  • 标签: 计算密度 体密度 折算质量 液体介质 约定条件 每单位体积
  • 简介:塔里木盆地寒武一下奥陶统广泛发育深层碳酸盐岩,白云岩储层中溶孔、裂缝和溶洞极为发育,是最具储集潜力缝洞型储层,其发育与否对油气储集有重要影响.为深入研究深层白云岩储层发育条件,利用钻井岩心、沉积相、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出发,从原始沉积相带、白云石化类型、白云石化程度、构造裂缝发育及深埋岩溶作用几方面,分析了影响白云岩储层质量主要因素.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深层白云岩具有形成优质储层条件.

  • 标签: 白云岩 储集空间 岩溶 优质储层
  • 简介:用曲线积分代替算术平均法来计算洪水流量演算中时段平均流量,减少了时段△t对流量值影响,使计算流量更接近实测值.

  • 标签: 洪水演算 计算流量 曲线积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