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在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谷物类样品中砷元素时,硫脲-抗坏血酸还原效果会受到硝酸含量影响,试液中硝酸含量过高,会与硫脲-抗坏血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其还原效率。通过对赶酸时间和赶酸温度进行实验,获得最佳赶酸条件,结合微波消解技术,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谷物中微量砷,结果表明,谷物中砷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28x-0.1728,线性相关系数R2=0.9993,检出限为1.72ng/g。通过对9份样品进行检测,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3%~7.6%,其准确度相对误差RE均小于±6.5%。经多次检测证实方法较稳定,可用于谷物类样品中砷元素快速测定。

  • 标签: 赶酸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谷物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硫磺中铅、铜、铁、镍、钙含量方法,选择各元素分析谱线,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仪器工作参数,实验表明,方法检出限0.0046-0.012μg/mL,方法加标回收率在85.3%-112%,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9.8%,填补了硫磺中铅、铜、镍、钙元素测定方法空白。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硫磺 杂质元素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钢中Al元素光谱干扰情况,研究了在众多谱线中选出最佳分析谱线通用方法,铝元素只是作为一个例子。配制一系列单一元素光谱干扰研究实验溶液,并在所选分析谱线波长处逐一扫描。通过谱线叠加情况识别谱线干扰情况,排除元素干扰、基体干扰、试剂干扰等,最终确定最佳分析谱线为394.40nm和309.27nm。实验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13.8%,元素检出限分别为0.0023%(394.40nm)和0.0011%(309.27nm)。各项指标均符合实验要求,可用于铝含量为0.01%-10.0%钢铁材料测定。

  • 标签: 光谱干扰 谱线叠加 ICP-AES
  • 简介:土壤中氮元素快速检测在现代农业中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前处理复杂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已被证明可以用来对土壤中元素进行检测,但对于土壤中氮元素检测,如何规避大气环境中氮气影响是不可回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空气中土壤全氮检测方法,通过对不同土壤标准样品CN(388.3nm)分子特征谱线对比分析并建立了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可以很好地规避大气中氮元素影响,其检出限小于0.14%。对比于N(746.8nm)处原子特征峰在空气中和氩气中分析结果,其优势非常明显。

  • 标签: CN分子特征谱线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 土壤养分 快速检测
  • 简介:砷是黄金选冶过程中常见元素之一,选冶过程中砷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金等贵金属氰化浸出效果。选冶样品中砷含量准确分析可以为黄金选冶提供可靠数据,并且采用一定方法避免选冶过程中砷存在影响。采用饱和溴水-硝酸-硝硫混酸强氧化剂处理含氰样品,一方面分解氰化物,另一方面将各种形式砷氧化为五价离子;再通过加入溴化钠催化剂,用硫酸亚铁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108℃条件下,通过蒸馏方式将三价砷蒸馏出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砷含量。通过实验得出方法检测限为0.0019%;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9.8%~101%;通过与溴酸盐滴定法结果对比,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氰化样品 砷含量 蒸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计算讨论了系列含苯咔唑基碳硼烷衍生物电子结构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中共轭桥长度对其偶极矩和极化率影响较小,而对其第一超极化率影响较大.随着分子共轭桥增长,其二阶NLO响应逐渐增大.用氟取代碳硼烷氢对邻位碳硼烷体系影响较大,氟代邻位碳硼烷体系偶极矩、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都有显著提升,其中氟代邻位碳硼烷分子第一超极化率是未取代分子8倍,因此氟代邻位碳硼烷可以有效地调节分子二阶NLO响应.

  • 标签: 十二顶点双取代碳硼烷 二阶NLO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采用微波技术消解聚合物塑料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聚合物中铅(Pb)和镉(Cd)含量,并建立了优化样品消解程序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测定中Pb相对标准偏差为1.8%,Cd相对标准偏差为0.21%,对标准物质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具有效率高、污染小优点,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 塑料
  • 简介:通过对常用黏结剂中杂质元素含量测定,选择硬脂酸作黏结剂,研磨压片制备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测定铝用炭素阳极材料中硫、钒、钠、钙、硅、铁、镍、钛、铝、镁、磷、铅、锌、铬、锰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样品和黏结剂比例为12g炭素试样加入2g硬脂酸,研磨时间为20s。测定铅元素时,选择一点法扣除背景,通过谱线强度数据确定使用PbLβ1作分析线。用铝用炭素阳极材料系列标准样品制作校准曲线,用铑靶康普顿散射内标校正铁、镍、铅、锌、铬、锰等元素,其余元素用经验系数法校正。精密度实验表明,样品中各元素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一般在8%以下,最高钠元素和钛元素也在10%左右,未知样品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铝用炭素阳极材料 X射线荧光光谱 粉末压片法 黏结剂选择 微量元素
  • 简介:通过样品处理、谱线选择、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加标回收实验及与其它标准测定方法比对实验,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粗锑中As、Bi、Cd、Cu、Fe、Pb、Se7种元素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度高,稳定可靠,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3%,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5%-105%,分析结果与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AAS)法及原子荧光光谱(AFS)法分析结果相吻合,能够满足日常对粗锑中杂质元素含量测定要求。

  • 标签: 粗锑 ICP-AES 定量分析
  • 简介: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南红玛瑙中As、Cd、Cr、Pb、Sb元素含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前处理方法选择、分析线选择、基体干扰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分析条件,并对比研究了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在测定方面的异同。标准加入法与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相近,但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总是比标准加入法测定结果小。在标准加入法中,各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3.6%~103%,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10%;在标准曲线法中,各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0.2%~103%,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RSD,n=6)也均小于10%。基体效应对标准曲线法测定存在一定影响,但不十分明显。标准加入法可以很好地减轻基体效应干扰,但不可大批量测定样品。因此,在分析控制质量要求允许范围内,可采用标准曲线法对南红玛瑙中剧毒元素As、Cd、Cr、Pb、Sb含量进行测定。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南红玛瑙 剧毒元素
  • 简介: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样品经硝酸、盐酸溶解后,以铑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测定试料溶液中待测元素特征谱线强度,通过内标标准曲线法计算出试料中镧、铈量,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1^#、2^#样品精密度(RSD)为0.98%~1.1%,加标回收率为97.0%~105%,说明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
  • 简介:选用新颖有机配体3-噻吩-5-三氟甲基-2,3-二氢-1-H吡唑(L),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得到2个新基于Keggin多酸超分子化合物,{[Ag(L)_2]_3[PMo_(12)O_(40)]}·3H_2O(1)和{[Ag(L)_2]_3[HSiMo_(12)O_(40)]}·3H_2O(2).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对化合物1和2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和2同构,包含1个孤立Keggin多阴离子和3个金属-有机亚单元[Ag(L)2]+.其中多酸阴离子和[Ag(L)2]+片段通过氢键作用力交替连接形成1个一维超分子链.相邻一维链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接成二维超分子层状结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质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相同电化学性能.

  • 标签: Keggin多酸 水热合成 超分子结构 电化学 光催化
  • 简介: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Al-Cu-Li系合金中Cu、Li、Ag、Mg和Zr方法。对样品溶解、共存元素干扰、基体效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硝酸和过量盐酸溶解试样,选择Cu324.752nm、Li670.784nm、Ag328.068nm、Mg285.213nm和Zr343.823nm作为分析线。配制标准工作曲线溶液时用纯铝打底消除基体效应。Cu、Li、Ag、Mg和Zr分析范围分别为0.10%-4.00%、0.10%-2.00%、0.10%-1.00%、0.10%-1.00%和0.01%-0.50%,各元素检出限均小于0.01μg/mL,加标回收率在94%-1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用于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认定值一致。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AL-CU-LI合金 CU LI 微合金元素
  • 简介:通过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与盐酸羟胺缩合制得中间产物4-苯基-5-(2-羟基-4-甲氧基-6-甲基苯基)异恶唑,然后经过光异构化反应合成了4-甲氧基-6-甲基-7a-苯基苯并吡喃并[2,3-b]氮丙啶-7-酮,并采用IR,NMR,HRMS和单晶X-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在其晶体结构中,存在着氢键及芳香堆积作用,这些作用将标题化合物分子组装成了三维网络结构.

  • 标签: 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 4-甲氧基-6-甲基-7a-苯基苯并吡喃并[2 氮丙啶-7-酮 晶体结构 氢键 芳香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