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很高兴受邀参加纪念汪籛先生诞生100周年的纪念会,以表达对前辈学者的敬意。我的老师唐长孺先生与汪先生关系很好,痛惜汪先生的不幸去世。唐师很少倡议给其他学者编辑论文集,但积极提议将汪先生的论文编辑出版,并亲自撰写了充满感情的序言。序言中,唐先生高度评价汪先生的为人和学问,称他的论文对隋唐史的研究"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称自己"不能充分发扬汪籛同志高深造诣"。

  • 标签: 唐长孺 编辑出版 论文集 纪念会 隋唐史 学者
  • 简介:有人曾问我,你能不能用几句话把老舍先生的特质说出来,区别于其他的大作家,比如说,区别于鲁迅,区别于郭沫若,区别于茅盾或者巴金等等。这很难。我想了好久。想出了五句话。第一句是:他是北京人。自古以来江南多才子。北京虽是北方重镇和六朝古都,有三千多年的建城...

  • 标签: 老舍先生 其人其文 中国现代文学 坐标系 满族人 百年诞辰
  • 简介:一代艺术大师——李铁夫先生(1869-1952年)离开我们有整整50年了,今年是先生诞辰133周年纪念日。回忆起半个多世纪以前往事,总是挥之不去,如烟缭绕,历历在目。特别是在四川我陪同先生游览峨嵋山的情景,最是终生难忘。那时候,我工作生活在重

  • 标签: 李铁夫 水彩画 峨嵋山 李将军 滔滔不绝地谈论 周年纪念日
  • 简介:近20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做了不少关于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厦其创始人马启西先生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有关西道堂和马启西先生的研究始于1936年范长江先生的《中国的西北角》。笔者经过调查考证,发现早在范长江之前.清末岷州进士尹世彩在其作品《马启西先生传》中就详细叙述了马启西先生的生平,并记录了关于西道堂教派的创建情况。岷州进士尹世彩应为目前所知对马启西先生和伊斯兰教西道堂进行研究的第一位汉族知识分子。

  • 标签: 尹世彩 《马启西先生传》 伊斯兰教 宗教信仰 历史文化
  • 简介: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老一代边疆学家吴丰培先生60余年来从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入手,辛勤耕耘,在藏学研究、文献编纂整理上做出的巨大成就,以及先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行为准则。

  • 标签: 吴丰培 藏学 学术 造诣
  • 简介:《北大史学》第4期(1997年)发表了我的一篇书评,其中批评了《安史乱后的安西与北庭》一文中的错误。我的批评完全是纯学术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可是,该文作者薛宗正先生以讨论'唐代西域史研究中若干重大问题'为由,转而牵扯到笔者的其他论著。事涉专门,不辨难明,故草此作答。

  • 标签: 析答 疑义相 相析
  • 简介:岁次戊子年(2008)11月之一日清晨,天清雾淡,万里无云,新成立不久的百色学院第一教学楼前靠阿边草地上,人声鼎沸、喜炮齐呜,岑永杰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来自百色市、西林县、田林县有关领导、嘉宾与百色学院教职工代表300余人,在岑永杰先生铜像前庄严肃立,继而又依次献花、那么,岑永杰先生何许人也?

  • 标签: 散记 教职工代表 揭幕仪式 教学楼 百色市 西林县
  • 简介:与大海永存———怀念沈尹默先生〔上〕□周而复沈尹默(1883-1971)新文化运动战士朱自清说:“新诗第一次出现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但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二卷第六期曾发表胡适《白话诗八首》。可能是四卷一号发表的新诗在文艺界引起重视,影...

  • 标签: 沈尹默 《新青年》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五四运动
  • 简介:老树逢春也著花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象沈尹默这样爱国的著名学者专家,鬻字谋生,过着清贫生活,有时还不得温饱,那追求真理之心,向往新社会之切,是完全可以理解,有目共睹的。他有一首《次韵答行严(章士钊)过访见赠》,其中有两句是“字同生菜论斤卖,画取幽...

  • 标签: 沈尹默 书法篆刻 国民党 姚文元 民族资产阶级 张春桥
  • 简介:2005年9月20日,北京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台湾学者李敖和他的两位姐姐李珉、李珣来到他们阔别五十多年的母校——北京新鲜胡同小学。这使人们又重新回忆起有着一百余年历史的老校——新鲜胡同小学。

  • 标签: 李敖 北京 新鲜胡同小学 历史文化
  • 简介:鲁迅与太炎先生皆逝世于1936年,太炎先生逝世于1936年6月,鲁迅逝世于1936年10月,两人忌辰相隔仅四月有余。太炎病逝于苏州,当时鲁迅隐居在上海。由于环境恶劣,鲁迅长期患肺结核,得不到妥善治疗,斯时已病入膏肓,又惊悉太炎先生病逝,伤感之余,奋笔写成《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

  • 标签: 鲁迅 伤感 隐居 苏州 逝世
  • 简介:党晴梵先生(1885~1966)是陕西近现代史上一位饱经沧桑、阅历深广且有多方面贡献的著名学者。清朝末期,他积极投身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又义无返顾地与许多陕西辛亥革命志士高举靖国军义旗,坚决反抗北洋军阀在陕西的统

  • 标签: 党晴梵 民本思想 生平 文学创作 爱国主义精神
  • 简介:在纪念我的父亲孔另境去世四十周年的日子里,回望他的一生,常常想起他在家里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是我一生最感佩的人!”这并不在于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而是从他切实的体会出发的感言,浸润在他心底和肺腑之间。

  • 标签: 孔另境 鲁迅 父亲 中国现代史 大人物
  • 简介: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东郭先生”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位老学究为了救一只走投无路的狼,竟然不惜编造谎言欺骗赵简子(赢姓,赵氏,原名鞅,春秋时代晋国卿大夫),而当他所救的狼反过来振振有词地要吃他时,满腹之乎者也的他又争辩不过能说会道的畜牲,惊恐得四处求助。随后,“杖藜”的老者设计将那只忘恩负义的狼骗人袋里,准备引匕刺杀,本该叫好的他此时却大叫大嚷:“不害狼乎”,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愚蠢与荒诞。

  • 标签: 春秋时代 赵简子 卿大夫 国人 赢姓 晋国
  • 简介:叶廷芳是当代著名德语文学研究专家、作家、翻译家。1936年生于浙江省衢州市。他身材魁梧高大,冬季出门,都会戴一顶黑色窄沿帽,披一件长款黑色呢子大衣,两眼睿智,满面春风。从在北京大学读书起,叶廷芳就开始攻读德语并把目标投向德语国家的文学研究。1961年留任助教,1964年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工作至今。他是中国新时期学术领域内最早的'破

  • 标签: 先生访谈录 叶廷 寻找缪斯
  • 简介: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生于1917年,故于1993年。他在京先后住过15个地方。1921年,4岁的侯宝林被他的舅舅张文斌带到北京。在一位姓侯的厨子家,他随了养父的姓,取名侯保麟。意即麒麟送子,护佑保生好养活的含义:侯宝林在北京的第一个家,位于什刹海附近地安门以西,一个叫志愿局的地方,房子是租人家房东的。

  • 标签: 相声大师 侯宝林 张文斌 地安门 什刹海 北京
  • 简介:吴调公(1914—2000)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笔者有幸与之共事三十年。如今调公先生已逝世十余载,但往昔交往的情景依然令人难忘。调公先生曾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夙仰硕学,兼以交亲”(1987.4),我在为一位弟子的博士论文作的序中则说“调公先生为学界前辈,我经常登门向他请教,他亦不时光临舍问谈学,相处甚洽”(2000.7)。调公先生说在下“硕学”显为过誉,“交亲”倒是真切,而“亲”则为不断交往所聚成。

  • 标签: 文艺理论家 博士论文 三十年 交往 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