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学问的有无、大小,这里只估当代的作家,中国的作家。古代的、外国的作家,暂且不论。近年来许多本来是搞文学创作的人,特别是有点名气的人,突然地不玩小说、不玩散文、不玩诗了,转而玩起了“学问”。当然,这样的“学问”并非真的形之于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大都是些...

  • 标签: 当代中国作家 “学问” “学” 《文心雕龙》 鲁迅 《聊斋志异》
  • 简介:我曾造访过丘先生。对于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总怀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心,就是在他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找出一些什么原由。特别是他的书房。因为我有一种成见,看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如何,看一个人在学术上甚至道德上可能到达的高度以及他在事业上的后劲如何,不用看别的,看他的书房就行。所以,凡是我感兴趣的人,都会极留意他的书房。书房对一些人是没用的,所以他们没有书房,有书房也只不过徒有其名,摆设而已。当然了,书房不同别的,即使用来摆设,摆设也是一种教育、一种激励和暗示。学者的书房对学者来说是他的武库,装备如何,当然直接影响到他的战斗力;学者的书房对学者来说又是他学术方面的源泉,就像农民都需要有自家的一口井一样──这早已不是什么道理

  • 标签: 《三国演义》研究 文艺研究 文艺理论 学术研究 现实主义文学观 当代文艺
  • 简介:王朝闻同志的大名是我久仰的了。记得那是五十年代中期,我在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做宣传工作,偶尔也写影评:所以也就比较关心这方面的文章。他较早发表的,大约有对《内蒙春光》、《葡萄熟了的时候》、《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以及苏联故事片《苏沃洛夫大元帅》等的影评文章;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篇评论木偶片《一只鞋》的《老虎是“人”————从木偶电影〈一只鞋〉谈起》,还有他就这部影片与黄钢同志的对谈:《我们对木偶片〈一只鞋〉的理解》①。他那广征博引、深入浅出、娓娓滔滔的议论,把艺术中的事物、景象以及与其内在意义、历史文化积淀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辩证的令人信服的阐述,如电影中的老虎,“是它自身又不是它自身”,它有着“人

  • 标签: 美学思想 电影美学 王朝闻 电影艺术 电影创作 接受美学
  • 简介:近年来,我校按照“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教学质量、安全稳定”三大提升工程为重点,坚定“教育是做的哲学”,坚持“以阳光的心态、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教师素质显著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别具特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2018—2019学年度县质量调研中,我校四、五年级教学质量均名列同类学校考核第一名,学校实现了新的跨越!

  • 标签: 办教育 做学问
  • 简介:<正>文学是人学,这是不错的。因为文学反映的和服务的对象都是人。但人有多种属性,不能单从自然性方向去理解。有些文章却离开人的社会性、侧重在生物学上去谈问题。其实这里说的人学,应该是人的命运的学问,而且主要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命运。只有这样去认识,作家才有可能把目光放到广阔的社会上,与人民大众同欢乐,共忧患;在创作时,作家才能从众多人的命运中进行概括,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的典型,使人产生共鸣,

  • 标签: 欧阳山 人的命运 作家 作品 赵树理 劳动人民
  • 简介:<正>第十届国际美学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四日至十九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来自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几百名代表出席了这届会议,其中有当代国际著名的美学家斯帕沙特(加拿大)、丹图(美国)、达明加诺维奇(南斯拉夫)、杜冯(法国)、德兹米杜克(波兰)、马戈利斯(美国)、阿恩海姆(美国)、瓦蒂莫(意大利)、今道友信(日本)、奥斯本(英国)等。

  • 标签: 美学家 意大利 十八世纪 艺术家 法国 卡夫卡
  • 简介:摘要:周敦颐通常被学界视为宋朝理学的创始人,他在《通书》中有关道德(“德”)的论述,将艺术(“艺”)和现实(“实”)加以明确区分,但他又认为表达(“文”)的作用在于成全古圣王的道。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周敦颐的艺术在何种程度上与道德一起对儒道重建产生作用,并探讨周氏的道德论述中是否包含着一种艺术哲学。本文认为,在周氏思想中。“诚”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当道德修养需要通过艺术实践来完成时,那么“诚”或可理解为一个美学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讨论周氏的理论对后世理学家的影响,以及他是否为这一走向美学的思想运动设定了前提。

  • 标签: 周敦頤 理学 艺术 道德 美学 诚信
  • 简介:一个多月前,我给远在澳洲的倪蕊琴教授打了个电话,约她为即将举行的“纪念列夫·托尔斯泰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写份发言稿。倪老师答应了,并说她最近也想为托尔斯泰的这个纪念日写点东西。稿子很快就发到了我的邮箱,名为《重读(给一个中国人的信)》。打开一看,还是倪老师的风格,感情充沛,思维活跃,文章从托尔斯泰的东方情结谈到了托尔斯泰思想在当下的意义,发人深思。

  • 标签: 俄罗斯文学 教授 托尔斯泰 学问 良知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