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GenBank上报道的内真菌Neotyphodiumcoenophialum和N.lolii的Nc25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FM1/R1和F3/R652,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从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中检测内真菌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

  • 标签: 高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 内生真菌 分子检测
  • 简介: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五味子根内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以人参疫病病菌[Phytophthoracactorum(Leb.etCoh.)Schroet.]、人参黑斑病病菌(AlternariapanaxWhetz.)为供试病原菌对分离的内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试验共分离得到74株内真菌,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出33株,分别隶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的轮枝孢属(Verticillium)、柱隔孢属(Ramularia)和瘤座孢科的镰刀菌属(Fusarium)。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5个内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3个内真菌的发酵产物、乙醇提取液对2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 标签: 五味子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 简介:利用PCR技术克隆了产紫杉醇内真菌EFY-21的18SrDNA序列,通过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性为99%。为了进一步了解EFY-21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分别选用PDA、PSA、查氏、玉米粉琼胶、牛肉膏蛋白胨5种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培养,用十字法测量菌落直径;同时选用查氏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观察不同碳源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果糖、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KNO3、Ca(N03)2、(NH4)2SO4、NH4N03、(NH4)2HPO4、蛋白胨、尿素,不同培养温度10,15,20,25,28,30,37℃,不同pH值4,5,6,7,8,9对内真菌菌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FY-21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状况最好;供试的碳氮源中,对EFY-21菌丝生长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葡萄糖〉甘露醇〉果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KNO3〉Ca(N03)2〉NH4N03〉(NH4)2HPO4〉(NH4)2SO4〉尿素;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7。

  • 标签: 紫杉醇 内生真菌 18S RDNA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对同一菌物不同形态型分别命名的做法于2011年结束,这就需要对非地衣化的多型性子囊菌和担子菌采用统一的命名。地衣的Koordersiella属因此也只需要单一的名称,而后发表的Hansfordiellopsis就是该属的异名。此属共有5个种,包括在此发表的2个新组合:K.tenuissima和K.variegatecombs.Nov.。本文列举了该属的地衣寄主和已报道的地理分布,同时也提供了已被接受的物种检索表。此外,在Hansfordiellopsis下发表的1个种和在Koordersiella下发表的2个种,因与该属的模式种显然为不同的属而被排除。由于缺乏分子序列数据,Koordersiella属在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中的系统学地位目前仍然不明确。

  • 标签: Ascohansfordiellopsis 子囊菌 座囊菌纲 丝孢纲 地衣
  • 简介:通过大量筛选从银杏茎中分离到一株内真菌(编号为No.1028),其代谢产物对重要作物真菌病害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内真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菜豆炭疽病菌、葡萄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上述不同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6.7%、48.3%、64.6%、36.5%、57.1%和23%。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离子对内真菌N0.1028物学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玉米粉、黄豆饼粉比较适合其生长和抑菌代谢产物的合成,Na^+对抑菌代谢产物的合成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生真菌 培养条件 真菌病害 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