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某些细菌的高浓度菌尿可影响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对尿红细胞(潜血)的检测结果,对提高尿液检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菌尿 尿液潜血
  • 简介:我儿子现任18个月,他的小鸡鸡头上经常有轻微红肿,而且近期他撒尿时,整个小鸡鸡鼓得像个小气球,尿完后又恢复原样了,他有时候尿尿时还会哭闹,在当地医院看过医生,医生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请问有没有检查和治疗的办法?

  • 标签: 原因 鼓包 小气球 医生
  • 简介:摘要通过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尿管留置术后发生漏尿情况的观察,积极寻找发生漏尿的可能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既减轻了由于尿漏浸渍皮肤引起的舒适度的改变,也减少了会阴部皮肤感染和褥疮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因频繁更换床单和尿管而增加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漏尿 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尿红细胞与尿隐血检测方法评价及影响因素。方法:每日所取标本66例在科室,检测干化学、尿红细胞,接着运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对尿隐血进行测定。借助人工显微镜计数尿红细胞。按照仪器检测所得数据,划分阳、阴性各33例,取其中22例尿液隐血阳性患者,煮沸标本后测定尿隐血。结果:33例患者27例显微镜检查红细胞为正常,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66例患者全是阳性;按照显微镜数据作为金标准,尿隐血数据是1+标本煮沸后,仅22%标本隐血为阳性,假阳性率比50%高;33例患者15例超出范围,11例尿红细胞全部时变形红细胞,剩下7例是边缘锯样的红细胞,胶体金法测隐血为阳性(P<0.05)。结论:尿易热酶是导致尿隐血假阳性的原因,胶体金法灵敏度比干化学法高,阴性预测数值较高,尿隐血和尿沉渣仪红细胞不吻合,鉴别介质较高。尿隐血试验假阴性因素是由于草酸钙结晶与尿淋巴细胞扰乱,检查血尿的常规之法是化学测隐血与尿沉渣检查红细胞,检测数据于疾病诊断中意义诊断。

  • 标签: 尿红细胞 尿隐血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半夏糖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Welch(月旭)UltimateXB-C18柱(250mm×4.6mm,5μm),以pH=3.0的0.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含0.4%的三乙胺)-甲醇(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质量浓度分别在1.9344~92.85μg/mL和2.4813~119.1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8888X-0.0672,r=1.0000(n=6)和Y=0.6911X-0.1396,r=1.0000(n=6),回收率均大于95.00%(n=6)。结论该方法分离度、线性关系、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适合于半夏糖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半夏糖浆 麻黄碱 伪麻黄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婴幼儿专用集尿袋在女性新生儿收集尿液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女性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用自制的女性婴幼儿专用集尿袋收集尿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一次性婴幼儿尿液收集器(一次性集尿袋)收集尿标本,比较两组一次性收集尿标本的时间、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性收集尿标本的时间及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女性婴幼儿专用集尿袋在女性新生儿收集尿标本中有显著的优势,从而减轻护理工作量,保证尿标本收集的准确性、及时性。

  • 标签: 女婴 集尿袋 尿标本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及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200例,其中无并发症100例(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100例(DN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尿β2-微球蛋白。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尽早预防其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beta 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早期诊断
  • 简介:我今年79岁,有高尿酸性肾病。服用别嘌醇后,肌酐、胱抑素c稳定在正常值。但尿泡沫至今尚有(多喝水就没有),只是泡沫数量比服药前少了,在几分钟内可全消失。请问,这泡沫正常吗?

  • 标签: 高尿酸性肾病 泡沫 胱抑素C 别嘌醇 正常值
  • 简介:我不知道要去哪,我只是往前走着。姨父走在前面,天黑得厉害,我只能看到他工作服上的白字。我小心翼翼地跟着他,地面崎岖不平,不时会踩到一些碎砖块,遇到水沟时,姨父会提醒我,或者干脆把我抱过去。脚下的路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我们今天早上刚到这里。姨父带我们去麦田里放了会儿风筝。到了晚上,我们吃完饭,打了会儿牌,开始张罗睡觉。我们来的人太多,姨父家只有一张床,所以,他们决定让女孩们和小姨睡在家里,姨父带我到别处。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我因为退休后闲着无聊,经常打麻将消遣,一上麻将桌便持续好几个小时,于是养成了憋尿的习惯,最近总感到排尿没有过去利索,有些费劲。这是否与经常憋尿有关.

  • 标签: 憋尿 退休后 麻将
  • 简介:上了年纪就会怀念过去,尤其是童年。只有童年是真正没有忧愁、没有哀伤的,快乐是那段日子永恒的标记。记事的那几年,我就因生产"拳头"产品"童子尿"而火了几把。冬春这个季节,我们西北高原风沙雪霜频至,

  • 标签: 尿雀儿 童子尿 雀儿屎
  • 简介:经常憋尿是一种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一些女性在购物、旅行途中有尿意时总爱强忍。要知道,憋尿对女性造成的危害比男性更大。

  • 标签: 憋尿 女性 危害 不良习惯
  • 简介:4岁女孩儿小菲菲长得乖巧可爱。两年前因“肺炙”在当地医院住院,检查发现有尿隐血阳性。本以为“肺炎”治愈后尿隐血阳性就会消失。

  • 标签: 尿隐血 阳性 儿童 医院住院 治愈后 肺炎
  • 简介:今天是我第一天开的士。然而沿市区大道兜了好几个圈子却没人截车,为了不浪费汽油,我把车停在一家酒店旁——守株待兔。

  • 标签: 出租车经营 矿泉水瓶 公厕 客运服务
  • 简介:王某刚刚生了一个女孩白白胖胖,十分可爱,谁见了都想抱一抱,亲一亲。谁知她离产院回家后的第三天,却突然接到医院的一个电话通知,通知说她的孩子患有一种先天性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PKU),必须抓紧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这使王某疑惑不解。小宝宝能吃能睡,会有什么疾病?而且,孩子刚刚出生几天,又没有到医院看过病,医生怎么

  • 标签: 苯丙酮 新生儿筛查 尿症 遗传代谢病 苯丙氨酸 疑惑不解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晏海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广元市中医医院  泌尿外科 四川广元62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是达到泌尿系结石患者和普通群众正确认识该疾病,引起重视,规范治疗及预防,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泌尿系结石患者,就诊时不知所措、反复来院就诊,患者及家属十分痛苦,易产生焦虑情绪。于是对临床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是对疾病知识缺乏,相关预防知识了解不够所致,为了减少患者焦虑与痛苦,教会预防疾病的方法,借助科普文章形式,普及一些笔者认为有必要的知识。主要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人群、年龄、临床症状与表现,发病机理,结石成分的分类,治疗方法,常见容易导致结石形成的食物等方面予以介绍与普及。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让患者容易理解、记忆,便于掌握。力争达到科普的目的

  • 标签: []尿结石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留置尿管发生漏尿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7月长期留置尿管患者 50名,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研究漏尿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果 50名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漏患者 16名,其中男性 15名,女性 1名。通过研究漏尿原因,对漏尿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所有发生尿漏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症状得到了缓解及解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长期留置尿管 漏尿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拔尿管法与传统拔尿管法对尿管拔除时的排尿疼痛、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后留置导尿管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在术后返回病房时开始夹闭导尿管训练膀胱功能,采用传统方法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拔管前根据尿袋内尿液250 ml以上判断患者有排尿反射,用注射器抽尽气囊内的0.9%氯化钠后再往回注0.5 ml,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随尿液排出体外。分析比较2组患者拔管时的排尿疼痛、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结果观察组尿管拔除时的排尿疼痛、首次排尿时间、自主排尿的发生率分别为(1.47 ± 1.48)分、(20.44 ± 12.98) min、95.8%(69/72),对照组分别为(3.11 ± 1.98)分、(28.03 ± 27.00) min、83.3%(60/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44 、-2.148,χ2值为6.62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首次排尿量分别为(258.6 ± 41.57)、(248.14 ± 48.82) 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377,P>0.05)。结论改良式拔尿管法,可显著降低尿管拔除时的排尿疼痛,缩短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提高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导尿管 排尿 疼痛 排尿反射 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