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腿骨折患者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小腿骨折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骨筋膜室综合预防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情况,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腿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预防骨筋膜室综合护理,能够显著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出现几率,促进患者康复,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髂静脉压迫综合又称Cockett综合,因髂静脉内外因素引发的管腔狭窄或阻塞所导致的一系列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肢静脉高压,如下肢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及经久不愈的溃疡。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如B超(多普勒)、CT、磁共振静脉成像、静脉造影(DSA)等,越来越多的髂静脉压迫患者被发现。DSA检查可作为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的金标准。一旦诊断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应积极处理。目前,腔内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的有效手段。本文对髂静脉压迫综合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个简要综述。

  • 标签: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的临床及病毒谱。方法回顾分析婴儿肝炎综合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对患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76例患儿中49例明确与病毒感染有关,分别为巨细胞病毒(CMV)27.6%(21/76),EB病毒(EBV)14.5%(11/76),单纯疱疹病毒(HSV)9.2%(7/76),风疹病毒(RV)7.9%(6/76),肝炎病毒(HBV和HCV)5.3%(4/76),混合感染13.2%(10/76)。结论病毒感染占64.5%,其中CMV感染最多,EBV感染次之,肝炎病毒(HBV和HCV)导致的感染比例不到6%。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实验室检查多可见肝功能异常,常并发多系统感染、颅内出血等。

  • 标签: 婴儿 肝炎 病毒
  • 简介: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即妊高症,是妇产科最为常见的特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多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产后出血是产妇最为常见产科并发症,产后出血极易导致产妇内分泌紊乱、休克、死亡。妊高症产妇极易出现产后出血,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改善妊高产妇预后质量的有效途径。对妊高合并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体会,希望能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IHS)患儿血浆维生素D、A、E水平的变化,为IHS患儿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IHS患儿73例(IHS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婴儿8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维生素D、A、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IHS组维生素D、A、E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37.871±20.111)nmol/L比(97.708±28.827)nmol/L、(1.082±0.657)μmol/L比(1.810±0.517)μmol/L、(21.252±7.596)μmol/L比(26.647±6.49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IHS组和健康对照组维生素D、A、E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HS患儿明显存在脂溶性维生素D、A、E缺乏,以维生素D缺乏最为明显。维生素D、A、E可以作为IHS患儿治疗、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评估及远期并发症动态监测的指标。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A 维生素E 婴儿肝炎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激素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应用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患者104例,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连续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及肾病综合相关知识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肾病综合相关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连续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治疗的依从,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与血乳酸(LDH)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患者54例作为实验组,按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级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另外随机选取健康人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睡眠参数,同时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ODI4)、血乳酸水平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血乳酸水平也不断上升;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血乳酸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分级参考依据。

  • 标签: 血乳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护理对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2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是我院在 2016.06到 2017.0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 51例研究对象。 102例患者均实施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出院后均给予为其 6个月的随访,干预组患者额外给予健康行为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 3个月和 6个月时的日常活动、社会影响、情感活动、症状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实施健康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行为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辩证辅助激素综合疗法在肾病综合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肾病综合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激素综合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自拟益气固肾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7.37%vs78.95%,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满月脸、肝功损害、多毛、感染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辅助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可协助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益气固肾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眼肌麻痹综合(painfulophthamoplegiasyndrome,THS)亦称为Tolosa-Hunt综合,特指因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非特异性肉芽肿炎症导致的痛眼肌麻痹,该病通常认为是眶上裂或海绵窦区非特异性炎症,以眼球后痛为主,具有独特的病理及临床表现,主要累及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损害,且病因多样,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该病在临床中较少见[1],故容易误诊.

  • 标签: 痛性眼肌麻痹 糖皮质激素 眼眶 颅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肾病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难治肾病综合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35),双号作为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通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有利于提高难治肾病综合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冲击 激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射频治疗鼾症和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研究进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鼾症和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OSA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低温射频等离子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83±2.98)min,鼾症患者较治疗前Ⅲ、Ⅳ期睡眠/TST、REM期睡眠/TST及AHI均有显著改善(p<0.05),OSAS患者Ⅲ、Ⅳ期睡眠/TST、REM期睡眠/TST、min-SpO2及AHI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为出现明显出血情况,无特殊不适症状,经2个月的随访显示,患者咽干、打鼾、嗜睡等症状显著改善,未见开放鼻音及食物返呛情况。结论随着射频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在鼾症和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治疗上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鼾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射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OSAHS)患者62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组间前后比较,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心理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焦虑阳性26例,抑郁阳性22例;对照组,焦虑阳性25例,抑郁阳性21例;两组SAS、SDS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阳性2例,抑郁阳性2例;对照组,焦虑阳性23例,抑郁阳性20例;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围手术期普遍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拟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心理干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重度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有效。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呼吸机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捆绑式呼吸机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治疗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临床死亡率、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24h后的血气指标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捆绑式呼吸机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对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几率和患者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还能够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捆绑式治疗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