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性包块与盆腔肿瘤鉴别诊断的要点,分析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盆腔炎性包块患者50例,其中盆腔脓肿10例,淋菌感染10例,附件炎块10例,输卵管积水10例,结核性包块10例;盆腔肿瘤患者10例,其中3例良性肿瘤,7例为恶性。结果分析总结了盆腔炎性包块和盆腔肿瘤患者在体征、CT特征上的特点,并针对患者的情况加以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应根据患者状况联合药物、手术、心理、物理等多学科多手段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盆腔肿瘤的患者,也应根据患者状态和要求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

  • 标签: 盆腔 炎性包块 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并分析肺癌和良性肿瘤采用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 62例,将 6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 31例与参照组 31例,参照组接受 X线检查,研究组接受 CT诊断,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放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比对,比对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正确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0.05)。结论:肺癌和良性肿瘤采用 CT诊断,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采用。

  • 标签: 肺癌 良性肿瘤 采用 放射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及萤火虫技术等多技术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作用。资料与方法2011年12月—12年8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53例,发现116个乳腺病灶。采用TOSHIBAAplio790AXG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有彩色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萤火虫技术,探头频率7.5—13.0MHz,对所有病灶均行常规超声(包括二维超声CDFI)检查,然后启动萤火虫技术,观察肿瘤内部及周围钙化的形态特点及分布情况,最后应用弹性成像技术,找到病灶内SR比值最高的部位。结果乳腺病灶的病理类型良性组良性病灶79个,其中纤维腺瘤36个,乳腺腺病21个,乳腺腺病伴纤维瘤样变7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个,不典型增生3个,慢性炎症5个,脂肪瘤4个。恶性组恶性病变37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9个,导管内癌2个,腺癌3个,叶状囊肉瘤1个,黏液癌1个,髓样癌1个。结论多技术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技术 乳腺 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脏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各期相的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36例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增强的动态时相变化如下1.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减退时间均早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2.肝脏良恶性肿瘤造影后3个时相增强方式有所不同;3.肝脏恶性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良性肿瘤表现为慢进慢出。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揭示不同肿瘤的增强特征,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超声检查可用于妇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能详细观察肿瘤的形状、位置、大小、边缘、边界和内部结构等声像图特点,通过肿瘤血流动力学分析可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可早期发现和诊断恶性肿瘤。超声可直观宫腔内部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彩超能详细了解子宫和卵巢血管及其形态和分布,实现超声和病理联合诊断,扩大了超声诊断范围,提高了超声诊断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肿瘤 超声检查 声像图特征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诊断在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180例肝血管肿瘤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影像诊断和病理切片诊断,分别计算放射影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80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中,通过医学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出152例良性肝血管瘤患者,28例恶性肝血管瘤患者,医学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87.5%。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临床肝血管瘤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早期发现肝血管瘤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放射影像 肝血管瘤 良性 恶性 鉴别诊断 特异性 灵敏度
  •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7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恶性组血管分布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与良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相当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 血流动力学 肿瘤血管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以及与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以往研究的结果探讨其与胰腺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学上胰腺内分泌肿瘤肿瘤细胞呈现实性片状、小梁状以及腺泡状排列,在结构上与腺泡细胞癌基本相似,但细胞并没有显著异型,细胞间质中血管较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主要为嗜铬素A以及突触素等。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多为良性肿瘤,而胰腺腺泡细胞癌则属于高度侵袭性肿瘤,两者虽在形态上较为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却完全不同,因此,正确区分两种肿瘤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腺泡细胞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综合分析声像图和CDFI表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乳腺良 恶性肿瘤 声像图
  • 简介:摘要乳腺良性或恶性肿瘤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以及生命。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及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新的诊断技术应用到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尤为重要。目前,不同的技术应用到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同的突破和优势,其中二维声像图中超声“萤火虫”技术的最大突破是提高了乳腺肿瘤中微钙化灶的检出率;三维超声中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首次实现了乳腺三位超声检测,从更多的纬度上进行乳腺的检测;超声弹性技术实现了乳腺良性肿瘤诊断从半定量到定量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使乳腺肿瘤中微小血管的显示率获得的明显的提高。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术前诊断技术以及淋巴结分子型诊断技术的,极大的提高了乳腺癌林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林差意义。

  • 标签: 良恶性肿瘤 超声诊断 应用进展 临床突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射线和CT在肺癌和良性肿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观察肺癌与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结果、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组在有毛刺或锯齿状、肺叶一侧或全肺不张方面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肺癌的诊断,与X线相比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X线 CT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MRI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为为复发组19例,局部纤维化组31例,行MRI动态增强与T1W1扫描,比较两组的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与曲线最大斜率值。结果根据统计学数据分析得出,复发组的达峰时间高于局部纤维化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曲线下面积高于局部纤维化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曲线最大斜率高于局部纤维化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的诊断鉴别中,MRI动态增强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MRI 鼻咽癌放疗 肿瘤复发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使用频率为5~10MHz的高频探头的彩超诊断仪器进行乳腺全面检查。所有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分析和鉴别诊断。结果我院所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当中,良性肿瘤136例,占总体的68%,恶性肿瘤64例,占总体的32%,其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良性肿瘤患者10例。占总体的0.05%。结论运用彩超设备对乳腺肿瘤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以及二维声像图的变化指标,能够为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价值,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瘤 应用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别不确定的造血细胞肿瘤髓外肿块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并提出诊断的建议。方法选取较常见的5例系别不确定的造血细胞肿瘤,分别为髓系肉瘤、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B/髓系、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未分化白血病合并皮肤成熟浆样树突细胞增殖及早期前驱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收集其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测、流式细胞术结果,探究系别不确定的造血细胞肿瘤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鉴别诊断。结果5个病例提示系别不确定的造血细胞肿瘤准确的病理诊断和分型需要:①基于系别特异性标志物;②系别不确定的造血细胞肿瘤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不同部位或不同时期肿瘤细胞分化方向有所不同,初诊及病情变化时需多次活检并全面标记各系相关标志物以协助诊断;③常规病理形态学及组织的免疫表型检测在诊断系别不确定的造血细胞肿瘤时存在局限性,需要结合形态学、流式细胞术检查等综合分析。结论系别不确定的造血细胞肿瘤来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分化存在多样性,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病理检查、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等进行诊断。

  • 标签: 前驱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白血病,双表型,急性 细胞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MRI)对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定量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64例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肌肉骨骼系统肿瘤患者分成良性组、恶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 MRI检查,并以早期增强斜率值( slope)开展定量分析。结果:良性组 slope中位数低于恶性组( P< 0.05); slope与肿瘤组织血管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动态增强 MRI的 slope可为肌肉骨骼系统肿瘤性质鉴别提供可靠支持。

  • 标签: 动态增强 MRI 肌肉骨骼系统肿瘤 slop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5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与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疾病在超声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纤维腺瘤在囊性检出率和边缘分叶状方面均明显低于分叶状肿瘤(P<0.05);且在内部回声均匀以及血流信号少检出率明显高于分叶状肿瘤(P<0.05),两者在内部钙化灶检出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部分指标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需要结合多种观察指标进行判断。

  • 标签: 超声 乳腺分叶状肿瘤 纤维腺瘤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能量多普勒(CDE)超声在乳腺实质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CDFI、CDE及复合超声成像技术对264例(392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分析病变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有无钙化灶、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78例,恶性肿瘤86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79/86),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66/86),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钙化或簇样钙化(83/86),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有4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结论二维超声结合CDFI、CDE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