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气候变化对极地影响的首次彻底性的研究指出,北极区域正在迅速变暖,对环境的影响正在显现出来。过去30年来,北极的年平均气温上升得比地球上其他地区都快。北极某些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甚至达到了全球平均值的5~10倍。这项研究由包括美国在内的在北极地区有领土的八个国家的300位科学家以及极地居民的代表参加,历时四年。

  • 标签: 变暖 北极地区 北极 地气 气候变化 地球
  • 简介:<正>1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形成原因1.1厄尔尼诺一词源于西班牙(Elnino),原意是“圣婴”,最初用来表示每年圣诞节前后沿厄瓜多尔海岸出现的一支微弱且向南移的暖海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尺度为数千Km热带东太平洋(20°N-20°S)最上层(深度为100m-400m)海水温度异常增暖现象(高于正常年分1-6℃),国际气象学界和海洋学界公认:如果海水温度升高0.5℃以上,时间持续半年,就是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全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生

  • 标签: 厄尔尼诺现象 全球气候 东太平洋 灾害性天气 赤道逆流 赤道洋流
  • 简介:气候与效益农业的关系》课题调研表明,效益农业发达的地区,顺天时地利,变气候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因此欲写本文,提供服务,推进效益农业的稳定发展。

  • 标签: 效益农业 气候优势 稳定发展 经济优势 地区 服务
  • 简介:由于各地气候形成因子的差异,各地气候类型和每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不一样,对每种气候类型的特征的描述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而应从气候的形成因子即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方面综合分析,如果人类活动影响显著,还应当考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形成、特点、分布规律的影响

  • 标签: 气候类型 形成原因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判断方法 高考
  • 简介: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二、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陇南普遍种植的“大红袍”花椒,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展叶,4—5月初开花,7—8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20—130天。1、温度条件花椒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11—15℃。同大多数落叶果树一样,春季气温回升到5℃时,树芽开始萌动,3月下旬至4月初叶芽展开;花椒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和13℃初日吻合(表1)。从表1看出,1990年陇南8个县的花椒现蕾、开花期与气温稳定通过10℃、13℃初日仅相差1—4天。花椒着色成熟期是影响品质优劣的关键期,此期的温度与果实着色成熟有密切关系,一般要求气温在18—20℃以上。分析花椒着色成熟期(大红袍花椒在7月份成熟)的温度条件与品质的关系(表2)可知,花椒着色成熟期(7月份)平均气温24—25℃,夜间温度(平均最低气温)20—21℃,果实着色成熟好,果皮颜色鲜红,味气浓香,味道麻辣。武都,文县昼温和夜温适宜,花椒品质最优。2、光照条件喜光是花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尤其7—8月着色成熟期,需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果皮方能着色好。一般花椒全生育�

  • 标签: 花椒树 气候条件分析 生长分布 白水江 温度条件 地形小气候
  • 简介:谈杜诗中的气候描写杨君昌杜甫诗集中,描写各地气候状况的诗句很多。这些诗句,对有的地区的气候描写得比较简单,对有的地区写得比较细致,对有的地区则写得相当全面,这些资料,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一千二百多年前相当广阔地区的气候状况,不仅有历史价值,而且还有现实意...

  • 标签: 杜甫 成都地区 气候现象 气候状况 杜诗 《雨》
  • 简介:豌豆,又名寒豆、麦豆。是一种地理分布很广的豆类作物,世界上凡能栽培大、小麦的广大地区都可以栽培豌豆。近年来,我县广大农户豌豆栽培积极性日益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据青田县统计局资料,全县1981年栽培豌豆1911亩,1988年扩大到5400多亩,约为1981年总面积的3倍。但是,亩产低,产量一直徘徊在6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1986年只有75公斤,最低亩产1987年只

  • 标签: 豌豆品种 豆类作物 麦豆 气候条件分析 地理分布 花豌豆
  • 简介: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距今4000年~3500年期间全球气温有过明显下降,这一降温事件对当时人类的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建国前的商人正处于此次气候发生变异的时期,其活动地域的南迁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

  • 标签: 气候变迁 下七垣文化
  • 简介:利用福建1960~1999年的观测资料和1980~1999年的欧亚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福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春季降雹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福建冰雹灾害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双峰现象。主峰在早春,次峰在盛夏,地理分布内陆多于沿海,山区多于平原。造成春季降雹的天气型主要为冷切适中型、低涡冷切适中型、低涡切变偏西型、冷切偏南型、冷切偏西型。福建省春季冰雹的主要机理是冷空气与强暖湿气流相遇而引发的。高空西风槽和南支槽及其前侧的副热带急流和低空强西南急流及准静止切变线是诱发福建省春季冰雹天气最主要的天气系统。

  • 标签: 冰雹 气候特征 冷切变 西南急流
  • 简介:在河北并陉县采访钙镁企业时,记者看到一辆辆装满钙镁产品的货车正陆续驶出井陉,运往全国30多个省市,有的还远销美国、日本、欧盟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陉县工业局副局长张云林告诉记者,素有“中国钙镁之乡”的井陉县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加快钙镁企业提档升级,有效地促进了钙镁产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井陉钙镁企业已达115家,钙镁产量已达145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初步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钙镁化工基地。

  • 标签: 镁产品 企业 气候 技术创新 市场份额
  • 简介:利用广西气象统计资料,采用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标对广西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指出广西旅游气候条件的区域差异,旨在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广西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广西 旅游气候资源 气候 自然影响 舒适度
  • 简介:近几年高考中有关天气和气候的题目重现率为100%,重点是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天气系统及对农业的影响等,因此,透彻理解该知识点至关重要。

  • 标签: 气候类型 高考 地理 专题复习 分布区域 形成原因
  • 简介:2006年8月下旬,我从大连经重庆回昆。当时重庆气温已经从45℃左右的最高温降到37℃~38℃。在重庆机场,飞机上加入了很多重庆人。看他们的装束,有到昆明旅游度假的,也有公干出差的。快到昆明时,当空姐广播说到巫家坝机场的地面温度只有24℃时,飞机上的重庆人顿时欢呼、惊呼起来,“哇”、“啊”之声不绝。

  • 标签: 气候变迁 重庆人 旅游度假 “啊” 机场 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