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髓母细胞瘤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即使采用手术、联合全脑和全脊髓放疗以及放疗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患儿的预后仍差。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然而对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发病率高、五年生存率低,中晚期HCC患者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匮乏。近年随着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的相继问世及在多种实体瘤治疗领域的应用,给中晚期HCC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和获益。伴随诊断随靶向药物的发展应运而生,其在优选特定靶向/免疫治疗药物的适用患者群体及改善治疗预后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现针对HCC靶向及免疫治疗相关的伴随诊断技术及应用予以述评,以期对HCC的临床精准诊疗有所启示。

  • 标签: 肝细胞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伴随诊断
  • 简介:摘要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被诊断时多数处于中晚期,传统治疗后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免疫治疗的出现有效改善了复发/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现状,多个指南已经将相关药物作为二线或一线治疗推荐。诱导化疗在器官保留及减少远处转移的价值已经得到重视,以新辅助免疫治疗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愈发被人们所关注。本文旨在结合目前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头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总结和探讨。

  • 标签: 头颈肿瘤 癌,鳞状细胞 免疫治疗 诱导化疗
  • 简介:摘要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及降低慢性排斥反应风险。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细胞疗法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特点和研究进展,从免疫调节细胞、干细胞、工程化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等多方面综述细胞疗法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应用和前沿进展,为改善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结局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细胞疗法
  • 简介:目的检测颅内肿瘤患者外周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与WHO颅内肿瘤分级的关系,为颅内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研究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79例颅内手术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术前外周血液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明确肿瘤WHO分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WHO分级的相关关系。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共57例患者,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D3+、CD4+/CD8+,CD8+、CD16+CD56圾CD19+与颅内肿瘤WHO分级无相关(D0.05),CD4+与颅内肿瘤WHO分级呈低度负相关(r=-0.292.P〈0.05)。结论颅内肿瘤WHO分级与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相关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脑肿瘤 细胞免疫功能 肿瘤WHO分级
  • 简介:摘要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即使在脓毒症恢复后仍会持续。免疫抑制阶段CD4+T细胞、CD8+T细胞、Th17细胞和γδT细胞减少并伴有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的增加,同时还影响免疫细胞代谢。文章总结分析CD4+ T细胞、CD8+ T细胞、Th17细胞、Tregs和γδT细胞在脓毒症导致免疫抑制过程中的代谢反应及其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探究免疫代谢对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有助于发现脓毒症期间T细胞免疫代谢的相关靶点,并开发治疗脓毒症免疫的代谢调控疗法。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免疫代谢 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γ射线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T淋巴细胞反应。方法将112只C57BL/6雄性小鼠[6~8周龄,(20±2)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4组(照射组和对照组各7组),每组8只。照射组小鼠进行单次20 Gy 60Co γ射线胸部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3 、12小时和第1 、2 、3 、7 、14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的白细胞、T淋巴细胞(CD3+)及其CD4+和CD8+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等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照射后的小鼠肺组织白细胞显著降低(t=3.446~7.781,均P<0.01);CD3+T细胞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至第2天)降低明显(t=4.413~15.430,均P<0.01);Treg (CD4+CD25+Foxp3+)显著升高(t=2.813~4.406,均P<0.05);CD4+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减少(t=5.019、4.912,均P<0.01),1 d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D8+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无明显变化,第1天和第3天降低明显(t=6.736、4.738,均P<0.01),第7天后升高(t=7.537、3.903,均P<0.01);CD4+/CD8+比值在照射后12 h内降低(t=5.624、4.083,均P<0.01),第1天和第3天升高明显(t=13.410、5.702,均P<0.01),但7 d后又下降(t=5.505、3.928,均P<0.01)。结论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细胞呈现各种不同变化,这可能与辐射导致免疫细胞损伤以及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关。

  • 标签: 辐射,电离 肺损伤 免疫反应 T淋巴细胞,调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4例CIK细胞免疫治疗肺部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的护理、回输的护理、回输后的并发症护理。认为在CIK细胞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能有效地降低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CIK细胞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被公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免疫疗法嵌合型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的T细胞疗法(CAR-T),属于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不仅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嵌合型抗原受体 T细胞 免疫疗法 肿瘤
  • 简介:肾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晚期和转移性肾癌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生物免疫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大模式,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为目前生物免疫治疗中较为成熟和有效的方法,已在肾癌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有关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肾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肾肿瘤 免疫治疗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细胞的凋亡是细胞衰老后发生的程序性死亡,对于这样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机体免疫系统,往往会通过Treg抑制T淋巴细胞的激活、分化,进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同时吞噬凋亡细胞的吞噬细胞会产生IL-10、TGF-β等抗炎因子,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将局部的炎症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凋亡细胞这一抑制免疫反应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及器官移植手术术后抗排斥反应当中。本文就凋亡细胞免疫系统影响、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凋亡细胞 免疫调节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癌化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癌化疗患者联合细胞免疫治疗的患80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致使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细胞免疫治疗相关副作用;结论肺癌化疗患者联合细胞免疫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还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识性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化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各个环节,参与并调节免疫反应。

  • 标签: MIF 免疫反应 作用
  • 简介:<正>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据报道全世界有5~10亿人受其感染。人患弓形虫病,其临床表现常因侵犯脏器不同而异,内,外、妇、儿、神经精神、传染病、肿瘤、眼、耳鼻喉科以及输血、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等都与之密切关系,我们过去临床报道很少,主要与医院未开展弓形虫病检测以及手段落后有关。我们运用高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弓形虫病 弓形虫抗原 淋巴细胞亚群 人兽共患 神经精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是国内外流行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较高,它的感染及复发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重要关系。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阐述了尖锐湿疣细胞免疫的研究近况及用中药治疗的进展。

  • 标签: 尖锐湿疣 细胞免疫 研究近况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在过去十年中,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经历了令人鼓舞的变化。最新发展之一是免疫治疗,其已经逐步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同于以往的化疗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通过阻断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并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所以免疫治疗具有独特的不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认识并掌握这种特殊的反应对于肺癌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然杀伤(NK)T细胞是一群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它表达T细胞受体,是被CD1d分子呈递的糖脂类抗原激活的一群免疫调节细胞。活化的Ⅱ型NKT细胞可导致Ⅰ型NKT细胞、经典树突状细胞和CD4+T细胞失活,并抑制Th1/Th17等促炎细胞增殖及功能,使机体具有耐受的性质,限制免疫性疾病的进展,对疾病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回顾了Ⅱ型NKT细胞的一些主要特征及其在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Ⅱ型自然杀伤T细胞 硫酸脑苷脂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CLC免疫治疗的疗效,并探索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47例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疗效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47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8例(38.3%),疾病稳定11例(23.4%),疾病进展18例(38.3%),客观缓解率(ORR)为38.3%,疾病控制率(DCR)为61.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3个月。免疫单药治疗13例(27.7%),ORR为15.4%,DCR为53.8%,中位PFS为2.7个月。免疫治疗联合其他药物治疗34例(72.3%),ORR为47.1%,DCR为64.7%中位PFS为5.4个月。一线接受免疫治疗患者14例(29.8%),ORR为85.7%,DCR为100%,中位PFS为9.1个月。免疫治疗的最佳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状态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表达均无关(均P>0.05)。使用PD-L1单抗(P=0.001)、免疫联合其他治疗(P=0.002)、一线使用免疫治疗(P<0.001)的ORR更高。女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中位PFS为12.0个月,明显长于男性患者(4.4个月,P=0.038);一线免疫治疗、PD-L1治疗及联合方案治疗患者的中位PFS有延长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并不是影响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中位PFS的独立因素(HR=3.777, 95% CI为0.974~30.891,P=0.054)。结论免疫治疗在SCLC的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线尽早使用免疫治疗,采用免疫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并使用PD-L1单抗的患者有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PD-L1表达状态对SCLC免疫治疗的预测作用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