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情景间语义关系对语义关联判断的影响。实验1采用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以3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随机呈现的情景图片做有语义关联和无语义关联判断。实验2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比较27名大学生被试对不同语义关联情景进行判断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1)与非语义关联情景相比,对语义关联情景材料的判断反应时较短;(2)主题关系条件下的瞳孔直径显著小于类别关系判断,凝视时间的变化与语义关联判断反应一致;(3)主题兴趣区与类别兴趣区的首次注视时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兴趣区的回视次数和回视路径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情景间语义关系可以促进语义关联判断,而类别语义关系判断可能会受低水平视觉加工的干扰。

  • 标签: 真实情景 语义关系 语义关联判断 眼动
  • 简介:“意境即是情景交融”这种传统看法,虽然在近年来受到不小的质疑和挑战,但是它对于意境范畴的核心阐释地位依然不容动摇。尽管不可以将“情景交融”看作“意境”内涵的唯一诠释,但是“意境”中的“情景交融”是不可否定的。因为“情景交融”所指向的,是“意境”中的“主客”的关系,它从“主客一体”的角度阐释了“意境”的要素和结构,而“境生象外”则从“意境”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意境”的艺术效果的角度来阐释意境。两种“界说”实际上并不在同一层面上。因而,两种说法未必就“互相排斥”乃至“互相否定”。

  • 标签: “情景交融” 境生象外 意境范畴 艺术效果 心理状态 阐释
  • 简介:以随机抽取的大学生403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助人行为倾向现状以及情景风险因素对其的影响,并考察了大学生对负面社会道德事件的看法。结果表明:(1)不论在一般情景下还是有风险情景下,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倾向都处在较高水平。其中,一般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显著高于有风险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2)性别和助人情景的交互作用显著。其中,一般情景下,女生助人行为倾向显著高于男生,有风险情景下,男生助人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女生;生源和助人情景的主效应显著,不论在一般情景下还是有风险情景下,农村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倾向都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3)对于新闻媒体在报道如"扶老人反被诬陷""小悦悦"等事件中的作用,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助人行为 情景风险因素 社会道德事件
  • 简介:为考察学龄儿童心理理论与情景记忆的关系,111名小学4—6年级儿童在两周内完成了心理理论(包括二级错误信念、失言和白谎等)和情景记忆(回忆过去“一个星期内”、“一个月内”和“一年内”亲历的具体事件;以及想象将来“一个星期内”、“一个月内”和“一年内”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等任务。控制了年龄效应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想象将来时“谈及自我”和“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存在显著关联。而儿童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情感成分有显著关联。结果表明,学龄儿童心理理论可以分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情景记忆与心理理论不同成分的关系存在差异。

  • 标签: 心理理论 情景记忆 回忆过去 想象将来
  • 简介:“大五”个性因素模型是目前一种个性分类理论模型,它以外向、情绪稳定性、责任意识、随和、开明性等五个因素来描述正常人群的个性特征。本文探讨了在工作情境中运用“大五”模型预测工作绩效(个体/团队)的效度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责任意识能在不同的职业中用来预测个体工作绩效;“大五”因素能有效地预测周边绩效,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因素都能预测任务绩效;团队成员的个性组成对团队绩效有显著影响;个性与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缓冲变量的影响。

  • 标签: 大五因素 绩效 效度 缓冲变量
  • 简介:个体需要将亲身经历的核心事实信息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背景信息绑定起来形成情景记忆,绑定加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情景记忆发展的基础。目前,儿童情景记忆绑定加工研究的主要范式有要素绑定范式和配对关联学习范式。绑定加工在儿童期的发展表现出项目-空间绑定记忆优于项目-时间绑定记忆,复杂任务的绑定加工水平较低的特点。儿童情景记忆绑定加工的发展依赖于编码和提取能力的发展、执行功能认知灵活性的提高以及内侧颞叶和前额叶皮层的发育。未来可以对情景记忆绑定加工的发展开展纵向研究、采用VR技术提高绑定加工研究的生态效度、加强对情景记忆绑定加工神经机制的探讨等。

  • 标签: 绑定加工 情景记忆 儿童 海马 项目-空间绑定
  • 简介:研究采用自传体访谈技术,首次考察了老年人在对情绪性事件进行回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内部细节和外部细节数量,及其对回忆和想象内容的主观评估。结果发现:(1)无论是回忆还是想象任务,老年人都比年轻人提供了更少的内部细节和略多的外部细节;(2)与年轻人相似,老年人在想象未来积极事件时产生了更多的内部细节,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加工偏好;(3)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倾向于认为想象的事件与过去发生的事件相似度高,表明该群体在想象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了过去的记忆。该结果揭示了老年人对情绪性事件的回忆和想象特点,说明在回忆和想象过程中出现的与年龄有关的缺陷同样会体现在情绪性事件中,这很好地支持了建构性情景模拟假说。

  • 标签: 老化 未来情景思考 情绪 自传体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