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应激及职业使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职业使命感在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8年3~8月,采用便利随机抽样法,选取绍兴市、杭州市10所公办小学共43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35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回收率91.72%。职业应激用澳大利亚学者Mc Cormick编制的教师压力来源问卷(Teacher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Stress Questionnaire,TARSQ);职业使命感用Dobrow和Tosti-Kharas编制的职业使命感量表;职业倦怠用Kristensen等编制的哥本哈根职业倦怠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CBI)中与工作相关的职业倦怠分量表来评估,用SPSS 20.0和AMO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职业应激、职业使命感和职业倦怠间相关分析用Person相关分析;采用层次多元回归分析检验职业使命感在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职业应激总均分(3.59±0.85)分,职业使命感均分(3.15±0.69)分,职业倦怠均分(3.26±0.88)分;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呈明显正相关(r=0.42,P<0.01),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应激、职业倦怠呈明显负相关(r=-0.30、-0.32,P<0.01);职业使命感在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关系间起调节作用。结论职业使命感能缓解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学校管理者应通过赋予教育工作更多价值以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 标签: 应激 职业 职业使命感 教师职业倦怠
  • 简介: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长期以来,人们多关注医疗服务过程中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职业性传播疾病关注较少。有关资料表明医院职业暴露损伤中护士损伤率居首位,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SARS疫情中全球共感染8798例SARS患者,其中医务人员感染21.08%,我国5317例感染,其中医务人员968例,约占19%。此次事件在把医护人员可贵的职业精神向公众充分展示的同时,更把隐藏其背后的职业暴露问题摆在了护理管理者面前,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职业防护现状及教育需求。方法2014年6月对我院100名护士进行问卷及访谈形式的调查。结果护士对职业危害的知晓率为94.6%,高年资护士对职业危害的知晓度与防护行为高于低年资护士;护士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接触污物后”防护行为较好,但对“标准预防”措施不到位;护士自诉影响其职业防护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忙或情况危急,来不及防护”,而对于职业危害防护培训的需求率为88.6%。结论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行为不够理想,尚未达到目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提到的“普遍预防”和“标准预防”,有必要提高床护比、适当调整工作强度,提高护士职业防护的依从性,建立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及完善防护设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负荷、高工作压力加剧了医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文章从职业倦怠的含义入手,简述了职业倦怠的危害,概述了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不足和展望,为减轻医院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促进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职业倦怠 危害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职业健康监护能够使得相关劳动人员更早的发现职业禁忌症与职业病,有效改善职业病防护的效果。但由于职业病防治意识、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不足等原因,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出现相关工作开展难度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职业病定义,总结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及识别方法,同时分析了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部分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后续职业健康工作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病有着巨大的隐患,如果不能对其恰当地处理会导致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影响其劳动能力,对其自己和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必须对职业病有正确的了解,准确把握其对劳动者造成的影响,然后针对其伤害进行有效的防治。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加強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的措施。

  • 标签: 职业卫生 管理 职业病
  • 简介:摘要:由于企业劳动者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职业健康重要性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本文从职业健康教育的作用、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其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提示要重视职业健康教育,希望企业职工能够免受职业病的危害。

  • 标签: 职业健康教育 职业病防治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医院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防护状况的情况。方法:在2018一2020年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其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防护状况,总结职业暴露数据,并对存在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放射、介入、感染科工作的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相对较高,因X射线辐射剂量较高,对危急人们的身体健康。感染科工作人员往往在不了解患者实际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进而使感染率增加。结论: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政策执行力度,降低整体暴露率,严格依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使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概率降低。并拟定针对性管理体系,预防职业暴露情况发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某医院 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防护状况
  • 简介:【摘要】在化工等一些行业中,因工作性质原因,经常会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若未积极施行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则可对人员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应加强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以保障员工安全。但同时,对于采样人员而言,因需至现场进行有毒有害物质取样,也面临着职业危害,需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同时经由采样程序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达到确保采集样本有效性的同时,提高采样人员防护能力,维护其心身健康。

  • 标签: 职业卫生采样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能力
  • 简介:摘要银行合规治理与建设是银行治理与建设的前沿性问题,它既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相关,尤其是当今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银行业不断暴露重大违规事件,使得商业银行合规性建设这一前沿问题变成

  • 标签:
  • 简介:过程方式即组织内诸过程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是企业(组织)按照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自身体系的基础。在商业(服务)型企业(组织)(以下简称商业组织)中,由于其产品的多元性,因此,产品的实现没有既定的过程方式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过程方式可资借鉴,因而其过程的识别和设计相对比较复杂。笔者结合ISO9000:2000标准的要求和咨询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商业组织管理者在贯标中的困惑,提出本设计理念。

  • 标签: 商业组织 服务组织 过程设计 ISO9000 企业管理 商业企业
  • 简介:摘要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滋生的商业贿赂对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极具破坏性;必须从源头上依法综合治理,运用釜底抽薪之策。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商业贿赂 釜底抽薪 监督 遏制
  • 简介:随着世界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提着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乘坐飞机穿梭在世界各地,已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出国旅游与探亲,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搭乘飞机旅行。近年来,机票价格的下调也使航空旅客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每年的飞行人次已接近20亿。现代商业飞机的高性能和舒适性使乘坐飞机少有禁忌证,

  • 标签: 航空飞行 商业 医学 乘坐飞机 笔记本电脑 移动电话
  • 简介:摘要在市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非常激烈,商业秘密的有效保护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本文中,将针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进行论述。

  • 标签: 企业 商业秘密 保护
  • 简介:摘要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自实施以来,在职业禁忌证筛查和职业病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职业健康体检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职业禁忌证关于心血管疾病方面因各体检机构理解的差异导致使用上存在非"同质化",故本文主要对规范中职业禁忌证心血管疾病中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内涵和量化标准进行探讨,以供"同质化"应用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职业健康监护 技术规范 职业禁忌证 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调查独立学院与护理学院本科护生的学习动机.[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大学护理学院145名在校护生及某独立学院141名在校护生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学习动机调查.[结果]两个学院的护生选择简单任务、追求回报2项内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学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护生选择简单任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学院不同年级护生挑战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重点培养独立学院本科护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并适当增强竞争的角度入手来增强护生的学习动机.

  • 标签: 独立学院 护理学院 本科护生 学习动机
  • 简介:日前.在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第18次全体代表大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向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颁发了院士证书。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已有包含常务副院长刘保延在内的4位欧亚科学院院士。

  • 标签: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 广安门医院 副院长 研究所 刘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