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叠加动机性访谈式干预对H型高血压患者症状控制及自我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8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叠加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叠加组实施思维导图叠加动机性访谈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叠加组血浆Hcy、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叠加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病情监测评分、服药总依从率、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叠加动机性访谈式干预对H型高血压患者症状控制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以及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H型高血压 思维导图 动机性访谈 症状控制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性别分组法将13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男68例和对照组女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结果实施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自我约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自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焦虑,降低患者抑郁,对患者获取优质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心理行为干预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自我效能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TTM)为框架的动机性访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TTM为框架的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以TTM为框架的动机性访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动机性访谈对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艾滋病患者76例,依据建档时间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遵医率、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结果研究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94.74%比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较低,GQOL-74评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动机性访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可提高其遵医率,减轻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阶段变化理论 动机性访谈 艾滋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随着冷却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日益显著,汽车冷却系统关键零部件的热负荷及其可靠性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冷却水泵是汽车发动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中输送冷却水的主要部件,其性能好坏,不仅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而且影响整机的寿命长短。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发动机冷却水泵特殊的工作环境,在可靠性和汽蚀破坏等制约发动机冷却水泵发展的关键因素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

  • 标签: 汽车发动机 冷却水泵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教育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信息-动机-行为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认知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及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生活质量及认知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开展信息-动机-行为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其自我认知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确保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教育模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研究结束后,对照组因病情退出2例,试验组失访3例。最终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疾病活动程度、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出院时、出院后1周、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的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疾病活动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疾病活动度和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信息—动机—行为 治疗依从性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科护生积极心理资本在成就动机与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积极完美主义对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5—6月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的55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成就动机量表(AMS)、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积极完美主义维度、一般拖延量表(GPS)对其进行调查。使用PROCESS软件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放问卷55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09份,有效回收率为92.55%。509名本科护生的GPS得分为(55.08±8.18)分,AMS得分为(-0.03±6.02)分,PPQ得分为(4.35±0.70)分,积极完美主义维度得分为(17.26±4.69)分。成就动机、积极心理资本、积极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5、-0.415、-0.357;P<0.01)。积极心理资本在成就动机与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31%;积极完美主义对积极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有调节效应(P<0.05)。结论本科护生拖延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成就动机可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影响拖延行为,积极完美主义调节积极心理资本与拖延行为的关系。

  • 标签: 学生,护理 拖延 成就动机 积极心理资本 积极完美主义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患者寻求小阴唇整形手术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妇科整形中心就医的268例患者,以问卷形式调查其求诊动机和影响因素。求诊动机包含4个选项:外观不佳;功能障碍(影响生活);以上两者皆有;心理因素。影响因素包括2个选项:自身要求;受到他人影响。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16份,患者年龄(31.0±6.7)岁。求诊动机方面:单纯因外观不佳就诊者占22.2% (48/216),功能障碍者占38.4%(83/216),两者皆有者占35.2%(76/216),而因心理因素就诊者占4.2%(9/216)。影响因素方面:以功能障碍为动机就诊的患者均表示未受到他人影响;而认为外观不佳而就诊的患者中有6.3%(3/48)受到了男性伴侣的影响;其余2种求诊动机的患者中,分别有7.9%(6/76)和6/9表示受到男性伴侣影响,此外,在这两种动机的患者中还有2.6%(2/76)和3/9受到了传媒影响。结论大多数患者寻求小阴唇整形手术的原因在于功能受限,也有少数人群受到了性伴侣及传媒的影响。

  • 标签: 调查和问卷 外科,整形 小阴唇 动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护理在中晚期胃癌行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晚期胃癌68例患者,对其行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每组人数为3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动机性访谈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1.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的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动机性访谈护理后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 动机性访谈护理 中晚期胃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暴力的风靡,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调研了42名被试,发现约40%的被试承认自己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及实施者。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身边人或文化的影响被卷入其中,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对他们的人格及三观产生长远影响。如何防治此现象,更需要多方面协作进行。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暴力 现象 行为动机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恢复与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时点: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样本选取范围,使用随机法从中选取64例进行统计学研究,用不同的护理形式将6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采纳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比2组创面溃疡恢复情况、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2周、4周后,创面溃疡恢复效果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足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 创面溃疡恢复情况 护理知识掌握程度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为5.0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实现护理认同度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自信心得到改善,更加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保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保障。

  • 标签: 行为动机转换 骨折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机性访谈护理对高血压的应用作用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于2023年2月-2023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动机性访谈护理,比较两组血压和自我效能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强化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高血压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中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进行阑尾炎腹腔镜术的患者共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的患者进行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 阑尾炎腹腔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29例患者接受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速度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速度更快(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策略能有效加快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糖尿病足 动机行为转化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采用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采取常规健康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在常规健康护理基础上增加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4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10d后、护理30d后、护理60d后健康管理水平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10d后、护理30d后、护理60d后健康管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 精神分裂症 健康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1-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进行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心-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应用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 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2月期间,纳入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监测指标、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康复干预 老年糖尿病患者 护理
  • 作者: 舒晖 吴修铭 冷言冰 毛昂 陈卫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成都医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610500,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 610500,成都医学院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室 610500,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 610500,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610500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学习学习效果的视角,构建在线学习资源评价体系对在线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为提升在线学习资源的应用成效和建设水平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以成都某医学院在线学习平台中的课程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在线课程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和评分标准,收集课程资源提供、课程资源利用及其学习学习效果相关信息,并按照标准形成评分。结果课程资源学习效果评价的分值为(7.5±0.9)分。不同课程类型在学习效果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12,P<0.01),其中省级精品网络课程、校级优秀网络课程、校级一般网络课程评分分别为[20(10,23)]分、[17(14,21)]分和[14(5,20)]分。结论提高在线课程资源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是推进精品在线学习资源建设和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在线学习资源 成效评价 建设策略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