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血液透析导管感染发生的效果。 方法 从我院2022年5月份到2023年5月份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选择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的效果。 结果 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实验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一般。 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对缓解血液透析导管感染发生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导管感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在医院急诊课时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护患护理纠纷产生的影响。方法:这项研究选取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90名急诊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病患按入院前后的顺序和护理方式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各45例病患,由此观察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及纠纷发生。结果:优质护理组病患的纠纷发生较传统护理组明显偏低,护理满意度则相对偏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可以有效减少护患之间各项纠纷的发生,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科护理 纠纷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准确。方法:以2022年01月-2023年1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段我院接收的异位妊娠患者66例进行分析,均同意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以手术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不同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超声图像特征检出。结果:经过检查后,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高于经腹超声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查的超声图像特征检出高于经腹超声单一检查(P<0.05)。结论:将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检查用于异位妊娠诊断中,可提升诊断准确性,提高超声图像特征检出,推荐应用。

  • 标签: 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腹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为杜绝中药处方调配差错情况的发生,对针对性的管理方法进行深度分析与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以门诊开具的54份处方作为调研目标,根据双盲法将其实施分组,对照组以常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观察确定PDCA循环管理,小组各处方都均是27份,将统计各小组处方调配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小组对比,对照组处方调配差错发生是29.6%,观察组仅为7.4%(P<0.05)。结论:对于中药方处方调配过程中,选择科学的管理手段是至关重要的,此次调研表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更能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房处方调配 差错率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自然分娩患者实施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并对降低剖宫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3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自然分娩患者76例,截止到2024年2月。全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各组行剖宫产情况以及各组分娩阵痛情况、中转剖宫产以及总产程进行评估。结果 剖宫产最低的是观察组7(18.42%);总产程时间最短、中转剖宫产最低均为观察组,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更高。结论 常规性操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剖宫产降低效果不明显,而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能使剖宫产得以降低,使总产程时间得以缩短、使中转剖宫产得以降低,使阵痛效率得以提高。

  • 标签: 操作模式 人性化无痛分娩 剖宫产
  • 简介:近年来应用小剂量胺碘酮对34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伴快室房颤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1996年1月~2000年11月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室房颤患者,经充分强心、扩血管、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率和改善心功能者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25~71岁,平均45.9±11.6岁。病程2个月~9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9例,冠心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所有患者均无低血压、发热及严重感染,并排除风湿活动。

  • 标签: 快室率房颤 胺碘酮 短期疗效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加重 小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接种传染病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选取200例进行传染病疫苗接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内进行体检的200例普通儿童作为对照对象,未接受传染病疫苗接种。在研究中,统计儿童接种疫苗后的传染病发生,分析结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内儿童的传染病发生仅为2(1.00%),对照组内儿童的传染病发生为8(4.00%),差异显著(P<0.05)。而在研究结果中,研究人员针研究组内儿童对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分析,仅有2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儿童接种传染病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显著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生。疫苗接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期间的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观察到疫苗接种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尽管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仅有少数儿童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督接种过程,及时发现和评估不良反应,并决定是否需要对症处理,以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 标签: 疫苗接种 传染病 儿童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的干预方法及实施价值。方法:在2020.12-2021.12期间院内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中选取150份进行分析,此阶段开展常规检验管理,为常规组。在2022.01-2023.01期间院内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中选取150份进行分析,此阶段开展规范化检验管理,为规范组。比较不同管理的效果。结果:经过管理后,规范组的管理服务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规范组的检验准确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开展规范化检验管理,能够检验准确得到提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微生物标本检验 规范化检验管理 管理服务水平 检验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药学指导对糖尿病用药依从性、疾病知晓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136例为调查对象,遵循白蓝小球法列入两组,即药学组(n=68,药学指导)和对比组(n=68,常规用药干预)。对比两组干预结局。结果 药学组的用药依从性95.59%、疾病知晓98.53%,明显大于对比组的79.41%、86.76%(P

  • 标签: 糖尿病 药学指导 疾病知晓率 用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2组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及非计划拔管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ICU不良事件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镇静不充分、约束不到位以及操作不当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及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ICU 非计划拔管
  • 简介:目的观察降低手术室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优质护理模式。方法选取医院手术室无菌手术切口患者68例(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3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4例),观察患者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手术室无菌手术切口患者优质护理,能降低手术室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室 无菌手术切口 感染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以腹腔和静脉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对6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给予腹腔和静脉联合化疗:平均疗程6~8个,化疗方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或PC方案(环磷酰胺+顺铂),观察其化疗药物不良反应,3年和5年生存。结果60例中Ⅰ期7例,Ⅱ期8例,Ⅲ~Ⅳ期45例;共化疗443个疗程;人均7.4个疗程,3年及5年生存分别为68.3%、36.7%,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及全身乏力感。结论卵巢上皮性癌在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辅以腹腔和静脉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轻、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是卵巢癌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化疗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对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的影响,通过建立多西他赛的药学干预标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利用加权TOPSIS法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找出得分较低的评价指标,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药学干预。随机选取2017年1—6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并与2016年的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西他赛处方合理较低,主要问题体现在药品说明书或指南推荐顺序、激素预处理、临床指南推荐联合用药方案和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的应用等指标上,药学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多西他赛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加权TOPSIS法 多西他赛 药学干预
  • 简介:肺部高分辨CT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扫描方法,因其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能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几乎能达到显示与人体相似的形态学改变.非对称扫描是双螺旋CT所独有的,是将X线扇形束以不相等的阴影宽度同时投射在两个探测器通道上的特殊扫描模式,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可以完成薄层和厚层两组扫描,即10mm层厚轴位扫描和1mm层厚的薄层扫描.本文通过对我院39例同时行HRCT和非对称扫描患者的图像进行比较,探讨标准的HRCT和非对称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非对称扫描能否代替标准肺部螺旋扫描及HRCT.

  • 标签: 双螺旋CT 非对称扫描 高分辨率扫描 肺部 CT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状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慢性乙型肝炎平均病程时间,中药治疗组(18.5±2.5)年比对照组(26.4±3.6)年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肝硬化发生上来看,中药治疗组7.24%明显低于对照组50.54%,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可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可能性降低,延长患者疾病状况发展至肝硬化的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 肝硬化 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物阳性检出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经我院微生物学检验的 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 1041份)和对照组( 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 结果 血培养样本( X2=4.388 , P=0.036 )、粪便样本( X2=4.471 , P=0.034 )、呼吸道样本( X2=5.420 , P=0.020 )对微生物的阳性检出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也有显著影响( X2=18.536 , P=0.001 )。结论 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物阳性检出,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目的了解在体外受精时服用中草药是否会影响妊娠,并封卵母细胞修复阶段和胚胎转移阶段服用中草药後的妊娠加以比较。方法为了分析妊娠的差异,封90例患者的年龄、不孕原因、服中草药时间以及体外受精的结果进行了研究。经研究发现,是否服草药治疗以及服药时间都会影响妊娠。我们对在本院治疗的子宫正常并实施体外受精且受孕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①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4.022±4.757岁。②体外受精的平均次数为3.36±1.93。③首次成功率最高(38%),第2、3次妊娠达29%,第4次为28%,第5次为20%,第6次为0,第7次为33.3%,第8次为25%,第10次为0(P=0.941)。④在全部体外受精患者中卵母细胞修复后妊娠达27.8%。第1组在卵母细胞修复后服用温胞汤,妊娠为26.9%;第2组在体外受精胚胎转移後服用温胞汤,妊娠为28.6%。

  • 标签: 体外受精 温胞汤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网片疝修补术治疗效果及复发。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 88 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 ,观察组为 无张力网片疝修补术的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并发症的发生及疾病的复发情况 。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疗效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35.48 ± 10.27 ) ml 、( 42.26 ± 16.69 ) min 、( 5.34 ± 2.05 ) d ,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值< 0.05 )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复发、舒适度 分别为 4.55% 、 2.27% 、 90.91%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 25.00% 、 15.91% 、 72.72%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的复发远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的舒适度高于观察组 ( p 值< 0.05 ) 。 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网片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 治疗效果及较低的 复发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网片疝修补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院感发生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治疗的住院患者 166例,其中 8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外 83例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院感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感发生比对照组低,其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其院感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院感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