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接受THR术的116例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Harris评分、临床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Harri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THR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HARRIS评分 路径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CT灌注参数在评价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相应脑组织慢性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颈内动脉系统主干血管存在中度或以上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CT灌注,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参数图,结合患者血管造影结果评价脑组织缺血程度。结果57例患者中度或以上狭窄的病变血管段共计115段,仅有7例颈内动脉系统CTP无明显异常余50例见77个区域灌注异常,71个为梗死前期I期,6个为梗死前期II期。其中74个区域能找到对应责任血管82段,仅3个区域未找及责任血管,且33段中度或以上狭窄血管段对应供血区域未发现明确灌注异常。结论当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内动脉系统主干血管发生中度或以上狭窄改变时,脑CTP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相应脑组织慢性缺血的范围,评定其梗死前期分期,为临床上精确诊治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

  • 标签: 全脑CTP 颈内动脉系统 脑组织慢性缺血
  • 简介: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置换术(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mL/h,自控剂量为2mL/30min,锁定时间30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镇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AutomatedBreastVolumeScanning,ABVS)用于术前手术规划及对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将我院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有意愿进行乳房重建手术的3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BVS组。对照组运用手工测量加经验公式进行乳房重建术前的设计工作;ABVS组根据ABVS测量结果进行术前设计工作。将术中实际切下的组织体积与术前不同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术后对双侧乳房相关径线的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左右乳房各项径线差值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VS组测量的结果与术中实际切下的组织体积具有更好的一致性;ABVS组术后两侧乳房各项径线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ABVS组在乳房对称性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BVS测量方法可以较准确预估手术切除组织体积,提高术后双侧乳房对称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乳房体积 乳房重建 术后评价 乳房对称性 满意度调查
  • 简介:目的建立自动化LC/LC-UV系统建立血中环孢霉素A测定方法。方法LC1色谱柱FRO-XBCN(20mm×4.6mm,10μm,ANAX),流动相为水-乙腈=35∶65(v/v),流速为1.0mL.min-1,中央处理体系温度为40℃,LC2系统中分析色谱柱为AC-CN(200mm×4.6mm,5μm,ANAX),流动相为乙腈-水,采用梯度系统,0~15min流动相中乙腈比例从40%直线上升到53%,流速为0.7mL.min-1。转移辅助流速为0.7mL.min-1。目标物转移窗口为2.20~3.20min;定量环为500μL,样品用乙腈预处理。结果环孢霉素A在0.026~1.01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相关系数为0.9991,萃取回收率在101.0%~103.0%,最低定量浓度为0.013μg.mL-1。日内RSD〈5%(n=6),日间RSD〈5%(n=18),准确度在100.3%~102.6%。结论用自动化LC/LC-UV系统建立的环孢霉素A测定方法人为干预步骤少、准确性与精密度良好,方法开发、运行及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于环孢霉素A血药浓度测定及动力学研究。

  • 标签: LC/LC-UV 治疗药物监测 环孢霉素A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为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来研究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60例股骨颈骨折研究者,均是来自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治疗者,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来细化为相同治疗人数的两组,两组均为30例患者研究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对照组(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以及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做详细的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手术前的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同样比对照组的情况更好。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使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效果更好,在临床中更加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以科诊疗为服务主路径的模式对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方法:以社区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场所,将诊断、筛查、治疗以及随访等结合起来,作为服务主路径,由同一团队完成,也就是本次实验的重点:科诊疗模式。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作为本次实验的时间段,2020年3月-2020年9月采用专科诊疗管理,2020年10月-2020年3月采用科诊疗管理,分析两段时间内各类患者的疾病、健康、疫苗接种等管理情况、效果。结果:相较于专科管理,科诊疗的优势要更明显些,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筛查数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健康体检与疫苗接种的数量也较以往高出许多,其它类慢性病患者的档案也一步步得到了完善。P<0.05。结论:在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当中将科诊疗当作服务主路径不仅效果显著,也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故而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全科诊疗 服务主路径 社区公共卫生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应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1年4月TKA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术后VAS评分、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h、48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48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镇静过度、追加镇痛药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TKA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该镇痛方法对患肢肌力造成影响小,较常规镇痛的安全性高。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 超声 股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医生综合干预治疗用于高血压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科接诊高血压病人5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科医生综合干预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血压。结果:从收缩压和舒张压上看,在治疗结束之时:试验组分别是(117.64±8.21)mmHg、(81.65±6.36)mmHg,和对照组(128.52±9.67)mmHg、(88.94±7.25)mmHg相比更低(P<0.05)。结论:高血压用科医生综合干预治疗,血压水平降低更加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价值 全科医生 综合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腹腔镜下子宫切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策略进行归纳,以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提升围术期医疗服务质量。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腹腔镜下子宫切术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优质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对照组)。对比手术与护理服务水平。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以观察组得分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控制中,观察组的用时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最后,调研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对于腹腔镜下子宫切术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且缓解了心理治疗压力,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优质手术室护理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科医学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随机选取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为使用常规治疗模式的对照组(n=30)和采用科医学的实验组(n=30),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优,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科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科医学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患者 全科医学 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和静脉血的血糖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静脉血,观察组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比较血糖值与偏移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值显著较高,偏移量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和静脉血的血糖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即时检测血糖仪 指尖血 静脉全血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血锌水平,并观察其补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水平血锌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6例患儿,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血锌水平与正常范围相比均偏低。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4.42%,差异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存在缺锌情况,给予患儿补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锌水平 轮状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行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全程ERAS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肺切除术的76例肺癌患者当做研究样本,治疗时间在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管理组(n=38),实施常规管理,一组为ERAS组(n=38),实施全程ERAS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和住院时间。结果:ERAS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对行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全程ERAS管理模式,可降低其并发症出现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癌 效果 全程ERAS管理 全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旨在探究科医学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整体预防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管辖社区内登记在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实施临床分组,对照组(n=47)应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n=47)则应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两组有关数据和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相比来说更接近目标值,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02%,观察组则为4.26%,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76.60%)相比,观察组(93.62%)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来说,本文推荐应用科医学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该模式的整体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可以使患者的血压保持在平稳的状态,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心血管疾病 预防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血献血者心理状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期间98例血献血者进行观察,均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血献血者的护理当中,可消除其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反应出现。

  • 标签: 全血献血 预见性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不良反应
  • 简介:媒体教学中常使用的制作软件为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应用该软件可方便地对文档进行编辑、修饰、重排,并可插入图像、声音、视频剪辑或应用其内置的动画方式产生令人目眩的动态效果,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PowerPoint也并非完美无缺,针对一些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时,单单使用该软件就无法处理了.在化学及生物化学教学中,经常要显示一些化合物分子,并且希望能随时拖动并旋转分子,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一点在演示生物大分子或大分子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时尤显重要,但是如果将分子以jpg等格式的图像插入Power-Point,则仅能显示某瞬间的静态图象,即使能通过一系列图像的切换实现动态效果,但也无法满足在课堂上任意改变分子视图角度,或有选择性高亮度突出某些分子等交互性要求.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生物大分子 三维结构 演示方法 生物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媒体联合MDT(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之间如本院开展肿瘤学临床学习的实习生30例展开研究,分别组建实习生开展常规肿瘤学临床教学,视为对照组,开展多媒体联合MDT模式肿瘤学临床教学,视为观察组,结合单盲法将实习生各自15例分入两组,对比实习三个月后两组的理论知识、基础知识、实操能力、德行素质水平,由带教教师结合卷面成绩与临床表现计分;另给予实习生学习中积极性、责任心、作业完成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实习生理论知识、基础知识、实操能力、德行素质水平均在考核中比较突出,另结合日常表现对实习生积极性、责任心、作业完成度进行评分,观察组分数偏高,(P

  • 标签: 多媒体 MDT模式 肿瘤学临床教学
  • 简介:目的探究科医学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于2018年6月到2018年11月在社区门诊和合作基层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诊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应用科医学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空腹的血糖水平为(7.1±1.9)mmol/l,餐后2h血糖为(9.7±2.0)mmol/l;对照组为空腹的血糖水平为(8.7±2.1)mmol/l,餐后2h血糖为(11.7±3.5)mmol/l。应用科医学管理模式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应用常规诊疗模式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科医学管理模式比常规诊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更佳,其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2型糖尿病 治疗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