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运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名和肺部良性疾病者35例为对照者,分别检测三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对ROC曲线进行绘制,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和肺部良性疾病者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6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0/20万个PBMC。结论临床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流式细胞术
  • 简介:PDCA管理循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又叫戴明循环,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进行管理循环的,是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1]。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急诊科更是如此。

  • 标签: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临床实习 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戴明循环的应用对提升急诊内科护理效果的价值。方法从2016年于急诊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总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从2017年于急诊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依照戴明循环原则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住院时间、死亡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率,进而分析戴明循环对提升急诊内科护理效果的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死亡率及治疗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P<0.05)。结论戴明循环对提升急诊内科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减少住院时间与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戴明循环 急诊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PDCA循环法作为一类最为常用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现状,针对现状,查找缺陷、指定计划、改正问题、借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专业技术能力。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采取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其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精神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9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抑郁症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改善情况。结果连续护理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细节优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抑郁症病患自我效能感及社会功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优化护理干预 抑郁症 自我效能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伦贝尔地区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和具体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44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前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措施,对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依从性对比可知,研究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伦贝尔地区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良好的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呼伦贝尔地区 精神分裂症患者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反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共计50例,根据患者最终的治疗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因会影响患者预后情况,TBIL、ALB、Cr、PT等数值的升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肝性脑病分期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反复发生与患者的肝肾功能、诱因、凝血功能以及肝性脑病的分期等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对于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控。

  • 标签: 肝性脑病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体质和高血压前期及心血管病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86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中医体质和高血压前期、心血管病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包含阴虚体质、平和体质、血瘀体质及痰湿体质4种。不同中医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腰围、年龄、TC、TG、FBG资料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中医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在饮酒、吸烟、运动不足这三种不良行为上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中医体质与心血管病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关联。

  • 标签: 中医体质 高血压前期 心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门-囊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患者71例,依门-囊时间将患者分为未达标组(≥90min)和达标组(<90min),分析影响门-囊时间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病情进展快、节假日住院、入CCU时无症状、入CCU时间(6am-10pm)、患者及家属决定时间、导管室医护人员到位时间和等待手术台时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STEMT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因素均可对直接介入治疗的门-囊时间造成影响,需建立和完善院内相关的抢救机制,以最大程度减少门-囊时间的延迟。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介入治疗 门-囊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1例HT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转归及影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对HT预警因素与HT类型、溶栓时间的关系及HT发生时间与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21例HT患者均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血压变异性所占比例最高66.67%,且多种因素并存更易出现出血转化,3h内溶栓仍可能出现HT,出血转化在3天内出现预后差、死亡率高。溶栓后出血转化分型与危险因素种类无显著性;疾病转归与HT发生时间有显著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单因素分析,糖尿病、房颤、大面积脑梗死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房颤、大面积脑梗死为H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需注意患者选择及HT风险的评估,减少HT发生,规避风险。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DM)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总结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45例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并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比较实施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年龄、并发症、心理因素及联合用药等都是影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糖控制时间同护理前比较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胰岛素泵使用人群时,医保病人、血糖越高、对糖尿病认识越多的患者,更易于接受。对拒绝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护士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增加患者对胰岛素泵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患者对胰岛素泵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干预及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天心区2017年上半年接种率现状,并掌握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长沙市天心区2017年上半年疫苗接种儿童504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家长进行访问,了解儿童疫苗接种率、合格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儿童整体疫苗接种情况较为良好,接种率相对较高;1~2岁组儿童的疫苗合格接种率为94%,3~5岁组疫苗合格接种率为95%。造成疫苗未接种的原因主要与接种单位未预约或通知、孩子生病,或有接种禁忌、接种单位无疫苗等有关。结论长沙市天心区2017年上半年儿童接种情况良好,但是受到儿童家长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上升空间。

  • 标签: 疫苗 接种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直肠癌治疗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6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措施,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研究表明,循证护理组在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下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结肠镜下治疗292例直肠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292例患者共切除2006枚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158枚,占7.88%。炎性增生性息肉1847枚,占92.07%,幼年性息肉1枚,占0.05%。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镜下治疗直肠息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镜 结直肠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直肠癌术后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术后腹泻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实行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直肠癌术后腹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真人养脏汤 结直肠癌 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联合化疗与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中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我院将于2015年10月到2017年05月期间接收的6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结合抛硬币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28例对照组与32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与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护理干预对联合化疗与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有显著强化作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颇具广泛推广与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 标签: 西妥昔单抗 化疗 晚期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直肠息肉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45例直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切除,总结手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5例患者首次手术成功42例。首次手术成功率为93.3%;再次手术成功3例,再次手术成功率为100%;2次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效果其中痊愈者40例,有效者5例.痊愈率为88.9%,总有效率为100%。术后1个月内出现便血1例,系术中操作不慎引起的,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直肠息肉效果理想,手术安全性较高,手术中患者痛苦较少,且术后恢复较快,发生并发症几率较小,且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检查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一般认为,外淋巴瘤缺乏影像学特征,且易与病变脏器良恶性肿瘤、肿瘤性病变甚至炎性病变等混淆,误诊率极高。而外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非常敏感,患者预后较相应脏器的原发恶性肿瘤好。临床工作中,无原发淋巴瘤病史的外淋巴瘤患者术前诊断很难,大多患者多因误诊而行手术。外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较少见。

  • 标签: 原发性结外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 影像诊断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术(NBI)与放大内镜在直肠息肉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常规结肠镜发现106例138个直肠息肉样病变,应用窄带成像技术及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研究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结果NBI放大内镜对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91.3%,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1.8%,准确度优于普通内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NBI放大内镜,通过观察息肉的腺管开口类型,能比较准确的鉴别直肠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接近病理诊断。

  • 标签: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结直肠息肉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腹腔镜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患者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例。对照组腹腔镜直肠手术围术期实施常规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腔镜直肠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普外科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