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水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因胸腔积液于我院就诊的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46例、非结核性胸膜炎38例,分别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γ干扰素水平测定,采集胸水进行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水平测定,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式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检测结果一致性,利用MedCalc软件比较三种检测方式ROC曲线面积大小。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外周血IGRA、胸水IGRA以及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灵敏度依次为65.22%、89.13%、71.74%,特异度依次为68.42%、94.73%、78.95%。胸水IGRA灵敏度高于为外周血IGRA(χ2=7.466,P=0.006)胸水ADA(χ2=4.420,P=0.036),胸水IGRA特异度高于为外周血IGRA(χ2=8.756,P=0.003)胸水ADA(χ2=4.145,P=0.042)。外周血胸水IGRA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167),胸水IGRAADA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572)。外周血IGRA、胸水IGRA以及ADA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966、0.814。胸水IGRA检测ROC曲线面积明显大于外周血IGRA检测(Z=3.923,P<0.001)胸水ADA检测(Z=2.779,P=0.005)。结论胸水IGR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效能优于另外两种检测方法,胸水IGRA可以推广为临床上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gamma 干扰素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腔炎患者研究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方案实施护理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盆腔炎患者200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17.06.03日到2018.05.20日,将其依据简单随机化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为主护理,观察组再联合使用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生活质量指标、满意评分指标。结果观察组盆腔炎患者在护理后的上述结果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于盆腔炎患者当中的效果理想。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盆腔炎 生活质量 满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预防治疗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符合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尿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有别于传统护理的系统性护理,根据本次研究制定具体的观察指标,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以及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尿结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84.62±2.4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尿结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58.29±2.53),而疾病复发率(2%)低于对照组尿结石患者疾病复发率(16%)。结论对于尿结石患者,护理人员给予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的同时,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 尿结石患者 认知程度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湖南衡阳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衡阳市区及下辖5区5县的20岁及以上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SUI的可能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05份,发现压力性尿失禁132例,总体发病率为21.8%。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先使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分娩次数、雌激素水平是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部分能够干预的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因素,如体重指数、雌激素水平等,可通过减轻体重、补充雌激素等方式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合并精神障碍(BPS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B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量表及痴呆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EHAVE-AD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BPSD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行为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标签: 喹硫平 奥氮平 老年期痴呆 行为及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2月9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疾病认知;护理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出现率。结果实验组老年慢阻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疾病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肺功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慢阻肺患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阑尾炎手术病人麻醉应用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月阑尾炎手术病人82例根据数字表分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各41例。左旋布比卡因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进行麻醉;罗哌卡因组应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阑尾炎手术麻醉优良率;切皮、切除阑尾以及缝皮三个时间点疼痛评分;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罗哌卡因组患者阑尾炎手术麻醉优良率左旋布比卡因组无显著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切皮、切除阑尾以及缝皮三个时间点疼痛评分左旋布比卡因组无显著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左旋布比卡因组低,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病人麻醉应用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的价值相似,均可减轻患者疼痛,但罗哌卡因可更好减轻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阑尾炎手术病人 麻醉 罗哌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至2018年间我院进行筛查的宫颈癌患者2151例,纳入患者均进行高危型HPV检测TCT检查,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价。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在2151例女性中,阳性患者212例,阳性检出率为9.8%,高危型HPV检测,阳性320例,检出率为14.9%,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阳性172例,检出率为8.0%。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检查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检查比较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较差,TCT检测宫颈癌筛查具有较好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在临床上应两种检查方式结合,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确诊率。

  • 标签: 高危型HPV TCT检查 宫颈癌 临床诊断
  • 简介:对我们所遇先天性颅脊畸形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38岁。1a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手不能持物,有时左上肢肿痛,右侧上半身多次被烫伤,伤口较难愈合,伤处无疼痛感,1a来时有头昏,后枕部不适感。查体:神志清,语言流利,头颅外观无异常,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右侧上半身“半马褂式”痛温觉消失,触觉正常,作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Ⅲ级,肌张力低,左手肌肉萎缩,呈轻度“爪形手”,左手肢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考虑为脊髓空洞症。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并发症 脑疝/并发症 小脑疾病/并发症 脊髓空洞症/并发症 人类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羊水栓塞患者并发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羊水栓塞产妇,采取抽签方式将6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羊水栓塞患者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对产妇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羊水栓塞 心理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15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计涉及到四种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本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例数最多,为72例,而且年龄相对最小,体质指数最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7例,年龄相对最大,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28例,女性多于男性,还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3例。结论通过本研究调查得出提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肺动脉压力以及肺血管阻力不一致,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多发于女性,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确诊的时候病情相对较重,临床就诊相对较晚,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相对来说年龄一般较大,所以临床需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临床特征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病历号奇偶数,按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情绪状况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Fugly-Meyer量表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护理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 负面情绪
  • 简介: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自身反应性B细胞及与之功能相关的自身抗体信号分子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2例RA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自身反应性B细胞比率及RA骨关节炎(OA)患者(n=10)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2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R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BM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黏着斑激酶(FA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格局;用ELISA法检测分析RA及O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同时检测R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状况。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者,R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表达CD19+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同时其PBMC中ERK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NF-κB信号通路磷酸化活跃。相对于OA患者,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显著升高。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MMP-3及TIMP-1等水平较其自身血清中升高。结论:RA患者自身反应性B细胞及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介导RA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反应性B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抗Ⅱ型胶原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应用无缝式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7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无缝式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无缝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根据Likert5级评分,确定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0.2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应用无缝式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无缝式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列恶性肿瘤的首位.每年有约52万新发病例45万死亡病例。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肺癌患者诊断时已处于肿瘤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因而多年来肺癌的治愈率并没有显著提高。仅为10%左右。目前能够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治愈率的有效方法主要是早期诊断。

  • 标签: 肺部结节 诊断 处置
  • 简介:摘要霍乱弧菌所引发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就是我们所说的霍乱,这种疾病极为常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与自身实践经验的结合,简要的分析了霍乱的流行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希望对日后的霍乱防治能够起到帮助性作用。

  • 标签: 霍乱 流行现状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非手术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筛选我科室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1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非手术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手术组治疗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12个月的DASH指标。结果手术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个月的DASH评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一年进行DASH评分比较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患者包括尺偏角、桡偏角、腕掌屈度、腕背伸度、前臂旋后、前臂旋指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近期疗效中手速治疗具有完全的优势,但是根据长期的随访结果,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老年患者由于年纪较大,容易合并多种其他疾病,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以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选择治疗术式。

  • 标签: 手术 非手术 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α-干扰素(IFN-α)信号传导蛋白基因检测的方法.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自愈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建立EB病毒(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体外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FN-α(0、100、1000、10000IU/ml)刺激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IFN活化的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γ-干扰素活化因子(GAF);设计特异的引物探针,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FN诱导抗病毒蛋白MxA、OAS1、PKR的相对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建立了EMSA检测ISGF-3GAF转录蛋白的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地检测样本中MxA、OAS1PKR的表达.结论:建立了IFN信号传导蛋白基因检测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FN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提供依据.

  • 标签: 干扰素 信号传导 蛋白 基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检验科2016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接收的320例梅毒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样本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结果的血清样本阳性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准确性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更高,适合在临床大量梅毒样本筛查中应用。

  • 标签: 梅毒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慢阻肺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慢阻肺(COPD)并具有曲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确诊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11例,疑似IPA16例,未伴有即排除IPA41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等标本的GM含量,并以GM吸光度值作为参照标准对11例确诊病例经治疗后给予GM复查。结果IPA确诊组疑似组的吸光度均高于IPA排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确诊组高于疑似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当阳性界值取0.5时,GM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差,而阳性界值取0.7时,GM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好。11例IPA确诊病例均在治疗后送检标本次数超过3次以上,GM复查显示GM抗原水平均在治疗后呈进行性递减趋势。结论GM试验在慢阻肺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及预后评定价值明显,尤其当阳性界值取0.7时,研究提示GM实验的诊断价值最高,但需要更大样本进行研究证实。

  • 标签: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慢阻肺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