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的信息。一般课程内容都比较复杂乏味,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太好,以至于学生们往往不喜欢学习这一门课程,更不会很好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此,《生物化学检验》课堂迫切需要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其内容和操作技能,能适应以后的岗位工作。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试纸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120例,均使用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镜检法。结果选取的患者中经过检测有92例患者检测中红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有100例患者经过检验白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干化学法检测与尿沉渣检测中,对于红细胞的符合率为76.67%,对于白细胞的符合率为83.3%。在红细胞的检测中,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24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在白细胞的检测中,有3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15例患者出现假阳性。结论在检测中需要干化学法检测更加方便,但是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因此需要配合尿沉渣镜检法进行。

  • 标签: 干化学试纸法 尿沉渣镜检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对于疾病的探究越来越深入 ,生物化学 的教学模式改革也 越来越重要。医学生物化学 的教学必须采用结合其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本文对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对生物化学教学新思维的探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医学 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 教学新思维
  • 简介:研究背景及目的:组织低温保存后产生的效应包括细胞间和细胞质的改变,这些转变被细胞骨架系统所介导。本实验目的旨在研究皮肤低温储存后表皮层β-肌动蛋白的变化,从而分析细胞骨架的低温生物学效应。材料和方法:从同一个体取标本后用5种不同的温度保存。分为新鲜组、4℃组、-20℃组、-80℃组和-196℃组。并在保存7天、14天、21天后进行实验观察,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首先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从形态学上观察β-actin的改变。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继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丝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两项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4℃组、-20℃组、-80℃组的β-actin表达均较新鲜组(P<0.05)下降,而-196℃组与新鲜皮肤组表达相似。结论:本实验表明皮肤组织的低温损伤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β-actin在该低温生物学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皮肤 Β-ACTIN 低温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自然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大,水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各种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中,尤以制药废水因其有机物成分复杂、污染物含量高、盐分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对环境影响巨大且难以处理。本文就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化学合成类制药 废水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索糖尿病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到2019年所接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2018年到2019年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生物化学检验,探究其临床价值,并且对患者的糖耐受能力、血清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的相关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糖耐受能力、血清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检验可以有效的进行病情的诊断,在实际临床当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验在尿常规检验中效果分析。方法: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抽选213例尿常规检查患者,随机分组,A组行尿沉渣法检验、B组行干化学法检验、C组行尿沉渣联合干化学法检验。结果:C组选取联合检验误诊率及漏诊率低于A组、B组,P<0.05;C组白细胞阳性率及红细胞阳性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尿沉渣与干化学法联合检验,可有效提升疾病检查率,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 尿常规检验 检查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详细分析了蛇床子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作用,研究了蛇床子的临床应用情况。

  • 标签: 蛇床子 化学 药理毒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正在支持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跃迁,促进形成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教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源是有效组织网络教学的重要基础。微课是近年兴起的适用于网络教学的元素,文章从高职《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角度介绍基于翻转课堂的实验操作演示型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希望对同仁制作一节类似微课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微课 信息化教学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急性白血病(AL)分型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应用细胞化学染色中各亚型三种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分型中P0X、CE、PAS区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NAE用于判定粒系与单核系白血病的区分。结论细胞化学染色是急性白血病确诊分型和鉴别诊断客观指标,提高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率,方法稳定,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血病 细胞化学染色 分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脑屏障靶向多胎的脑神经屏障水平链路。方法:选取多胎穿透的运动神经中枢,按照转运多胎的模式,分析致密的多胎细胞下的化学合成效果,分析符合跨平台识别下的候选分子内容,注重化合物、结构设计模式的建设分析。通过采用有效的多生态化学模式,注重期望值的分析,实现转化多胎的应用。结果:采用血脑屏障靶向多胎的脑神经可以有效的提升化学综合研究效果。结论:脑神经研究中通过实施有效的屏障靶向处理,可以提升脑回路刺激效果。

  • 标签: 血脑屏障 脑神经 化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联合喜疗妥软膏治疗化学性静脉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12月收治入院的将恶性肿瘤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交替采用喜疗妥乳膏外涂与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对照组地塞米松湿敷。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局部感染及过敏反应等情况发生。观察组静脉炎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3.214,P=0.001),观察组静脉炎的类型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87,P=0.001)。结论新鲜马铃薯联合喜疗妥软膏可有效治疗术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喜疗妥霜剂 马铃薯 恶性肿瘤 化疗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结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在我院就诊 的尿检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尿沉渣镜 检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检测结果。 结果 研究组尿液白细胞检验的阳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尿液白细胞检查过程中采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有着良好的效果,精确性较高,总错误率较低,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白细胞检验 干化学法 尿沉渣 镜检法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医用药的内容,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记录了“制半夏”的流程。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减少药物自身的毒性,从而能够容易存储和保护药效。在当前的中药炮制中,其现状依然令人担忧。因此,我们要在中医理论基础下,按照中药特色进行炮制,不断提高药效,确保其临床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中药炮制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作用
  • 简介:本文报道24例个体制作氢气球引起化学烧伤的病例,作者总结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并揭示了个体制作氢气球引起化学烧伤的严重性及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 标签: 氢气球 化学烧伤 氯霉素 庆大霉素 金霉素眼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化学机械去龋法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作探讨。 方法: 此次研究中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龋病患儿 100 例)均分为 2 组:选择传统机械去龋法为对照组患儿治疗,选择化学机械去龋法为观察组患儿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去龋效果比对照组优, X 2 =6.9843 、 P < 0.05 ;观察组去龋总有效率 96.0% 比对照组 80.0% 高, X 2 =4.7321 、 P < 0.05 。 结论: 儿童龋病治疗时选择化学机械去龋法的效果更佳。

  • 标签: [ ]儿童龋病 机械去龋法 化学机械去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样本,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5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指标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量(FPG)、糖耐受均值(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TG(1.32±0.28)mmol/L、FPG(4.36±1.04)mmol/L、OGTT(5.25±1.65)mmol/L、HbA1c(5.03±0.67)%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鉴别组TG(2.40±1.26)mmol/L、FPG(9.10±3.90)mmol/L、OGTT(12.11±2.89)mmol/L、HbA1c(9.12±1.8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验方便快捷,可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定性数据,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糖尿病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