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固肾泄浊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08 月至 2019 年 02 月收治的糖尿病Ⅱ -Ⅳ 期肾病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0 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固肾泄浊络方治疗,分别治疗 2 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0.00% ( 18/2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5.00% ( 15/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2 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状况。 结论 固肾泄浊络方治疗糖尿病Ⅱ -Ⅳ 期的肾病患者,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固肾泄浊和络方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并分析 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 依达拉奉奥扎格雷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6 月 期间收治的 90 例在我院接受 治疗的 急性脑梗塞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 45 例,常规组采用 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 奥扎格雷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展开对比。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 ,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 。 结论: 针对 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疾病,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7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5,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 n=35,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水平、活力指数、社会功能以及生理职能等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后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力指数,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析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采用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9 月收治的 90 例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患儿,对 90 例患儿均实施螺旋 CT 检查与普通 X 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螺旋内 CT 检查支气管异物准确率高达 100.0% ( 90/90 ),普通 X 线检查支气管异物准确率为 80.0% ( 72/90 ),两组检查方式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X 2 =17.839 , P=0.0001 )。 结论: 针对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诊断过程中,给予患儿放射影像技术的诊断方式,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促进预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 ] 放射影像技术 小儿气管 支气管 异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性肝癌应用多层螺旋 CT MRI的临床诊断效果价值。方法:选取 2013年 11月~ 2018年 11月我院收治的 85例混合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临床病理确诊,并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 44例给予多层螺旋 CT检查,观察组 41例采用 MRI检查,分析两组病理检查结果,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效果。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 cHCC-CC85例,确诊率为 100.00%,其中病灶 86个,平均直径为( 6.03±0.42) cm;观察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 MRI应用于 cHCC-CC中其诊断符合率更高,更能确保临床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制定早期治疗计划有着重要帮助。

  • 标签: 混合性肝癌 多层螺旋 CT 诊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 输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产生的影响因素 与 护理预防策略 。方法: 选取 45 例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 ,均为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了解 静脉留置针 在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实施针对性 护理预防策略 ,分析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 VAS 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 护理后 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 VAS 评分 较护理前低 , 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评分较护理前高, P< 0.05。结论: 分析 输液静脉留置针 患者出现 并发症 得 影响因素 并对其实施针对性 护理预防策略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度 。

  • 标签: 输液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影响因素 护理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护理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共 7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 36人,实验组 36人。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SAS)及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ADL)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SAS、 SDS以及 ADL评分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 在胃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营养支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护理 心理护理 胃癌患者 生活质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疼痛护理与心理疏导对痔疮手术患者康复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痔疮手术患者76例(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随机分为疼痛护理与心理疏导的对照组(3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8例),观察患者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痔疮手术患者疼痛护理与心理疏导,能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疼痛护理 心理疏导 痔疮手术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癌手术患者手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对术后恢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7月期间接收的 66例肺癌手术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成常规组( n=33)研究组( n=33),常规组开展普通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优于常规组,且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差异上,未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癌手术患者手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并预防多种并发症。

  • 标签: 综合护理 肺癌手术 术后恢复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对患者卵巢功能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子宫腺肌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实验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常规组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两 组卵巢功能实验组 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 LH 、 FSH 、 E2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实验组 FSH 、 E2 、 LH 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 )。实验组 30 例患者中 28 例( 93.3% )月经改善, 2 例闭经( 6.7% )。 21 例患者月经量减少 50% 以上, 5 例减少 30% 以上。 结论:在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可明显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月经,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手术切除 子宫腺肌症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疾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的50名艾滋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预防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预防保健知识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和保健预防知识认知,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艾滋病 预防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分析目前的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与质量所存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 1月~2020年1月入院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进行实验分析,全部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数量是7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主要是应用普通急救的处理方式,观察组则以此作为基础来选择急诊快捷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的急救效率质量方面,得出最终结论。结果 观察组接诊时间短,且生存质量比较高,各项数据全部都具备统计学差别。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后进行急救,通过合理的确定急救流程,能够促进工作效果的提高,可以提升急救的质量,促进患者身体病症的恢复,可以有效的推广到医学领域内使用,以促进医学总体水平的提升。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 冠脉综合征 急救效率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检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 70 例,均为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随机分组,对 78 例患者行以 血糖检验尿糖检验,对两项指标在 血糖检验尿糖检验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糖尿病患者的 尿糖检验结果与其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的诊断结果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 尿糖检验结果、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关系密切。尿糖检验结果阳性率为 81.4% ,阴性率经检验呈 18.6% 。本组 70 例患者尿糖检验结果血糖检验结果呈正相关,即是在患者的尿糖含量提高同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的 2 小时血糖水平均呈增高的趋势。 结论:糖尿病患者在 血糖检验尿糖检验两项指标的检验过程中呈正相关, 尿糖检验可作为初次筛选的诊断之法,在进行明确的病情诊断时,仍需要结合 血糖检验进行诊断,确保其有效诊断。

  • 标签: 血糖 尿糖 糖尿病患者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选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我院收入的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 90 例)进行分组,即:比对组、研究组,其中,比对组纳入 45 例,研究组纳入 45 例,对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护理,比较最终的护理效果。 结果: 关于 ICU 监护时间、拔管时间误吸、压疮发生率指标, 2 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集束化护理)显著低于比对组(常规护理), P < 0.05 。 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 ICU 监护时间拔管时间,降低误吸、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 集束化护理 误吸 压疮 影响
  • 简介:本文应用《KNY型咽鼓管功能检测仪》检测地面人员、飞行学员飞行人员的咽鼓管开放压值及开放波形,并应用双盲法进行了飞行低压舱试验对照检测,分析研究了咽鼓管开放压值及开放波形与耳气压伤的发生关系,并提出了咽鼓管开放压的正常值范围。

  • 标签: 飞行人员 地面人员 咽鼓管开放压值 开放波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树脂嵌体与瓷嵌体应用于牙体缺损患者中对边缘微渗漏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50例,共计50颗牙,依据患者修复方式随机分为参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参照组修复以树脂嵌体为主,试验组修复以瓷嵌体为主,对两组患者边缘微渗漏等级及边缘微渗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边缘微渗漏I级、0级明显较参照组高,II级较参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II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边缘微渗漏值为(0.55±0.03)mm,参照组边缘微渗漏值为(1.39±0.07)mm,试验组较参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树脂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相比,瓷嵌体修复可改善牙齿微渗漏分级,减少边缘微渗漏值,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边缘微渗漏 牙体缺损 瓷嵌体 树脂嵌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产科护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产后抑郁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任务中,于产科内选取76例孕产妇参与研究,经调查研究后确认其均符合入组标准,并且为达成实验目的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8例,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通过产科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分娩时自然分娩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孕产妇实施相应的产科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避免产后抑郁,并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孕产妇 妊娠结局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院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参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折术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软骨肉瘤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前所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单纯接受CT检查,研究组中的30例在治疗前接受CT联合MRI检查。对比两组误诊漏诊情况、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病情最终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检查导致的纠纷情况、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误诊漏诊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病情最终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检查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检查方案及结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软骨肉瘤病变患者采用CT联合MRI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检查操作时间会明显延长,但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使诊断准确性提高,缩短病情确诊住院时间,使检查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提升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

  • 标签: 软骨肉瘤 不同级别 CT MRI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