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诊治的 80例 带状疱疹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4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 40例,采取 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痛以及心理状态。 结果 两组患者 护理前 VAS评分 对比, 组间对比, P>0.05;实验组护理后 VAS评分 ( 1.37±0.34)分 低于对照组( 3.16±0.38)分 ,组间对比, P<0.05; 两组患者 护理前 SAS、 SDS评分对比 , 组间对比, P>0.05;实验组护理后 SAS评分 ( 45.16±5.38)分、 SDS评分 ( 45.36±5.78)分 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 P<0.05。 结论 对 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减轻神经痛,改善心理状态,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个性化护理 神经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女性患者入选我院。用托特罗定酒石酸盐片治疗,观察组中 53名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资料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神经电刺激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脊柱脊髓损伤并接受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脊柱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新癀片联合艾盐热敷对降低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所致疼痛硬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8年 12月于本中心住院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患者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新癀片外敷联合温毛巾热敷,观察组给予新癀片外敷联合艾盐包热敷,比较两组注射部位疼痛、硬结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无疼痛 25例,发生疼痛 15例,疼痛发生率 37. 5% ;对照组无疼痛 15例,发生疼痛 25例,疼痛发生率 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硬结发生情况:观察组无硬结 36例,有硬结 4例,硬结发生率 10% ;对照组无硬结 30例,有硬结 l0例,硬结发生率 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新癀片联合艾盐包热敷对降低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所致疼痛硬结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疼痛,降低硬结发生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新癀片 艾盐包 热敷 鼠神经生长因子 肌肉注射 疼痛 硬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7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间,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每组各 3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以及护理满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合作学习结合点拨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42名神经外科护生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结合点拨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和理论考核成绩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学习态度评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和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体验评分、护理知识评分和合作能力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合作学习结合点拨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合作学习 点拨教学法 神经外科 护理教学 查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微信版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筛查中的有效性和便捷性。方法 采用微信版和纸质版的 SDS和 SAS量表对 284例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微信版 SDS和 SA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微信版 SDS和 SAS检测耗时明显少于纸质版 SDS和 SAS检测耗时。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抑郁和 /或焦虑障碍明显增多,使用基于微信平台的 SDS和 SAS量表测评,可以准确高效地筛查出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的抑郁和 /或焦虑障碍。

  • 标签: 微信 抑郁 焦虑 恶性肿瘤 心理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4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效果及神经功能。结果 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收治的85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为例,随机分组,即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静脉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加静脉自控镇痛。结果:观察组患者切皮后的血压变化值、心率变化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麻醉效果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为颅脑外伤患者施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间接受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选82例为调查对象,依据数字奇偶法纳为两组,即阶段式组(n=41)与参照组(n=41)。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阶段式组执行阶段式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较之于阶段式组,参照组护理后的NIHSS分值明显更高(P

  • 标签: 颅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阶段式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9S管理在提高神经内科病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4例神经内科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管理)和观察组42例(行9S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护士态度评分、护士行为评分、环境评分和设施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管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给予神经内科患者9S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病房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9S管理 神经内科 病房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脑梗死病患56例为此次观察对象,病例纳入时间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开展阿斯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开展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脑梗死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斯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 效果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每组20例,对比两组麻醉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各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0.5%浓度罗哌卡因应用在接受上肢手术治疗时通过超声引导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阻滞的患者中,麻醉起效时间短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浓度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喹硫平治疗神经内科阿尔茨海默病(AD)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进行AD治疗方案研究,将该病病例80例以治疗药物不同分组,对照组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以与喹硫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6周的BEHAVE-AD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AD 喹硫平 精神行为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2019年2月-2021年2月来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VAS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rTMS治疗NP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抑郁和焦虑,具有安全性、高效性和优越性,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针灸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效性 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瓣开颅显微镜术式和神经外科锁孔术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5月 -2019年 2月本院接诊的颅内肿瘤病患 68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 A、 B两组( n=34)。当中, A组接受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 B组接受骨瓣开颅显微镜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疗效,同时对各组的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 A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85.29%,比 B组的 61.76%高, P< 0.05。 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优于 B组, P< 0.05。结论:选择神经外科锁孔术,并将之用于颅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并且,此术式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与手术耗时短等优势,建议采纳。

  • 标签: 颅内肿瘤 骨瓣开颅 临床疗效 神经外科锁孔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火针加拔罐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 方法 将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0例给予洛芬待因口服 0.2g/ 次, 2 次 /d, 维生素 B1 口服, 10mg/ 次, 3 次 /d 。 两周 一个 疗程。治疗组 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火针加拔罐,两天一次, 口服血府逐瘀胶囊 , 6 粒 / 次, 2次 /天,两周 一个 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2%和 54%,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火针加拔罐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满意 ,安全性高 ,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火针加拔罐 血府逐瘀胶囊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中医护理中对脑出血患者的恢复作用进行研讨和研究。方法 选取 2015年 2月到 2017年 4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 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 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外加中医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干预 2周、 4周、 8周、 16周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肢体功能对比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观察组所采用的中医干预护理模式在对脑出血患者的各项恢复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内出血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疾病特点,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方面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病情平稳期的>60岁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时间选自2020年1-11月,总计80例。采取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护理后患者的康复状况。结果:以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以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护理效果,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性脑梗塞 护理满意度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尿毒症脑病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 2010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6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尿毒症脑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毒症脑病 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注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