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9例(76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回访6~12个月,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内压、中央前房深度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为短暂性的角膜水肿和前房纤维素渗出,未发生视网膜脱落、角膜内皮失代谢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的降低眼内压,改善患者的视力,且手术的安全性高。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不同术士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以经皮肾镜碎石术与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为操作方法,对比手术安全程度及术后组内并发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总用时(43.17±5.25)min、术中出血量(46.93±5.71)ml、术后出血量(28.74±5.11)ml、住院时间(5.36±0.62)d、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更具安全性。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后腹腔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胆道结石 腹腔镜 胆道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呼吸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2例呼吸衰竭经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脱机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42例患者均无感染,其中38(90.48%)例逐渐脱机,4(9.52%)例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机继续辅助治疗;42例患者中只有1例对护理不满意,因此护理满意度为97.62%。结论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采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脱机,加快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呼吸衰竭 气管切开 呼吸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脊肌萎缩症患儿住院时间长,院感发生率高。随着家庭呼吸机的广泛使用,经过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儿童可以选择家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本文主要介绍我院1例脊肌萎缩症带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儿的回归家庭培训计划,为家属提供一定的参考,并逐渐规范我院PICU的延续性护理。

  • 标签: 脊肌萎缩症 气切-机械通气 儿童 回归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记录随访患者术后5个月视力的恢复情况,对比治疗后总的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而且治疗效率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开展,可以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方法从2014年5月—11月在我科住院的孕产妇中,挑选低危、首次妊娠的初产妇252例进行自然分娩与传统接生的比较,将其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开率为46.03%,I度裂伤率13.50%,Ⅱ度裂伤率占0.79%;对照组会阴切开率为76.98%,I度裂伤率43.65%,Ⅱ度裂伤率2.38%;观察组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托肛接生法相比,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初产妇 会阴切开率 裂伤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组(MIPPO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ORIF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MIPPO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切口长度短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预后Johner-Wruhs分级优良率高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能够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22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110)和对照组(n=110),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集束化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和质量,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长期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呼吸道及肺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气管切开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频率比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同时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气管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危重患者气管切开采用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道情况,使肺部感染率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危重患者 气管切开 呼吸道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射精管切开(transurethralresectionofejaculatoryduct,TURED)联合精囊镜治疗顽固性血精的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09月期间我科收治10例顽固性血精患者,常规采用精液分析、经直肠超声检查及前列腺MRI对其进行诊断。10例顽固性血精患者均行经尿道射精管切开联合精囊镜治疗,术后随访2~10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0例患者随访2~10月后血精消失,随访期间无血精复发,没有发生尿失禁、直肠损伤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月发生急性附睾炎。结论经尿道射精管切开联合精囊镜手术成为治疗顽固性血精的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 精囊镜 血精 射精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气道应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脱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试验组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气道处理,给予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滴入液体湿化气道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和痰液黏稠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时间与置管时间。结果试验组刺激性咳嗽和痰液黏稠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护理时间和置管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气道应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脱机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氧气雾化 湿化气道 气管切开脱机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微创屋头加压螺钉与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对于髌骨横行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髌骨横型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取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的24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取得了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Lysholm评分为92.5±4.2分,对照组Lysholm评分为87.7±7.2分,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采取加压螺钉固定对于髌骨横型骨折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手术时间较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并且恢复时间较之切开手术更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创屋头加压螺钉 切开空心钉 张力带固定 髌骨横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层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5.83(23/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进食时间、术后达到全量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成功率高,明显改善围手术期状况,不良反应低。

  • 标签: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腔镜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在胆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两年内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进行观察与分析,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除一例患者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以外,其他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段,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中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 标签: 护理干预措施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血清t-PA、PAI-1影响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单治组与结合组,每组44例,比较治疗有效性。结果结合组术后三天、术后七天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合组术后IgM、IgA、IgG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改善患者免疫指标、调节患者血清t-PA、PAI-1的水平。

  • 标签: 天幕裂孔切开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