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切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97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切除术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围术期护理干预后,本组9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1±1.4)d,并发症发生率4.12%,经过6个月随访后未出现复发患者。结论对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与围术期安全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小肿物切除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异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法测氰化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与氟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巴比妥酸缩合成紫蓝色染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色度与氰化的含量成正比,在60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测定。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在氰化含量为0.1~2.O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A=0.278Mcw-(ug)-0.005,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45ug,平行实验RSD为1.06%~5.12%。加标回收率为95.9%~l0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异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法 氰化物 吸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本院健康体检和妇科门诊女性阴道分泌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方法对两组人员共1536份阴道分泌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和革兰染色检查后比对分析。结果门诊组和体检组阴道分泌的淋球菌感染率分别为5.9%和1.7%,滴虫感染率分别为11.1%和6.0%,真菌感染率分别为16.0%和12.5%,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12.2%和10.2%,混合感染率分别为9.2%和6.4%。1536例总体样本检出率为淋球菌3.6%,滴虫8.3%,真菌14.1%,线索细胞11.1%,混合感染7.6%。结论病原体在女性阴道中感染情况比较普遍,门诊人员感染率高于健康体检人员。阴道分泌检查是简单有效的妇科检查项目,在体检及门诊工作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清洁度 病原体 感染
  • 简介:摘要通过收集整理银杏叶提取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ADR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4例银杏叶提取致ADR涉及的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ADR类型和出现时间以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银杏叶提取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34例,女性略多与男性。所致不良反应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系统不良反应10例(29.41%),其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例(20.59%)。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银杏叶提取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对孕产妇四项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就诊的孕产妇5586例,分别在产前进行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5586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者648例(11.60%),丙肝抗体阳性者9例(0.16%),艾滋病病毒1/2抗体初筛阳性者1例(0.02%),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阳性者50例(0.90%),其中TRUST阳性者18例(0.32%)。结论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血清标志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源,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对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如今,从瓶装水到吸管杯等塑料制品公司,均在广告中将“不含双酚A(BPA)”作为安全指标大加宣扬。然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双酚A的替代物质双酚S(BPS)能加速胚胎发育进而扰乱生殖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运膜蛋白21(TMP21)和γ分泌酶复合之间的关系。方法抑制TMP21在淀粉样蛋白基因缺陷性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KO)中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转染组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水平,ELISA测定Aβ生成总量。结果TMP21和γ分泌酶复合组分共沉淀,转染组中TMP21表达水平显著减少,Aβ总量明显增多。结论TMP21存在于γ分泌酶复合中,可能作为γ分泌酶复合的辅因子在γ分泌酶裂解过程中起负调节作用。

  • 标签: 转运膜蛋白21 &gamma 分泌酶 &beta 淀粉样蛋白
  • 简介:摘要以冬凌草甲素为印迹分子,4-乙烯苯硼酸为功能单体,采用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本体聚合制备了冬凌草甲素可逆共价印迹聚合。研究表明聚合平衡吸附量达到74.42μmol·g-1,具有吸附速度快且特异识别能力。

  • 标签: 冬凌草甲素 顺式二醇 分子印迹 可逆共价 固相萃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60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60例行常规乳腺肿切除手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比较(t=12.373,P=0.000),术中出血量比较(t=40.173,P=0.000),切口长度比较(t=94.416,P=0.000),瘢痕长度比较(t=17.317,P=0.000),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t=6.704,P=0.000),术后住院时间比较(t=7.384,P=0.000),均差异显著;②研究组术后乳房内血肿发生率(χ2=4.324,P=0.038),乳房形态改变发生率(χ2=4.386,P=0.036),肿残留发生率(χ2=4.386,P=0.036),均低于对照组;③研究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1.67%)(χ2=6.988,P=0.008)。结论良性乳腺肿治疗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但也需高度关注乳房内血肿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以改善预后。

  • 标签: 良性乳腺肿物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手术 并发症 乳房内血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电凝抢救大气道阻塞窒息是我科近来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高频电切电凝对气管、支气管腔内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而造成窒息解除阻塞,病情急重,其中的麻醉护理配合很重要。以前我们采用单纯雾化麻醉,时间长,病人易引起剧烈咳嗽,医生操作不顺利。现我们采取传统组与实验组比较,传统组单纯雾化麻醉,实验组采用联合表麻,用咽部喷雾法加局部注麻药,此法麻醉效果快而好,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不能平卧的可半卧,病人咳嗽轻微或无,医生操作顺利,检查成功率高。

  • 标签: 联合表麻 气管镜 电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联合多种肿瘤标志检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观察组对象为50例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对象为5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结果经检测后显示,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EA+CA125检测准确性最高,CEA+CA125+CA199灵敏度最高。结论通过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检查,有助于肺癌患者的早期确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诊疗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患者划分到研究组,并列举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状况。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从SCC-Ag、Pro-GRP、NSE、CEA等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肿瘤患者生物标志检验上可考虑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此测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上提供一定合理、科学依据。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RP-UPLC)测定黄芪提取中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方法。方法使用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7.5min,乙腈5%→80%),流速为0.4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在该条件下,黄芪提取中的四种黄酮类成分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0.02mg/ml(r=0.9998)、0.0041~0.082mg/ml(r=0.9994)、0.0004~0.008mg/ml(r=0.9995)和0.014~0.28mg/ml(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8%(RSD=2.3%)、102.8%(RSD=3.0%)、98.8%(RSD=2.1%)和97.1%(RSD=2.7%)。结论该方法快速简捷、结果准确稳定,适合于黄芪提取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黄芪提取物 RP-UPLC 黄酮 毛蕊异黄酮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芒柄花素 芒柄花苷
  • 简介:摘要N—亚硝基化合是一广谱致癌,其前体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人类与之接触十分频繁。本文从N—亚硝基化合的来源出发,对其性质、毒理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其风险性,旨在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正确认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 标签: 食品 N&mdash 亚硝基化合物 风险评估 安全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确诊为妇科疾病的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尿液采集方式实施检查,观察组在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后,实施尿液采集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液采集与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检出率和红细胞检出率,蛋白质检出率和上皮细胞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阴道分泌进行尿常规检查,会千扰检查结果,因此,临床在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做好必要的措施防止阴道分泌流出。

  • 标签: 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几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1日到2016年09月30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急性发作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日本东芝TBA―40FR型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I进行检测分析,脑利钠肽前体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分析检测的结果。结果脑利钠肽前体诊断灵敏度明显比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脑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红蛋白等标志,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都和疾病治疗、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心肌损伤 生化标记物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钦州地区受检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423疑诊患者标本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423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966例,阳性率为44.44%,男309例(6.98%),女1657例(37.46%)其中单纯Uu感染为1337例(68%),单纯Mh感染为75例(3.8%),Uu和Mh混合感染为554例(28.2%)。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9%、78%、77%、69%。结论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率高于人型支原体(Mh),支原体阳性患者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有较强的敏感率,对甲砜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药敏结果有助于临床用于筛选药物,指导合理用药。

  • 标签: 支原体 解脲脲体(Uu) 人型支原体(Mh) 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