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3

对比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易介芬向定蓉

(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1934)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几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1日到2016年09月30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急性发作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日本东芝TBA―40FR型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I进行检测分析,脑利钠肽前体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分析检测的结果。结果:脑利钠肽前体诊断灵敏度明显比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脑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红蛋白等标志物,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都和疾病治疗、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053-02

【Abstract】ObjectiveThevalueofbiochemicalmarkersofmyocardialinjurywereanalyzed.MethodsRandomlyselectedduringSeptember1st,2015toSeptember30st,2016inourhospitalofCardiologyandpoliticianswithacuteattackin70cases,allpatientsweretreatedbyTBA―40FRautomaticbiochemicalanalyzer,inpatientswiththebloodofthesametypeofmyoglobin,creatinekinaseisoenzymeandcardiactroponinIindetection,brainnatriureticpeptideswasanalyzedbyFluorescent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y,detectionandanalysisoftheresults.ResultsBrainnatriureticpeptideprecursordiagnosticsensitivitysignificantlythanthatofcreatinekinaseisoenzyme,cardiactroponinIandmyoglobinishigh.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compared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myocardialinjuryinpatientswithserumhomocysteine,creatinekinaseandcardiactroponinIandmyoglobinmarkersbeforeandaftertreatment,changesindifferentperiods,andthetreatmentofdiseas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arecloselyrelated.

【Keywords】Myocardialinjury;Biochemicalmarker;Test

对心肌损伤患者脑利钠肽前体(pro-BNP)、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生化标记物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确定患者的心肌损伤疾病类型,对疾病预后与治疗都有着重要价值[1]。基于此,本文以2015年09月1日到2016年09月30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急性发作患者7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着重分析了几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应用的价值,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临床的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09月1日到2016年09月30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急性发作患者70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段在47~8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2.17)岁。临床确诊为典型心肌损伤的患者,22例为急性的心肌梗死、29例为心力衰竭、19例为心肌炎。全部患者都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确定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主要指的是:在发病6~9小时,患者血液中增高并且持续了数天,同时对于心肌损伤有着较高特异性与敏感性的生化类标志物。临床上认为发病以后出现比较早、灵敏度比较高与特异性比较强,同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属于心肌损伤的标志物确定标准。

1.3采血的处理

在全部患者入院24~48小时以内,需要根据要求提取患者静脉血,抽取3毫升非抗凝血,在分离以后通过血清进行测定。

1.4仪器与试剂的使用

日本东芝TBA―4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肌红蛋白试剂(生产于浙江东欧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肌酸激酶同工酶试剂(生产于浙江东欧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心肌肌钙蛋白I试剂(生产于浙江东欧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脑利钠肽前体:荧光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主要操作如下:把检测系统置于洁净处;确定IC卡和试剂盒批号相匹配,同时把IC卡置于仪器的读卡区,对信息进行读取;将测试卡中的内包装放置室温下;将测试卡的内包装打开,把测试卡取出,同时标记相关样本,防止发生混淆,在样本的稀释液中添加100ul血清,摇匀以后,提取100ul加到测试卡样本孔之中,全血取150ul放到样本的稀释液中,摇匀以后加150ul到测试卡样本孔之中;在加入样本以后,点击荧光免疫分析仪上的开始测试,在室温下反应十分钟,把测试卡放到荧光免疫分析仪测试的卡槽之中,自动进行测试,然后打印测试报告。

1.5统计与分析数据的方式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都采取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来处理,计量资料主要通过(x-±s)来表示,同时应用t来检验数据。同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来表示,然后通过χ2来检验数据,如果各项数据之间具备统计学相关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分析几种生化标记物诊断的灵敏度

脑利钠肽前体诊断灵敏度明显比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大多数心肌损伤标志物,都是因为组织分布不同、分子生物的特性与分子结构等,导致血管疾病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差异。在心肌损伤患者诊断中,标记物有着预后估计、诊断与危险分析价值,对于治疗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脑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红蛋白是典型的生化标记物[2]。本次研究显示,脑利钠肽前体诊断灵敏度明显比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在发生急性的心肌梗死以后0.5~2小时,肌红蛋白逐渐升高,在6~9小时达到高峰,24~36小时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在心肌损伤发病4~8小时以后,肌酸激酶同工酶逐渐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在心肌梗死发生4~6小时以后,心肌肌钙蛋白I释放入血液中,持续了3~7小时。肌红蛋白的应用比较广,然而特异性相对较差;脑利钠肽前体能够在早期冠心病患者中检出,对于冠心病治疗与预防有着重要意义。心肌肌钙蛋白I诊断的窗口期相对较差,跟踪性比较好,特异性较高。

3.1脑利钠肽前体的特点

正常人血浆的BNP浓度在100pg/mL左右,如果pro-BNP的血容量增多与压力负荷加大,会影响到脑利钠肽前体浓度,尤其是N末端的pro-BNP,既可以当做心肌损伤患者的心脏功能评价标准,又可以当做诊断辅助的指标。国内外的文献中报道,心肌损伤患者血浆中pro-BNP的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诊断与预后判断之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脑利钠肽前体分泌增加一般集中于非梗死和梗死区域的交界边缘地带,这个位置室壁的机械张力相对较大,所以脑利钠肽前体可以准确反映出梗死局部的室壁张力变化,但是张力又会因为心肌机械的应力、梗死面积与左室的形态改变等因素而受到影响。在大多数报告中指出,对心肌梗死以后左室的重构进程而言,血浆中BNP的测定属于有效、简便与准确生化类指标,因为在临床超声心动图与临床表现中,左室重构不容易被发现,脑利钠肽前体测定对心肌梗死以后危险度的分级,有着较好的作用,脑利钠肽前体属于心衰患者的预后关键性标志物,就理论方面而言,血浆中脑利钠肽前体存活率与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临床上已经把脑利钠肽前体当做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的指标,同时纳入到心力衰竭诊断准则与诊断指南之中[3]。

3.2心肌肌钙蛋白I的特点

心肌肌钙蛋白I属于心脏肌的一种钙蛋白化合物,属于心肌特异抗原,主要存在骨骼肌与心肌中,一旦心肌缺氧缺血,出现变性的坏死,就会进入到细胞的间质组织中,对于心肌损伤特异性与敏感度比较高,是临床上心肌损伤诊断的最好标记物。在急性的心肌梗死4~6小时以后可以释放入血液,达到诊断的判定值,并且可以持续3~7天[4]。

3.3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特点

一般在心肌损伤发生4~8小时后,肌酸激酶同工酶会升高,在12~24小时达到峰值,目前,肌酸激酶同工酶视心肌损伤诊断中应用比较广的一个指标,一般存在心肌中,可以充分反映出心肌损伤的情况。伴随现代的分析技术发展,肌酸激酶同工酶诊断价值与准确性也不断地提高,能够灵敏的、更早地反映出心肌损伤的情况,同时能够对梗死范围进行预估。

3.4肌红蛋白的特点

肌红蛋白属于最早可测出心肌损伤的标记物,在心肌损伤发生0.5~2小时,肌红蛋白会不断升高,在6~9小时达到高峰,在24~36小时恢复正常,预测值高达100%。但是肌红蛋白也存在很多缺点,具体如下:窗口期比较短、特异性比较差。肌红蛋白为首个用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非酶类蛋白,同时是高敏感性、非特异性的诊断指标之一,肌红蛋白属于横纹肌组织中特有的蛋白质之一,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比较低,而心肌损伤的患者血清中含量比较高。

综上,在心脏疾病诊断中,血清的心肌标志物可以作为评估标准,通常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脑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红蛋白等标志物,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都表明其和疾病治疗、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袁立新,邹丽敏.浅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5种常见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36-37.

[2]陈敦雁,阙厦丹.浅论对心肌损伤患者进行5种常见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5,21(14):59-60.

[3]吴宁.心肌损伤标记物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3(24):50-51.

[4]周发展,武君,宋兆峰,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对介入术相关心肌损伤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0(05):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