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我院精神内科确诊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组为干预组、普通组,各50例。普通组患者提供常规药物及日常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以及宣讲基本知识。干预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不同护理后康复指标及精神病症状严重评分比较显示经完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常规干预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干预组护理后满意度100%显著优于普通组90.0%(P<0.001)。结论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并消除患者各类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不断调整自我状态,减轻疾病症状减轻、推迟及防止精神及机体衰老,改善疾病预后,恢复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分析及治疗 护理干预 影响与重要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我院治疗的8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西药结合中药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且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还促进了药物在患者机体中的吸收,降低复发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老年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住我科28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A组进行有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B组进行无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24hA组呼吸频率、心率下降,PaO2上升,PaCO2下降,B组心率有所下降,PaO2有所上升,PaCO2有所下降,B组明显不如A组。A组14例患者12例好转出院或转入普通病房,2例死亡,死亡率14.28%。B组中有3例因病情变化改为气管插管,死亡6例,死亡率42.85%。结论无创与有创通气在使用时用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对抢救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应首先使用有创通气,迅速、显著的缓解患者的动脉血气结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呼吸衰竭 肺心病 抢救 人工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胸外科食管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58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观察组经临床路径护理,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与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胸外科食管癌手术中应用可极大程度满足病人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可有效规范患者护理工作,提高团队工作效率,促进护理工作科学发展。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胸外科 食管癌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公司工业拟建的X射线探伤室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屏蔽厚度设计的评价,为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及相关国家标准,用X射线探伤室屏蔽厚度的计算方法,对探伤室的屏蔽厚度进行计算与评价。结果屏蔽设计方案的屏蔽厚度符合辐射防护要求。结论评价工业X射线探伤室设计的屏蔽厚度,应根据辐射源情况选用合适的公式计算,还需按放射工作人员区及公众人员区进行区别计算。

  • 标签: X射线 探伤 屏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以建立最佳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现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和康复训练技能、满意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保证护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可以显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100例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做系统管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早产儿纠正月龄后进行新生儿行为检测和早期干预,纠正月龄3个月后进行发育评估和神经筛查,对照组在纠正月龄3个月后直接进行发育评估和神经筛查,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神经系统检查异常项目各项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的项目各项检出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操作简单、安全性强,能早期发现神经发育偏离的早产儿,有助于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

  • 标签: 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 早期干预 儿科保健门诊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2012年到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患者,对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骨折愈合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例患者6周内骨折愈合,12例患者7周内愈合,10例患者8周内愈合。患者完成手术后的Irrgang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具有较小创伤、对骨块有着较小干扰、可靠固定、加快功能恢复等优势,在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 关节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对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CHR)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对56例CHR患者应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并通过鼻声反射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后,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黏膜收缩前及收缩后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鼻阻力(NR)鼻黏膜收缩前及收缩后的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是治疗中度及重度CHR的理想治疗方法;同时鼻声反射也是评价CHR治疗效果的有效技术,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声反射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 慢性肥厚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局部通风排毒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作业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按照规定方法测定风管风速、罩口风速、作业场所空气铅浓度。结果总风管风速26.3m/s~28.6m/s,罩口风速0.59±0.09m/s~1.16±0.26m/s,控制风速0.20~0.50m/s,空气铅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002~0.017mg/m3。结论局部通风排毒系统运行尚可,但风管安装存在一定的缺陷。

  • 标签: 铅危害 通风排毒 卫生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收治的12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60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实验室的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28.9±9.8VS37.8±14.8)、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和不良反应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更为显著,应得到肯定与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实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期良性肿瘤在电子结肠镜下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2月经相关检查确诊的大肠早期良性肿瘤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行电子结肠镜粘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检查发现病变切除率均达到100%,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粘膜切除术对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子结肠镜 粘膜切除术 大肠早期良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针灸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早期开展运动疗法和针灸方法,以此改善残存运动功能,诱导患儿正常运动发育,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 标签: 运动疗法 针灸 小儿脑性瘫痪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晨服和晚服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共168例高血压患者分成晨服和夜服组,各为79例患者,治疗后观察SBP/DBP、dSBP/DBP和nSBP/DBP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部分患者由非杓型高血压改变为杓型高血压。而晨服组为19例,占24.1%;夜服组为51例,占64.6%,两组治疗后,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两组患者在SBP和DBP上进行对比分析,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替米沙坦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显著降低高血压,达到保护人体器官等方面的作用,可帮助患者改善夜晚血压起伏,减少非杓型血压患者的例数,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替米沙坦 晨服 晚服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芪参益气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芪参益气汤,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LVEF、BNP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BNP的下降、LVEF升高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P<0.05)。结论自拟芪参益气汤具有明显的保护心功能的效果,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自拟芪参益气汤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从2007年07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1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所入选病例分为疏血通治疗组17例(A组)、奥扎格雷治疗组17例(B组)、疏血通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组17例(C组),治疗周期均为两周,治疗时均同时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并配合针灸理疗等治疗手段。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C组在总有效率方面疗效显著,与A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变化评分方面与A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两周后复查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疏血通 奥扎格雷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与手法复位(CMR)治疗踝关节骨折(AF)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本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接诊的98例AF患者,其中Lange-Hansen分型II型30例,III型36例,IV型32例。对其中49例患者采取ORIF治疗,为ORIF组;对另外49例患者采取CMR治疗,为CMR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X片Leeds评分,4、6、12周骨折指端骨痂生长情况和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两组疗效相比,ORIF组II度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100.0%(16/16),CMR组为92.9%(13/14),ORIF组III度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82.4%(14/17),CMR组为57.9%(11/19),ORIF组IV度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75.0%(12/16),CMR组为43.8%(7/16),两组II度损伤患者疗效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III-IV度损伤患者疗效相比,ORIF组明显优于CMR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IF组4、6、12周骨痂生长评分明显低于CM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R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分别为(11.2±2.4)d和(5346.5±439.3)元,而ORIF组为(17.4±4.1)d和(16352.4±1252.3)元,CMR组明显少于ORIF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R治疗AF,骨痂生长情况好,且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更少,但ORIF治疗时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更优,需要根据患者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法复位 踝关节骨折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知己量化健康管理在提高高校高血压高危人群知、信、行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血压高危教工120例,对其进行知己量化健康管理,为期一年,管理后,对比分析该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高血压疾病了解程度、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等指标,综合评价管理效果。结果采用知己量化健康管理后,高血压高危人群对疾病知晓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采取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来有效控制血压,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己量化健康管理可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知、信、行水平,血压控制效果好,可大大降低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高危人群健康水平。

  • 标签: 知己量化健康管理 高血压 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效果,以指导抗病毒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降低艾滋病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方法收集我单位32例治疗满1年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1年后,所有病例病毒载量均在检测水平以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获得不同程度提升,治疗期间无新发艾滋病相关性机会性感染;治疗期间发生头晕不良反应29例。结论在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提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极大程度降低了艾滋病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CD4+T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