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用酶联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redcellimmuneadherenceRCIA)活性及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ciculatingimmunecompleCIC)水平的测定方法。并测定42例正常人和28例病症患者。结果正常对照组RCIA活性为4.56±0.35ngAHC/10RBC。实验组为2.74±0.40,P<0.001,对照组CIC水平为4.28±0.23ngAHG/10RBC,实验组为3.12±0.22,P<0.001.本研究初步证实用酶联法测定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可靠,定量准确,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酶联法 RCIA活性 RBC膜CIC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结肠镜检以及CT、PET-CT影像学检查。根治性切除仍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几乎半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存在肿瘤复发以及转移的问题。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是从原发肿瘤灶或者转移肿瘤灶中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脱落的肿瘤细胞在形态、分子、基因等特征上与其他正常细胞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运用特定检测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CTC数目,能够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有效预测肿瘤进展以及肿瘤转移情况,评估肿瘤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推断肿瘤患者预后。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新的CTC检测技术以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应用自行研制的脊髓升白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以猪脊髓为主,“以髓补髓”,配合其他10余味中药组成脊髓升白汤(治疗组),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32例,对照组口服鲨肝醇、利血生治疗30例。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53.33%,P<0.01),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乏力、眩晕、纳差症状消失率治疗组分别为81.25%、92.3%、87.5%,对照组分别为20%、53.33%、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 标签: 肿瘤/药物疗法 白细胞减少/并发症 白细胞减少/中药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汤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芪升白汤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肿瘤中晚期患者经1-2个疗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并经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的病人80例,预期生存期均超过3个月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参芪升白汤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地榆升白片治疗,均以15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观察期内未再行化疗或放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升白汤对于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明显升高白细胞、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 标签: 参芪升白汤 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在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BC-AP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血液肿瘤白血病细胞14种抗原标记,结合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对血液肿瘤白血病进行诊断及分型。结果58例初发血液肿瘤白血病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7例(45.0%),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8例(30.0%),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5例(8.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10.0%),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例(3.3%),慢粒急淋变(CML-ALL变)2例(3.3%)。结论血液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白血病细胞抗原,为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卵巢肿瘤的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40例患者的就医资料,对所有患者均予以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诊断,对比联合诊断与单纯冷冻切片诊断结果。结果: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确诊率(X2=4.2546,P=0.0007)高于单纯冷冻切片诊断,P<0.05。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诊断性索间质细胞来源(X2=2.3658,P=0.0421)、体腔上皮来源(X2=3.2452,P=0.0314)、生殖细胞来源(X2=3.1023,P=0.0322)、其他来源(X2=4.2533,P=0.0127)均高于单纯冷冻切片诊断,P<0.05。结论: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可提高卵巢肿瘤疾病的病理诊断确诊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冷冻切片 细胞学涂片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石蜡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冷冻切片和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效的病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近五年内各类卵巢肿瘤患者的冷冻切片和细胞学涂片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1. 冷冻切片和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冷冻切片在诊断准确性方面略高于细胞学涂片。2. 冷冻切片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肿瘤的良恶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3. 冷冻切片和细胞学涂片在漏诊率和误诊率方面无明显差异。4. 患者预后与冷冻切片和细胞学涂片的诊断结果密切相关,准确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冷冻切片和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冷冻切片在诊断准确性方面略占优势。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卵巢肿瘤病理诊断的有效手段,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病理诊断 卵巢肿瘤 冷冻切片
  • 简介:1988年以来,我省各地广泛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灭鼠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至1995年底,全省11个省辖市,所有的县级市城区及大部分县城镇区的鼠密度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由于我省气候温和,食源丰富,地理环境复

  • 标签: 灭鼠达标 家鼠密度 对策研 江苏省 国家标准 鼠夹法
  • 简介:绍兴市区位于浙北平原、市域中部偏北,为越城区所辖,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34.5km2.现有6个街道,66个社区,常住人口25.5万,流动人口近8万.企事业单位(个体)4768家,其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859家,占59.95%.年平均气温16.4℃,年降雨量约1443.4mm,常年气候温和湿润.

  • 标签: 绍兴市 灭蟑达标成果 技术措施 蟑螂密度监测
  • 简介:近年来,由于卫生杀虫剂广泛而大量使用,已使德国小蠊对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产生了严重抗性。而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的毒理机制、靶标部位、解毒酶系存在差别,两药混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笔者在某宾馆使用48%毒死蜱乳油和10%奋斗呐悬浮剂复配后进行了现场防治德国小蠊的效果观察。

  • 标签: 德国小蠊 复配剂 灭效观察 拟除虫菊酯 有机磷杀虫剂 卫生杀虫剂
  • 简介:阳新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以湖沼型为主,兼有山丘型[1]。本研究黑膜覆盖加碳酸氢胺、四聚乙醛悬浮剂和颗粒剂、氯硝柳胺等药品进行螺效果试验观察[2],旨在探索适合湖沼地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螺方法,在保证螺效果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现将我们于2012年10~11月,在阳新县富河有螺河滩进行的'黑膜覆盖法'螺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地区黑 法灭 湖沼地区
  • 简介:本文结果表明,FS—1型杀虫剂对住区蝇类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三个现场试验区按20ml/m~2剂量处理1~28天,结果蝇密度下降率为85.97~100%。RPI值为0.037~0.056。

  • 标签: FS—1型杀虫剂 住区蝇类 下降率 密度指数
  • 简介:目的测试武汉市PCO行业常用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方法在实验室用Φ10cm、Φ30cm玻璃罐和70cm×70cm×70cm玻璃方柜做取食实验,测试9种蟑胶饵对德国小蠊药效。结果用Φ10cm玻璃容器测试,1、3、5、7、9号毒杀率为100%,8号毒杀率仅为75.5%,其他均高于90.0%;Φ30cm玻璃容器测试,1、3、5、7号毒杀率为100%,8号仅为74.3%,其他均高于85.5%;用70cm×70cm×70cm玻璃容器测试,1、3、6、7号毒杀率接近100%,4号毒杀率仅为79.4%。结论9种蟑胶饵均有较好的蟑效果,在以德国小蠊为主的场所选用蟑胶饵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灭蟑胶饵 德国小蠊 药效
  • 简介:目的残杀威(Propoxur)应用于宾馆蟑方法及药效的探讨.方法使用美国Model2600型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洒20%残杀威乳油.结果应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充分发挥残杀威乳油对德国小蠊的杀灭作用,施药3次30d后效高达98%.结论20%残杀威乳油应用于现场对德国小蠊具有较好的快速杀灭作用,轮换用药对德国小蠊抗性的升高和缓解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残杀威 德国小蠊 灭效 效观察 杀灭作用 灭蟑方法
  • 简介:摘要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定性(尤其恶性肿瘤)诊断起到决定性作用,是临床上对肺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取材的最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是在CT及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其简单易行安全可靠。CT无论在影像学诊断以及在穿刺活检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彩超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型病变有优势,对于距胸壁较近病灶,超声可获得与CT相似的横断面层像,彩色B超能对整个过程作全程监控,并清晰显示病灶内血管分布,结合CT图像资料对预知风险及并发症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一般选用16G穿刺针,成功率高,并发症低。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和针道出血。病变与胸膜的距离和病变的大小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另外胸膜穿刺次数与气胸发生率正相关。为减少穿刺次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同轴套管型自动活检枪,采用同轴套管型自动活检枪进行穿刺活检,在套管针进行一次穿刺后,活检枪在套管内反复取材,既满足多次活检增加取材成功率,又减少了穿刺的次数,降低了气胸的发生率。目前采用活检针退出过程中向针道中注入生理盐水及采用穿刺位点位于下部的姿势进行穿刺可减少气胸的发生。对于囊性病变或空洞性病变及存在血管炎的患者更应警惕,只要进针避开大血管,进针和拔针时让患者暂时停止呼吸,避免划破胸膜,就不会发生气胸及意外出血。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效果临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膀胱肿瘤,术后给予化疗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并对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24个月的随访。结果手术时间较短在20min~60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35.5±10)min,46例患者均未发生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临床并发症。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患者术后留置三腔尿管时间在5d~7d之间。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损伤小、可多次手术,避免了多次进行开放性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同时可保留膀胱功能,极大地减少了膀胱肿瘤患者的痛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2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围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手术耐受性、癌因性疲乏、舒适度及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恶性肿瘤期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缓解不良情绪。

  • 标签: 甲状腺恶性肿瘤癌 围术期 系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卵巢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技巧及卵巢良性肿瘤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有手术指征且直径<10厘米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9例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需要保留子宫,同期类似病例49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及镇痛剂的使用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切除具有简单、微创、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较为理想的式。但其适用范围局限,临床医生应据自己的经验和适应证选择适合患者的式。

  • 标签: 卵巢良性肿瘤 经阴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名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和精神状态得到较好的保护,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

  • 标签: 脑肿瘤 围术期 优质护理 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