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方英(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昆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4期
  • 机构:例1孕妇,23岁,孕14周,第一次行产前检查,超声显示:妊娠子宫,宫内见1胎儿回声,双顶径27mm,股骨长径10mm,羊水深35mm,透声好,胎心率166次/分,胎盘厚度22m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0级,胎儿颈背部见一45×46×38mm的无回声团块,内见多条分隔光带,胎儿头颅及躯干周围均见低回声包绕(图1),超声诊断:1.宫内妊娠,单胎存活;2.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伴胎儿水肿。经引产后尸检证实。例2孕妇,26岁,孕36周行孕期常规超声检查,B超所见:胎儿头位,双顶径89mm,股骨长径64mm,羊水指数119mm,胎心率142次/分,胎盘厚度36mm,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Ⅱ级,于胎儿颈背部见35×23×38mm的无回声团块,内未见分隔光带(图2),超声诊断:1.宫内妊娠,单胎存活;2.胎儿颈背部淋巴水囊瘤。产后手术证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布替尼维持治疗原发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对20例行奥布替尼维持治疗的原发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干预,确保治疗的按时进行及疗效。结果:一线、二线及三线化疗有效率分别为66.7%,66.7%和50.0%。20例患者72h奥布替尼浓度均降至安全范围。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中重度血小板减少、重度血红蛋白降低、轻中度肝功能损害及中度口腔溃疡,经干预均得到缓解。结论:基于奥布替尼方案的维持治疗在老年或体弱CNSL患者中是安全且有效的,可以有效延长其PFS,是一种新的维持治疗选择。

  • 标签: 奥布替尼维持治疗 中枢神经 淋巴瘤
  • 简介:摘要对1例婴儿颈部淋巴手术前后的护理的总结。手术前给予皮肤、呼吸道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24h持续心电监护,保持气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及切口情况,做好预防感染。经过15天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 标签: 婴儿 颈部淋巴管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肠淋巴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报道一例发生在小肠的病例,从临床病理及鉴别诊断方面进行探讨。结果组织学与软组织淋巴一致,免疫组化D2-40,F8,CD31,CD34阳性。结论小肠淋巴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渐进性不完全肠梗阻.手术切除可治愈.

  • 标签: 小肠 淋巴管瘤 海绵状淋巴管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患者的护理方法,以降低甲氨蝶呤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方法总结了一例被两次误诊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患者行多疗程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护理经验。结果患者顺利完成多疗程化疗后效果显著,无口腔会阴溃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经过严密规范的用药护理、按时按量亚叶酸钙的解救、口腔会阴部溃疡的防护以及饮食护理等措施,大大减轻了甲氨蝶呤的毒副作用,保证了大剂量甲氨蝶呤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疗效。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大剂量甲氨蝶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囊性淋巴的CT诊断价值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腹膜后囊性淋巴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特征、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的资料。结果4例患者术前CT均诊断为囊性淋巴,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囊性淋巴。术后7d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6年均无复发。结论CT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整个囊壁是治疗及预防术后复发的最好方法。

  • 标签: 腹膜后 囊性淋巴管瘤 CT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胎儿淋巴水囊又叫水囊状淋巴淋巴管水囊肿,是胎儿淋巴系统发育异常,淋巴回流障碍,导致颈部、上肢等局部水肿,也常出现全身水肿。常位于头、颈的背侧、表现为厚壁囊肿,其内部多有由颈部结缔组织构成的粗隔,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淋巴,如毛细淋巴等,可发生于颈前、胸壁、上臂等部位皮下。此类异常多为染色体异常的综合表现之一[1]。超声检查是目前检出胎儿淋巴水囊的最有效的手段,淋巴水囊在围产期病死率较高,故及时检出该病对临床处理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将本院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胎儿左上肢、左胸腹部淋巴水囊1例报道如下,进行病例讨论。

  • 标签: 超声诊断 左上肢 左侧胸腹部淋巴水囊瘤 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毒品注射导致的股动脉假性动脉术后淋巴液漏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0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毒品注射导致的腹股沟股动脉假性动脉,术后淋巴液漏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3─46岁,平均32岁。毒品注射导致腹股沟股动脉假性动脉,急诊手术34例,淋巴液漏9例,择期手术22例,淋巴液漏3例。切口逐层缝合,术后均采用半管引流,抗感染及加强营养治疗综合治疗。结果术后共发生淋巴液漏12例,经处理后术口均延期愈合,经随访,无再感染及渗出。结论术中操作精细、避免横向切口、减少损伤淋巴结、避免使用电刀,术中切开部位使用缝扎及逐层缝合,术后引流充分、抗感染、加强营养及减少负重活动。

  • 标签: 毒品 股动脉 假性动脉瘤 淋巴液漏 治疗
  • 作者: 宝秀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在诊断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的临床价值。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产前超声检出的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20例。分析所有病例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发生时间、合并异常。结果:20例中有分隔水囊瘤17例,无分隔水囊瘤3例,均发生于颈部,1例为宫内死胎,15%为单纯囊肿,85%合并其他畸形。结论: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常伴其他畸形,产前高分辨超声能较早、较准确的诊断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超声检查对本病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 简介:患者,女,13岁。因双膝关节疼痛伴发热9mo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行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给予CDOP方案化疗两个疗程完全缓解,继而先后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2次、鞘内注射6次预防脑膜白血病。但患者2mo后双膝关节疼痛复发,无法站立行走。复查骨髓象仍呈白血病完全缓解状态,无异常浆细胞,血常规、血钙未见异常。但X线双下肢检查与初诊时无改善,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双膝关节疼痛 大剂量甲氨蝶呤 DOP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恶性黑色素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安宁疗护实践,通过使用安宁疗护技术使其患儿的疼痛得到缓解、心理支持及精神抚慰,优化护理流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安宁疗护 护理
  • 简介:摘要某种原因导致圆窗膜、卵圆窗膜、内耳和中耳间隙破裂,使外淋巴液漏到中耳,表现出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平衡失调等耳蜗和前庭症状的疾病,称为外淋巴瘘。目的讨论外淋巴瘘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保守疗法头抬高30度保持绝对安静几日,避免屏气用力、咳嗽、呕吐等,禁止咽鼓管通气,否则加重眩晕发生。总之安静期避免改变中耳内压力的检查和处置。手术治疗是为了达到改善听力,解除眩晕,预防脑膜炎的目的。保守疗法无效后应行鼓室探查术,确诊外淋巴瘘后行瘘孔修补术。手术处置后,仍有前庭症状者,可行迷路破坏术、前庭神经切断术。

  • 标签: 外淋巴瘘 治疗
  • 简介:摘要淋巴结分布于全身,包括体表和深部淋巴结结核,为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有研究统计,本病居肺外结核病的首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以颈部淋巴结最多(各约68%和90%),其次为腋下(各约10%和15%)。深部淋巴结包括胸腔、腹腔和盆腔。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逐渐增多,腹内淋巴结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脏器结核,其误诊率较高,常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淋巴结分布于全身,包括体表和深部淋巴结结核,为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有研究统计,本病居肺外结核病的首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以颈部淋巴结最多(各约68%和90%),其次为腋下(各约10%和15%)。深部淋巴结包括胸腔、腹腔和盆腔。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逐渐增多,腹内淋巴结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脏器结核,其误诊率较高,常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水肿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淋巴水肿护理工作过程,对手术后的心理护理以及手术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加强功能训练,坚持持续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病情。

  • 标签: 淋巴水肿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