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龙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的方法和要求,从2001年开始对辖区内的4所县级医疗单位、14所乡(镇)级卫生院、86个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和4个校医室等不同规模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十年的动态监测。结果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医务人员手、器械表面、操作台面、室内空气等各种样品共3267件,合格3000件,平均合格率为91.8%;县乡村三级医疗单位的综合合格率依次为94.1%、91.7%和88.0%,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5类监测样品中合格率最高的是操作台面(95.5%),最低的是空气中的细菌含量(64.1%)。结论云龙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不平衡,消毒合格率一般,乡村级医疗单位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应加强医疗单位消毒质量管理,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提高医疗单位消毒合格率,有效防止医院感染。

  • 标签: 医疗单位 消毒效果 监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和掌握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以便在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实施更有效的干预,2007年2月5日~10日进行了本次调查。

  • 标签: 艾滋病 健康教育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计划生育服务站(以下简称计生站)医护人员常见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使计生站医护人员得到更好的防护。方法找出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护。结果对计生站常见职业危害的防护能力明显提高,减少了危害因素造成的伤害。结论重视计生站医护人员在工作环境中所受的伤害,并采取有效职业防护,是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县计生站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博罗麻疹流行状况,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博罗2000~2004年麻疹报告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2000~2004年博罗麻疹报告病例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0/10万.麻疹病例呈高度散发,2~6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5岁的病例有65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9.04%;全部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30例,占41.10%;免疫史不详的39例,占53.24%.结论博罗麻疹发病呈散发状态.今后应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建立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我县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动向,将我县2001.2006.2011年3~7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我县男、女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3项都显著较低;2006年3项指标都已明显好转;到2011年3项指标都已达到较高水平。表明2001—2011的10年中我县3~7岁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较快,处于明显加速增长的时期。为了保证我县3~7岁儿童体格进一步健康发展,在今后的科学育儿工作中既要更加重视均衡营养管理,又要加强体育锻炼指导。

  • 标签: 儿童 体格发育 状况 动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平舆近5年的缺陷儿发生情况,掌握本地区缺陷儿的发生率,病谱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成因。方法对2005-2009年在平舆23所医疗机构分娩的孕14周以上至产后1个月以内的病理性引产和新生儿出生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5年分娩总数58539例,BD儿发生率为3.44%;病理性引产占1.32%;活产儿中BD儿占2.15%;活产儿出生总死亡率0.55%,无缺陷儿出生死亡率0.19%,有缺陷活产儿出生死亡率16.57%。结论平舆近5年BD儿发生率和病理性引产率呈逐年上升,2005年与2009年数据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05;生后BD儿发现率逐年下降,但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缺陷儿出生死亡率明显高于无缺陷儿出生死亡率,统计学处理P<0.005。预防BD儿的出生需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放在一、二级干预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管理关乎所有人的健康,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仅能够预防疾病,保护公众健康,还能有效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公共卫生档案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信息 ,是评价公共卫生体系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档案管理?笔者从公共卫生信息化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和建设策略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 标签: 公共卫生 信息化 档案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实行住院分娩是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措施。2000年,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8个项目开始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经过2004年、2005年、2008年和2009年的进一步扩展,目前“降消”项目已覆盖全国中西部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14个项目,受益人口达8.3亿。嵩明为2009年“降消”项目扩展之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投入最多、覆盖面最大的妇幼保健项目,它对降低中西部乃至全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促进我国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水平,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

  • 标签: 孕产妇 住院分娩 补助
  • 简介:为了更好地防治乙肝,了解发病趋势,掌握流行特征,现将2001-2008年蒲城乙肝报告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所有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陕西省蒲城2001-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报表,人口数据来源于蒲城统计局。

  • 标签: 肝炎 乙型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我县17个乡(镇)2001—2010年死亡孕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探讨贫困山区农村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由妇幼保健院对辖区助产医院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年报汇总资料和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为依据,2001—2005年活产数24464例,孕产妇死亡率53.14/10万,2006—2010年活产数27645例,孕产妇死亡率10.85/10万,结果显示造成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经济收入低;二是文化素质低;三是妇幼人员稳定性差;四是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平衡;五是少数家庭陈旧的传统生育观。2000年“母婴安全”项目启动后,充分利用项目救助资金救助,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加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孕产妇绿色抢救通道,实行高危转诊制度,全力促进住院分娩等措施,以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

  • 标签: 农村 孕产妇死亡率 回顾 调查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做好"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消"项目)工作,提高驻蹲点专家工作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广西自治区"降消"项目驻蹲点专家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评估专家工作完成情况,规范项目管理。结果2012年驻专家参与危重孕产妇抢救的成功率达100%,较2006年提高,抢救成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5.202,P=0.019)。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16.51/10万,较2006年明显下降,降幅达37.33%。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62,P=0.00)。结论驻蹲点专家提高了县乡两级产科质量和规范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转诊网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必要坚持开展驻蹲点专家指导工作,整合人力资源,发挥专家优势,形成长效机制。

  • 标签: 降消项目 产科急救 孕产妇死亡率 母婴安全
  • 简介:摘要多年来,托里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关于新农合工作的指示精神,把落实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为农牧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健康发展,为农牧民健康提供了保障。

  • 标签: 贫困县 新农合 现状分析
  • 简介:对一年的餐饮具消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经营单位(户)对餐饮具消毒工作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得力,餐饮具合格率较低,城区、乡镇、农村经营单位(户)的合格率差异显著。

  • 标签: 苍山县 饮食业 餐饮具消毒 食品卫生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是了解鲁甸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提供足够且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1630例(2005年、2006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05年监测人数为897人、2006年为733人、其中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8%(42/897)、6.14%(45/733),1630例的吸毒者,有72.45%为静脉注射吸毒、57.6%为共用针具吸毒、23.1%有过性乱行为、85.21%在性乱过程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艾滋病在本县处于中流行期,吸毒者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且相当部分吸毒者吸毒与性乱行为并存,加速了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做好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治疗、关怀和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 标签: 吸毒人员 HIV感染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江苏金湖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疫情态势,为调整防治策略和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每年3~4月份,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开展钉螺调查;每年6~9月份,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钉螺扩散监测.每年8~10月份,采用环卵沉淀试验或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对人群开展血吸虫病筛查,阳性者采用Kato-Katz法进行检查.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调查和保虫宿主监测.结果1998~2012年,累计查螺面积23991.48hm2,发现钉螺面积44.68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18hm2.解剖钉螺3885只,未发现感染螺.打捞漂浮物、稻草帘诱螺及调查渔民船只、渔具均未发现钉螺.血清学查病60164人,阳性率0.83%,其中门诊者阳性率、渔船民阳性率均高于流行村居民.粪检查病3155人,发现血吸虫病患者1例.查畜4915头,未发现病畜.共环境改造灭螺27.53hm2,累计药物灭螺面积35.11hm2,药物巩固性灭螺165.197km2,有螺面积下降了99.96%.结论金湖血吸虫病疫情态势较为稳定,应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的监测.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