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电子元件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它们在电路中起不同的作用。而非线性电子元件的功率问题是实际电路应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该问题也是高考与竞赛的热点。具体电路中电子元件连接方式不同,解决方法有所不一样,这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本文就如何快速识别并正确解题作些有益的探讨。

  • 标签: 非线性电子元件 数学函数推理能力 图象辅助技巧能力
  • 简介:对InPDHBT进行了钴源辐射试验,研究了InPDHBT在不同偏置条件下的电离总剂量效应.使用KeysightB1500半导体参数分析仪,测试了InPDHBT的Gummel和输出I-V参数,分析了辐射敏感参数在辐射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器件功能失效和参数退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将InPDHBT置于不同的偏置条件下,产生数量不同的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陷阱电荷,导致器件的功能失效阈值也不同.

  • 标签: INP DHBT 总剂量辐射 偏置 退火效应 ^60Coγ
  • 简介: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源照射葡萄糖水溶液,观察到旋光现象,并测出了不同波长所对应的旋光度,从而计算出它们的旋光率.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得,在一定温度下葡萄糖溶液旋光率与波长具有对应的函数关系,证实了旋光率与照射光源波长倒数的平方成正比.

  • 标签: 旋光度 旋光率 旋光色散
  • 简介:详细地研究了LS1垫层在同一应力水平下,不同温度对其加速老化规律的影响。按照永久变形试验标准加工试样,然后对其进行长期加载,大小为对垫层进行45%压缩。加载以后的样品分别放入45,65℃和75℃的烘箱内,进行长时间加速老化;又分别在40,80,120d和160d的不同时间段内取出样品进行测试;分别测试了取出样品的质量、永久变形量、压缩性能、松弛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红外光谱。

  • 标签: 老化规律 垫层 温度 力作用 动态力学性能 永久变形
  • 简介:本文考察了稀土氧化物,合金和氧化锆对AlPO45载体和Fe/AlPO45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La、Ce和Y稀士氧化物的引入可有效地促进硝酸铁丙酮溶液中制备的Fe/AlPO45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负载不同合金的AlPO45催化剂具有明显不同的催化反应结果;ZrO可调变AlPO5载体的表面性能,削弱活性组份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在硝酸铁水溶液中制备的催化剂在合成气转化中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更多还原

  • 标签: 助剂 AlPO4-5分子筛 CO加氢
  • 简介: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中,实验室只提供唯一直径的金属丝框,且将液膜看成一规则长方体进行数据处理,在此我们进行了修正并用不同直径的金属丝框测定纯净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以期给出适合于普通物理实验室使用的金属丝框直径的合理性建议。

  • 标签: 不同直径 修正 表面张力系数
  • 简介:建立了非线性热力学模型,定性分析了外加应力和外加温度对外延生长在正交基底上的Pb(Zr1-xTix)O3(PZT)薄膜相变的影响。在外力场下,固定其中一个方向失配应变e1=0.005,模拟得到了不同组分的PZT薄膜的失配应变一外加应力的相图。研究发现,随着Ti组分的减少,出现了新相正交a1c相和四方相a1相,且新相区域也会随Ti组分的不同而变化。在外加拉应力下,c相是薄膜较易出现的相,而在外加压应力下薄膜易处于a1a2相。在不同温度场下,模拟非等轴失配应变的PZT薄膜得到不同组分的PZT薄膜的失配应变一外加温度相图。当组分x≤0.7时,相图中出现了正交a1c相,由于非等轴失配应变的存在,使得从顺电相向r相发生相变的过程中,多出了正交a1a2相;同时另一新的四方a1相也出现在沿失配应变正方向e2被拉伸的区域。随着Ti组分的增加,单斜r相的面积缩小且位置下移。之前存在的四相点也变为了三相点,而正交相a1a2相则向相图的中心位置移动。模拟结果对研究外场下铁电薄膜微器件的性能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非等轴失配应变 外加应力 外加温度 相图
  • 简介:通过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并分别在消光位置与检偏器和起偏器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的位置为检测点测量费尔德常数。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及理论推导得出在检偏器和起偏器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的位置时仪器的灵敏度最好。

  • 标签: 马吕斯定律 变化率 费尔德常数
  • 简介:电位差计常用于精确测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在实验室可用来校准电表。文章对实验室经常、频繁使用的电流表采用UJ31型电位差计配用不同的平衡指示器进行校准,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出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及采用不同平衡指示器时的测量结果。

  • 标签: 补偿法 UJ31型电位差计 平衡指示器 电流表 校准曲线
  • 简介: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当ph值从约9.5调变至11时分别合成出双中孔SiO2和六方中孔SiO2材料,并用XRD、N2吸附、TEM、TG/DTA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双中孔SiO和六方中孔SiO2是合成中必然出现的两种不同的中孔物相。与六方中孔SiO2相比,双中孔SiO2也具有典型中孔材料的特征XRD谱图,虽然仅呈现一个易让人产生不完全晶化误解的相对较宽的单XRD衍射峰(d=5.2nm),但它却给出一种独特的N2吸附等温线和窄的双峰中孔孔径分布曲线。由于孔壁的无定形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SiO2骨架间相似的相互作用,两类材料给出类似的FTIR谱图和TG/DTA曲线。然而,在双中孔SiO2的FTIR谱图中960cm处峰强度的微小变化可能意味着在锻烧脱除模板剂后双中孔SiO2较六方中孔SiO2具有更高的骨架聚合度。更多还原

  • 标签: 双中孔SiO2 六方中孔SiO2 合成 表征
  • 简介:本文通过对闽台两地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的比较研究,分别从教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个方面展开,比较两地教材对力学部分知识的选取、铺陈以及内容组织等方面,并对其所折射出的相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进一步探讨,为两地的物理教学提供一个参考。

  • 标签: 教材比较 闽台 力学 核心素养
  • 简介:学生是独特的,教师要尊重差异、珍重独特。在物理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做到教学目标差异化,教学内容差异化,教学模式差异化,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措施差异化,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分层设计,课堂教学分层评价。从学生出发,尊重个体差异,让物理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 标签: 个体差异 物理教学 差异化 课堂教学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