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法系的封闭及其成因李昕中华法系起源于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华夏文明,特定的历史环境尤其是封建小农经济的闭塞决定了中国长期是一个保守封闭的国家;中华法系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经历了4000年成长发展的历史。在这4000年陈陈相因的缓...

  • 标签: 中华法系 法律文化 法律思想 儒家思想 法律体系 法律制度
  • 简介:<正>引言确认之诉是在给付之诉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诉的类型。在德国普通法末期,作为扩大强化司法权之一而登场的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首先对此作出明文规定。此后许多国家对此作出立法,例如德国民诉法典第256条,奥地利民诉法第228条,日本民诉法第134条、第145条,以及台湾民诉法典第247条,澳门

  • 标签: 确认之诉 给付之诉 民诉法 德国民事诉讼法 诉讼请求 德国普通法
  • 简介:经济法是我国出现较晚的一个部门法,与此相应,经济法学理论研究也相对不发达,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法的时代把握不够,并进而从经济法的产生,指导思想和任务,调整对象,价值取向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基于经济法的时代,分析了经济法的定义。

  • 标签: 经济法 时代性
  • 简介:羁押是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使用羁押手段必须慎之又慎。《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逮捕犯罪嫌疑人后需继续对羁押必要进行审查的制度。文章从捕后羁押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提出完善羁押必要审查制度的具体措施。

  • 标签: 羁押 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查制度
  • 简介:羁押必要审查制度系2012年新《刑诉法》的一项创设,旨在改变我国"一捕到底,一押到底"的司法现状。但是,羁押必要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制度定位有误,羁押必要审查制度不应定位为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职能,而应定位为对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权;其二,程序设计不够科学,立法者对羁押必要审查制度的程序设计存在诸多漏洞,引发实践中诸多问题,应予以矫正。中国未决羁押率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检察官的中立不足和逮捕功能的异化。此根本原因不仅存在于羁押必要审查程序中,亦存在于审查批捕程序中。未决羁押率的降低,与其寄托于羁押必要审查程序,不如在审查批捕程序中便予以实现。

  • 标签: 羁押必要性审查 司法审查权 高羁押率 检察官的中立性
  • 简介:投资者适当规则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以及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工具,早已为美国、欧盟、日本、我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所广泛采用。我国大陆在证券市场不断发展、金融投资工具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虽引进了该规则,但并没有将该规则明确规定在《证券法》中,而只是体现在有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证交所、券商的自律规范之中,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作者通过分析与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投资者适当规则与立法经验,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相关立法存在的问题,主张提高投资者适当规则的立法层级、统一规定证券市场中各项业务的投资者适当规则、进行投资者分类、明确违反投资者适当规则的民事责任。

  • 标签: 投资者适当性规则 适当性义务 投资者保护
  • 简介: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既是中央赋予重庆新阶段的新历史使命,也是市第三次党代会向3000万重庆儿女发出的动员令。作为改革试验区的检察机关如何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试验中“试错权”的突破与法律规定相对保守的关系。

  • 标签: 法律规定 保守性 突破性 综合配套改革 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
  • 简介:2013年10月,我国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2013年《消法》)第55条包括两款规定,第1款提出了惩罚赔偿最高三倍和最低500元的赔偿金额;第2款明确限定了经营者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赔偿金额。以上两款具有独立的请求权基础,当二者竞合时,应当择一行使。总的来说,2013年《消法》加重了对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2013年《消法》55条款中也存在歧义与不明,特别是由于惩罚赔偿本身兼具补偿和处罚,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考虑其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将是本文重点分析的内容。

  • 标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惩罚性赔偿 适用性
  • 简介:黑格尔将'行为'界定为主观、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即'行为'应当是'有意'的。受此影响,刑法学界的黑格尔学派将行为表述为'具备责任能力的人在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举动'。这种行为论在促进间接正犯论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处罚的漏洞'。李斯特以降的行为论实际上都是在坚持'有意'的同时修正黑格尔学派行为论。但在说明过失犯以及不作为犯的'有意'方面,各种行为论都遭遇了不同方式的困境,也都在谋求某种方式的突破。近年来兴起的'否定的行为概念'('个人的回避可能论')试图以'回避可能'取代'有意'来说明行为的本质属性。虽然该理论尚未成为德日刑法学的通说,但在统合作为与不作为,说明过失犯的行为等方面,该理论已经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 标签: 行为论 有意性 否定的行为概念 个人的回避可能性论
  • 简介:外伤造成侧脑室脉络膜前致侧脑室积血的案例不多见,关病理检验情况报告如下:死者孙某,男性,23岁,动脉破裂出血,导现将本例尸检和有工人。1985年10月1日14时许,与邻居争吵、撕打。孙某倒地后,头部被皮鞋猛踢数下,当即昏迷、呕吐,15小时后死亡。尸检:尸长162厘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表检查未见明显外伤。剖开头皮见右侧颞顶部有小片状头皮下出血,颅骨无骨折。环形锯开颅骨,硬膜外、硬膜下均未见出血及血肿。脑

  • 标签: 侧脑室 颞顶部 皮下出血 锯开 病理检验 动脉破裂
  • 简介:从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规定出发,本文认为,紧急避险理论并非人体器官移植阻却违法的理论基础,现行立法是以'知情同意'或被害人承诺理论作为人体器官移植合法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准。基于器官供体的知情同意,除非是'组织多人出卖人体器官'行为,一般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不具有刑事违法。刑法修正案(八)将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其违法在于对人体器官'商业化禁令'的违背,而非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因此组织出卖他人器官的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 标签: 器官移植 刑法修正案(八) 被害人承诺 违法阻却事由
  • 简介:技术壁垒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保护的主要方式,而《技术贸易壁垒协议》是当前约束技术壁垒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我们不能仅把TBT协议理解为GATT第20条(b)的解释条文,而应该认识到其独立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TBT协议的成员国,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运用TBT协议保护我国利益,更需要研究TBT协议的不足,以便在对该协议进行新一回合谈判中争取到对我国有利的修改。

  • 标签: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 简介:语音同一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员对录音证据进行检验,就涉案语音(检材语音)与特定对象语音(样本语音)是否同一所作出的评判书面意见。将语音同一鉴定意见划分为确定性鉴定意见和不确定性鉴定意见两种类型,分别对确定性意见、基于言语表述的可能等级、基于似然率的可能等级还有英国立场声明等形式进行评析,旨在明晰不同鉴定意见所表征的具体内涵。以“鉴定事实”和“案件事实”的对立统一关系为视角,指出面对不同类型的语音同一鉴定意见.案件事实裁定者的首要任务是对其可靠、有效进行审查和判断;至于不同类型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大小,证据价值高低是证据质证和采信的后续问题。

  • 标签: 语音同一性鉴定 确定性鉴定意见 不确定性鉴定意见
  • 简介:<正>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各种录音录像设备不仅在价格上越来越便宜,而且在使用上也越来越方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各种各样的录音录像设备,这为人们获取各种形式的录音录像资料带来了方便,也在客观上促成录音录像资料在诉讼中大量涌现。由于录音录像资料一般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的行为。因此如果当事人要采用录音录像资料作为证明案件事实或者

  • 标签: 录音录像 证据调查 民事诉讼证据 侵权行为 证据使用 非法证据
  • 简介:部分过程政府信息依法应当对外公开,部分则应不予公开。具体标准和范围是:过程信息中的意见信息一般不公开,未成熟的主体行为信息不公开,事实信息应当公开,过程结束后的过程信息应公开。

  • 标签: 过程性 政府信息 公开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施行至今,有必要总结分析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的实际作用。目前各地法院对刑事指导案例的司法适用情况不容乐观,为满足基层司法的实际需求,有必要侧重遴选那些对司法实践更具指导的案例,并创新指导案例遴选方式。同时有必要研究指导案例的司法适用方法,确保指导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切实的参照适用,充分发挥案例指导制度的预期功能。

  • 标签: 指导性案例 指导性 遴选 司法适用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之后.如何在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如何遴选和发布供需一致的指导案例?本文首先考证了基层法官对案例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并且是下意识的;然后通过指导案例“遇冷”的局面,映射出目前案例供需不一致的局面:接着从基层法官的成本收益、时间问题、信息不对称、声誉机制的失灵等方面探寻了基层法官为什么不愿报案例:最后从沟通机制的建立、培养法官、激励法官、培育案例,以及探索案例报送形式的5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

  • 标签: 指导性案例 案例需求 案例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