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国刑事司法改革是在社会经济状况发生变动,司法自身运行出现困难,人权公约在法国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启动的。法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成果是加强了人权保障、提高了司法效率。其保障权利与制约权力、兼顾效率与公正、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诉讼融合的改革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法国 刑事司法 改革 启示
  • 简介:<正>20世纪是世界大战的世纪。具体的民族国家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利益对立,在该世纪达到了自民族国家诞生以来最为激烈的程度。但是,在20世纪后半期,情形逐渐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经济活动、人员交往和信息交流的全球化,促成了很多超国家的机构的建立和适用于很多国家的规则的制定,其目的是在国际范围内——像国内一样——同等处理相同的事件。设立国际刑事院(ISTGH)的努力,也经历了类似的历程。在全球化的社会中,自然就要求对大规模的严重犯罪,例如侵略战争和谋杀民众,由国际法院进行审判,特别是当这些犯罪在相关国家完全没能或者没能公正地受到追究和处罚的时候。但是,这一要求与传统的国家刑罚权的不可侵犯性之间的冲突,至

  • 标签: 国际常设法院 国际刑事法院 犯罪构成 刑事审判权 国际法 战争犯罪
  • 简介:对证人的有效询问是法庭证据调查的重要环节。刑事诉讼虽初步建立了由控辩双方通过举证、质证推动庭审调查的证据调查方式,但在立法与司法实况中仍缺乏交叉询问的基本制度框架,因此我国刑事庭审中的证人询问模式尚不足以定位为交叉询问。德国的"轮替询问"和日本的"交互询问"两种证人询问范式之兼容与龃龉,反映了对交叉询问规则进行法律移植在诉讼理念与制度文化层面的障碍。中国式证人询问方式的构建必须在承认多询问主体人证调查结构存在的基础上,合理界分证人类型,并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法庭询问程序。

  • 标签: 刑事庭审 证人询问 交叉询问 中国范式
  • 简介:近年,中国媒体频频报道一些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使得在这些刑事案件中存在的侦查取证等诉讼程序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象忽视物证鉴定结论、刑讯逼供等非法获取证据的行为,几乎出现在每一宗错案中。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已经越来越重视对人权的保护.非法获取证据的行为势必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有损司法公正。笔者拟从寻觅非法证据导致刑事错案的源头出发。探索如何坚持科学的态度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标签: 非法获取证据 刑事错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简介:3月19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带小孩在阜阳市颍东区一家超市门前玩耍时,见一辆停放在路边的电动车钥匙未拔,遂将该车盗走。经鉴定,被盗电动车价格为人民币3087元。后李某某被民警抓获,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认真、快速审查了全部证据材料,告知李某某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律后果,提出了单处罚金的量刑建议。李某某在《认罪认罚具结书》上签了字。

  • 标签: 刑事 犯罪事实 审查起诉 犯罪嫌疑人 如实供述 检察机关
  • 简介:刑法自1979年颁布以来己历经13个年头,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在这13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可喜的变化。同时,作为社会一隅的犯罪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新的变化,法人犯罪的出现,犯罪主体的身份多样化、犯罪数额的逐步增长、犯罪行为手段的变化万千、犯

  • 标签: 专项立法 犯罪数额 刑法分则 犯罪主体 法定刑 法人犯罪
  • 简介:司法鉴定启动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最基本环节.我国现行的刑事鉴定启动制度在权利分配、制衡和救济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在刑事诉讼修改中应当对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架构不同的鉴定启动机制.公诉案件在保留侦查机关鉴定启动权的同时赋予当事人初次鉴定申请权和参与权,确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和强制鉴定制度.自诉案件中赋予双方当事人鉴定申请权.

  • 标签: 鉴定启动权 鉴定申请权 专家辅助人 强制鉴定
  • 简介: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在各个诉讼阶段是否存在区别的问题,当前主要存在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案件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的证明标准应当是不同的,刑事诉讼活动必须按照先后次序严格进行,只有前一诉讼阶段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诉讼活动,既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立案阶段为怀疑;在侦查阶段为确实、足够的证据;审查起诉阶段为确实、足够的证据;而在审判阶段的标准才能沿用法律所规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从总体上讲,自侦查机关到起诉机关最终至审判机关的刑事证明标准应是越来越严格的递进关系。第二类观点认为,我国法律对刑事诉讼的三个诉讼阶段都明确的提出了刑事证明标准,并且三个标准基本表述均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所以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证明标准的掌握上基本是一致的,没有显著的区别。

  • 标签: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审查起诉阶段 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活动 诉讼阶段 审判机关
  • 简介:元朝统治者广泛地吸收不同的法律文化,以其独特的法律思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治.元朝的刑事诉讼与我国历史上其他封建王朝相比较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蒙古统治者在制定法律时强调“唯蒙古至上”同时,广泛吸取“汉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北异制”,这种具有多元化的刑事律制度,对维护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元代 刑事诉讼 管辖 南北异制
  • 简介:《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但作为与刑法相配套的程序,《刑事诉讼》很长时间内没有确立强制医疗的相关程序规定。实践中,对于肇祸的精神病人,主要由公安机关通过行政程序送交隶属于公安机关的安康医院进行强制医疗。

  • 标签: 法定程序 刑事责任 医疗 《刑事诉讼法》 精神病人 公安机关
  • 简介:(接上期)二、形式正义论的哲学分析与实质正义论的哲学基础之独断论相反,形式正义论的哲学基础是怀疑论,或日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主张形式正义论的大多数学者都不敢挺身而出承认形式正义论的哲学基础是怀疑论。倒是实质正义论者在这个问题上还能单刀直入地指责形式正义论陷入了怀疑论、相对主义的泥坑(当然,实质正义论者并没有论证怀疑论的错误性,仿佛怀疑论的错误性是不证自明的、对怀疑论的否认不需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一样,这或许从另—个侧面反映了实质正义论之独断的本质)。

  • 标签: 理性反思 刑事再审程序 哲学基础 正义论 相对主义 怀疑论
  • 简介:刑事技术》系唯一反映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刑事技术各专业的科研成果和物证鉴定经验,介绍国外有关的先进技术及检验手段,向基层公安保卫部门普及刑事科学知识,为打击刑事犯罪服务,为公安科

  • 标签: 刑事技术 物证鉴定 检验手段 保卫部门 科研成果 群众出版社
  • 简介:台湾刑事再审制度于2015年2月通过修,破除台湾“最高法院”旧有判例的错误见解,放宽再审事由限制,降低再审声请门坎,彰显再审制度旨在救济无辜的立法精神。台湾再审新规定肯定了再审案件仍应适用“罪证有疑,利归被告”原则,承认再审案件的心证标准仅达“合理怀疑”为已足,参酌德、日法例导入“综效理论”,启动无辜者运动的新契机,开创再审制度改革的新纪元。

  • 标签: 罪证有疑 利归被告 再审双层构造 三阶审查 综效理论
  • 简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个人本位,强调尊重人权和对人的道德关怀的历史产物,是对控制犯罪、保障人权这两大价值目标权衡、妥协的产物,是一国诉讼制度民主、文明与否的试金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是一个社会本位,忽视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东方大国,刑事诉讼中非法取证现象非常普遍.如何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建构一个中国式的排除规则,成为刑事证据立法的热点和难点,本论文力图勾勒其基本框架.

  • 标签: 排除规则 刑事非法证据 刑事证据 保障人权 非法取证 一个中国
  • 简介:刑事和解,系指经由司法机关的职权作用,被害人与犯罪人面对面地直接商谈,促进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刑事和解在我国有其事实、法律基础和一定的可操作性。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既是被害人学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也是犯罪人矫正和回归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与社会福祉增加之所需要,是公权力完善及公权力向私权力妥协的必然结论,有法律明确限定范围的刑事和解值得提倡和推广。

  • 标签: 刑事和解界定 被害人学 犯罪人角度 公权力观察
  • 简介:<正>目次一、程序理论和法律责任理论研究中的视角缺位二、刑事程序法律责任的特征三、设立刑事程序法律责任的正当根据四、刑事程序责任内容体系五、刑事程序法律责任的实现一、程序理论和法律责任理论研究中的视角缺位(一)程序理论研究中法律责任视角的缺位“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决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程序改革作为当下

  • 标签: 刑事程序 法律责任 诉讼程序 程序理论 国家司法机关 非法证据排除
  • 简介:证明标准,实际上是一个理论术语,英文为“sLaadardofproof”,意为证明案件事实所达到的程度。诉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证明的过程,刑事诉讼尤其如此。民事诉讼尚有当事人相互妥协的可能.对案忙事实的证明有时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刑事诉讼尤其是刑事公诉必须完成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而证明达到何种程度证明的任务即告完成,此即为证明标准问题。

  • 标签: 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 案件事实 民事诉讼 标准问题 当事人
  • 简介:2004年初,正当我着手再版《刑事证据大全》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由于我数月来一直在等待着华尔兹教授的回信,而这个信封上的署名是华尔兹教授的挚友罗斯·艾德曼先生,所以在拆开信封的时候,一种不祥之兆便悄然袭上我的心头。

  • 标签: 华尔兹 《刑事证据大全》 证据学 刑事诉讼 司法制度
  • 简介:指定辩护制度从诞生初始,就是为了保障被控告人的诉讼权利,防止法律正义因为当事人的个体差异而有所扭曲。我国刑事诉讼法经过1996年的大规模修改后,在保护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指定辩护制度的规定,仍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本文立足于比较与我国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在刑事诉讼中有关指定辩护的规定,希望通过分析德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和优点,为我国相关制度的改进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标签: 指定辩护 法律援助 选择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