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其中,司法职权配置既是司法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司法行为运作的权限基础。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成为司法理论研究与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 标签: 司法体制改革 劳动争议调解 配置 社会贡献 律师职权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简介:劳动教养制度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始于1955年的肃反运动,但真正创建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对于肃反清理出的非现行、非重大的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史称“两种人”)及大量的右派分子,权力阶层用着不放心,放到社会上又增加社会负担,就发明了劳动教养制度,

  • 标签: 劳动教养制度 改革开放 反革命分子 秩序 权利 社会负担
  • 简介:保险代理人或者保险业务员与保险公司之问究竟是劳动法律关系还是代理法律关系的争议由来已久,本文讨论的主题是借用他人保险资格证从事保险业务人员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问题。作者认为,借用他人保险资格证从事保险业务虽系违法行为,但为有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通过举证来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双方实际的权利义务关系,结合保险代理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和区别,最终界定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 标签: 保险业务员 劳动关系 保险资格 保险公司 人寿保险 合同纠纷案
  • 简介:自机械钟表发明以来,钟点时间(clocktime)日益深入地影响了劳动者个人及其家人的身体作息。伴随着工厂制度和劳动力受雇用情况的出现,时间变成了金钱,变成了雇主的金钱。劳动者身体受到时间无所不在的牵制,也开始变成一个俗常的行为。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劳动者基本权利之演进和劳动者工作时间之人性化探讨,又不断彰显其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以节日文化的法律规制之历史演进为研究进路,研究在钟点时间(clocktime)的规约下,调整劳动法律关系出现的原因,从政治、经济特别是法律文化的视域,阐述节假日功能与劳动者休假权保护的多元商谈价值及其法理基础,就有了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

  • 标签: 节假日 钟点时间 休假权 法律规制 法律文化
  • 简介:原告:湖北省宜昌市无线电厂。法定代表人:尚宜光,该厂厂长。被告:卢玲,女,28岁,湖北省宜昌市人,宜昌市无线电厂工人。被告:倪亮,男,26岁,湖北省宜昌市人,宜昌市无线电厂工人。被告:刘珊,女,27岁,湖北省宜昌市人,宜昌市无线电厂工人。被告:何国香,女,29岁,湖北省宜昌市人,宜昌市无线电厂工人。原告湖北省宜昌市无线电厂(以下简称无线电厂)因与被告卢玲、倪亮、刘珊、何国香等4人发生终

  • 标签: 劳动合同纠纷案 卢玲终止 宜昌市无线电厂
  • 简介:<正>(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200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6]6号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

  • 标签: 劳动争议案件 民事审判 用人单位 工资争议 劳动关系 派遣单位
  • 简介:近几年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对罢工权予以详细规定,在发生罢工事件时,各方的行动都无法可依,容易出现无序罢工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

  • 标签: 罢工 争议性质 解决机制
  • 简介:可合理期待性(Zumutbarkeit)与不可合理期待性(Unzumutbarkeit)是德国法上的一对重要概念,尽管这对概念本身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在民法领域,“合理期待性”首先可看作是((德国民法典》第242条所确立的诚信原则的必然产物。随着2002年债法改革,“合理期待性”在履行障碍法(《德国民法典》第275条)框架内获得了应用,尤其体现为第275条的第3款——因不可合理期待性债务人拒绝应亲自提供的给付。“不可合理期待性”同样在劳动法条文和联邦劳动法院的判例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适用于对雇员劳动给付义务和雇主的部分义务的排除,比如,雇主的给付受领义务(Abnahmepflicht)。给付受领义务(Abnahmepflicht)在买卖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中更为典型,在劳动合同中这一概念则显得相对陌生,更多称之以Beschaefligungspflicht。德国立法上对此并无明文规定,但大量法院判例和学术观点都认可,雇主不仅负有及时支付报酬这样的主给付义务,还负有保护照顾义务和其他附随义务,如,“使雇员按照约定实际就职的义务”(Beschaeftigungspflicht)——从雇员角度说,也可称之为“就职权”(Beschaeftigungsansprucho这一权益首先源自对某些特殊行业(如演员、外科医生、艺术家等)的保护,其职业活动的实际进行与职业娴熟度、工作技能改进、个人名誉提升等有着重要意义,而后更多德国学者先后从债法法理、基本法(Grundgesetz)的保护本旨等出发,论述雇员“就职权”对各个行业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认为其涉及到雇员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职业荣誉甚至人的尊严等基本权利。但是,雇主方也并非毫无限制地被课以该义务,在德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中曾对例外情形有明确表述:紧急的经营原因、雇员个人原因或者因其行为产生的重大的�

  • 标签: 不可合理期待性 给付受领义务 劳动合同 履行障碍 就职权
  • 简介: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是对行为人予以处置的法律基础,社会危害性属于行为的范畴,而人身危险性属于行为人的范畴。社会危害性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决定因素,而人身危险性是影响法官裁决结果的一个或然因素,与社会危害性相比,其只对量刑发生次要作用。劳动教养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对其长时间剥夺人身自由的原因,其法理依据薄弱,法律地位不明。将劳动教养化解到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以非刑罚处罚和保安处分措施予以代替,符合法律发展的逻辑。

  • 标签: 社会危害性 人身危险性 劳动教养 保安处分
  • 简介:“国际劳动法”,或称之为“国际劳工法”、“劳工权利的国际法保护”,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凸显的背景下,所兴起的“国际人权法的一个子系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法的研究领域从传统的国家、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劳动立法 国际劳工标准 社会条款 多边贸易体制
  • 简介:我国法律对非因工死亡并没有下过确切的定义,人们一般的理解是从因工死亡的定义推定而来。凡不属于因工死亡的就属于非因工死亡。然而从逻辑上看,因工死亡与非因工死亡并没有穷尽职工死亡的全部外延。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工伤与非工伤之外还存在第三个概念。它既不属于工伤也不属于非工伤,此尚为我国法律盲点。

  • 标签: 有魁隆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钱建平 夏辉 曹凤彩 劳动保险纠纷 非因工死亡
  • 简介:通过对美国联邦法院近年针对承认及执行菲律宾船员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案件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联邦法院对此议题的司法态度:包括维护联邦法院的管辖权、慎用公共政策原则、强调船员供养和医疗福利待遇的充足性以及重视仲裁程序的细节等。同时也阐明了菲律宾船员尝试突破仲裁裁决的技巧和可能选择的路径。最后指出联邦法院对此议题的态度仍然可能会因个案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并提出因应之道。

  • 标签: 仲裁裁决 《纽约公约》 承认及执行 《琼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