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图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信息化渗透到图书工作的各个领域,完全改变了那种单一印刷型的载体结构,收藏文献信息形式向多样化载体和分散化的格局发展。图书信息化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发达的信息产业和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为标志,其核心是从纸张、摄影胶片和录象带等实物信息媒体向它们的计算机模拟形式转移。在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图书的保存职能将融于现代信息的存贮和传递之中,传统图书将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中心。

  • 标签: 信息化 图书馆信息化 信息中心 数据库 信息高速公路
  • 简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图书的生存产生冲击和挑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电子(数字)图书将是全球研究、实施的热点高科技项目。然而,传统图书在这种大潮中将会继续生存、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被电子图书完全取代。21世纪将是传统图书、电子图书互存互补的时代

  • 标签: 传统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 信息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 无纸社会
  • 简介:高校图书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规程》的要求,高校图书履行教育职能也应以德育为首,强化育人职能,按照自身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育人环境,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作用。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育人职能特点 德育教育作用
  • 简介:ICI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企业,现代图书的科学管理逐步引入ICI概念.本文据此尝试从图书的形象设计角度探讨今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的发展规划,并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目标得以实践的条件.

  • 标签: ICI 中心图书馆 形象设计
  • 简介:数字图书联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新形式。印度UGC一仆删ET数字图书联盟以向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服务为目标,以分层管理模式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为基础,选择合理营销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功构建了印度最大的数字图书联盟;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促进我国数字图书联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数字图书馆联盟 资源共享 印度
  • 简介:日本国立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CenterforSoutheastAsianStudies,KyotoUniversity)位于日本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京都市的中心地带,由北向南贯穿整个京都市的鸭川河就从东南亚研究所旁边流过。该所是日本从事东南亚学术研究历史最悠久、力量最雄厚的专业性研究机构,拥有一座2层楼的图书,详细地址为京都市左京区吉田下阿达町46号。

  • 标签: 南亚研究所 图书馆馆藏 京都大学 日本国 东南亚 简介
  • 简介:福建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省第四次东南亚学会学术讨论会于2月21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省内外近七十个单位的一百三十多名代表,对华侨史和华侨现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和各方面的看法,加以综合整理,供进一步讨论时参考。一、关于华侨、华人和华裔的涵义问题(1)关于华侨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凡侨居国外,从事职业的中国人及其子女,侨居时间在一年以上,其生活费用依靠在侨居地从事各种工作而获得的,都是华侨”。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由中国本土移居到国外去谋生或从事经济活动而定居的中国移民及其在外生长的后代,而与祖国尚有经济上或其他联系而又保留中国国籍的人们总称”。另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指移居国外而仍保持有中华民族特征和中国国籍的人,这一类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这三种看法分别强调了

  • 标签: 历史学会 中国移民 学术讨论会 移居国外 国籍问题 经济活动
  • 简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对外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外贸大省。截至2007年年底,福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达5018.16亿美元(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出口总额2929.07亿美元,进口总额2089.09亿美元。随着外贸的稳定发展,其对福建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凸显。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值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61.25%,出口总值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3.67%。“以外贸为增长引擎”的战略在福建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地贯彻和实施。

  • 标签: 对外贸易 福建省 经济增长关系 地域结构 地区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 简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之间有着二千多年的友好往来。福建人移居日本的历史是与日本人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相联系在一起的。它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大概经历着三个阶段。一、唐宋时期——福建华侨移居日本的开始我国人民移居日本传说开始于秦代的徐福。相传徐福带领一千名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如今和歌山县下还有徐福的坟墓,标志着中日关系有悠久的历史。当地日本人民族

  • 标签: 中日关系 隐元 文化往来 徐福 郑芝龙 友好邻邦
  • 简介:电子图书已走进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登上跨世纪的科学文化舞台。这种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成就的新媒体,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电子图书的诞生,是社会走向“无纸信息系统”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

  • 标签: 纸媒图书 电子图书 多媒体 光盘
  • 简介:鸦片战争后,西方航运业侵入福建,压倒了福建传统的航运业,不仅垄断了福建的远洋航运业,而且还控制了沿海航运.尽管旧式的帆船业出现了凋零,但是福建的海洋航运业并未因此消亡,新的民族轮船航运业应运而生,顽强地生存、发展.

  • 标签: 鸦片战争后 福建 海洋航运业
  • 简介:族谱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记述了以家族世系为中心的历史,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某一地区或某一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思想体系的情况和问题,它既是研究封建社会家族历史及检索人物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参考资料。它和传记学、地方志一样,是研究地方史不可缺少的文献。在中国侨乡,族谱除起研究地方史的一般作用外,由于它还记录着族人出国原因、出国历史、人数及侨居地区分布、出国后海外职业、生活和悲惨遭遇、华侨平均寿命以及与祖国家乡的关系,因而族谱也是研究侨乡的华侨史的重要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产生族谱的社会制度已被推翻。因此,族谱存在的价值及作用日已消失。但从历史文献看,宜应对现存的族谱进行搜集,妥为保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研究地方史以及华侨史仍然大有用处,建议文化部门应重视这一工作。

  • 标签: 华侨史 地方史 家族历史 陈氏族谱 政治经济制度 马来亚
  • 简介:经过19世纪后期数十年的发展,吉隆坡由一个小城逐渐变成雪兰莪州的首府,来自中国的福建人的人数也逐渐增长。虽然并未能如广府人和客家人的数量之多,但也最终成为吉隆坡第三大方言社群。通过分析30年代福建义山收据,可以发现闽南方言群占福建籍人的八成以上。其中泉州下辖的安溪、南安、永春三县又分别成为其中占人数前三位的县份社群。20世纪上半叶安溪、南安、永春三县籍的成功“新客”就对吉隆坡福建人的形成和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吉隆坡 福建人 籍贯 义山收据 20世纪30年代
  • 简介: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林金枝、庄为玑同志编纂的《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以下简称《选辑(福建卷)》)一书,已于1985年8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并由新华书店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选辑(福建卷)》一书是作为《选辑》全书的第一卷出版的。现就该书的编纂经过、资料特点、编排结构和学术价值简介与评论如下。1958年原国家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为了系统地了解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

  • 标签: 华侨投资 企业史 南洋研究所 科学技术规划 庄为玑 资料特点
  • 简介:福建晋江市(1992年由县改为市,以下称为“市”)的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人们一般称之为“晋江模式”。晋江主要通过农民联合筹集资金,使乡镇企业取得了迅速发展。该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亲属对这一地区的支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该市(不包括石狮)1998年的人口是83.42万人,其中归国华侨、华侨华人亲属为57.87万人.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漳晋江人(后文统称为海外华人)为76.35万人。

  • 标签: 海外华人 华侨华人 晋江市 福建省 经济作用 经济发展
  • 简介:中巴经济走廊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中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对方在外交战略中位置愈发突出。本文通过对中巴建交以来(1951-2018)中国大陆对巴基斯坦题材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相关题材图书出版存在宗教文化类图书出版数量少、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介绍少、出版作品转化率低、出版架构不稳固等不足。本文认为要鼓励高水平出版文化交流、加强对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作品引介、加大出版投入与培养专业编辑队伍、丰富出版种类与拓展文化交流样式等。

  • 标签: 中国 巴基斯坦 出版 问题 对策
  • 简介: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互相交织的形态沿着“海丝”向各国传播。站在国际文化战略高度,宗教领域的民间外交可视为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角度挖掘宗教的人文内涵是十分可行的。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侨缘优势。福建民间宗教信仰,就其规模和影响已远超正统宗教的民间信俗,在走向东南亚的历史播衍中,已不仅是单纯的宗教性或学术性问题,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担负起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明对话、传递中华文化、营造中国形象的政治文化外交使命。东南亚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一方面,同根同源的民间信仰成为海外华族与祖籍国精神文化互动的源头;另一方面,福建民间信仰也渗入居住国民众生活,以自身蕴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勾画出多元兼容、和谐共处,知恩图报、崇德敬贤,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图景。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推广格局中,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通过民间信俗渠道“走出去”,将民间信仰纳入对外传播影响力与话语权建构的主体框架中,纳入公共外交新生态的良性培育体系内,是极具前瞻意义的。

  • 标签: 民间信仰 福建 东南亚 “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