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邓小平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是他一生中接触和亲自处理民族问题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在主政西南近三年的时间中,他对民族工作尤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包括:努力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积极协助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创造性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努力消除匪患,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巩固的基础;稳妥而慎重地推进土地改革,解放民族地区的生产力。这些民族工作使得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巩固了新生政权,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以后解决民族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标签: 邓小平 少数民族 西南地区
  • 简介:邓小平有着丰富的新闻宣传工作经历和实践,他对新闻工作和报纸工作提出了许多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集中体现在他的《在西南地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一文。他提出报纸一定要围绕党的中心和大局工作开展宣传,一定要紧密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一定要用好报纸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当前,重温邓小平对报纸的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首先要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其次要处理好宣传内容和宣传技巧的关系,三是要把“三贴近”作为办报、办刊的原则,不断深化“走转改”活动。只有真正做到邓小平要求的“真的同实际、同群众联系好了”,报纸才能更有力量,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事业中迸发出源源不竭的正能量。

  • 标签: 邓小平 舆论工作 报纸的力量
  • 简介: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从政权创建到国家治理转变的一个标志性阶段,国家治理尚无经验可循。邓小平以政治家的胆识和智慧,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开展国家治理实践:坚持以《共同纲领》为政策归依和行动指针,治西南、聚人心,求取最大社会公约数;明确以反封建为切入点,通过确定反封建的任务、明确'四个数字'破解难题、深入开展源头治理等措施,从源头上推动社会治理;坚持以基层政权建设为根本,领导组建和巩固基层政权、成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动员民众参与政权建设,抓住社会治理之关键环节;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推动民主治理、实现廉洁治理、加强依法治理,探索国家治理的正确途径,顺利完成了建政初期党中央赋予西南局的重要使命。

  • 标签: 邓小平 主政大西南 社会治理 基层政权建设 国家治理
  • 简介: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如何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些符合西南实际的工作思路和理论认识。主要包括:统一战线是克服西南工作困难的三个法宝之一;只做工农群众的工作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形式;统一战线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统战工作一直要做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等。这些思考和认识涉及到为什么要搞好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是谁、主要方式是什么、由谁来做和做多久这五个问题。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思路,为西南地区和全国中心工作的完成减少了困难,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态度,是新时期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来源之一。

  • 标签: 邓小平 统一战线 工作思路
  • 简介:邓小平城市治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把城市治理作为治理大西南的重大任务。基于城市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邓小平确立了城市治理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在积极巩固城市政权的基础上推进城市政治治理;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加速城市经济治理;在服从于政治任务的大局中进行城市文化治理;协调各方改善民生为重点开展社会治理;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城市治理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城市治理思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即:围绕城市治理的中心工作全盘考虑问题;将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创造性融合开展城市治理;依靠和团结不同社会力量协同推进城市治理;以制度建设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性战略举措;将提高干部素质作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邓小平 城市治理思想 主政西南 战略意义
  • 简介:加强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值得理论界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深入探索和思考。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进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无疑应该成为我国政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入思考:民生问题应该成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根本: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民族特点: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必须注意充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必须对少小民族予以重点关注。

  • 标签: 社会建设 民族地区 民生问题 民族特点 少数民族文化
  • 简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中共中央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在地方推行民主政权建设的主要措施。邓小平在主政西南的两年多时间里,从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了建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践意义,贯彻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的具体原则,推动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西南地区的民主政权和统一战线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使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赢得群众的拥护,为真正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制度探索。

  • 标签: 邓小平 主政西南 民主建政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简介: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6月7日至9日,高校第四次邓小平教育理论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柱、中心秘书长田心铭、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司副司长黄百炼、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鸣、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宣教处副处长王喜录、中共广安市委副书记李成轩以

  • 标签: 市委 党史研究室 中共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六大
  • 简介:两湖地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区早期传播的一个"传播标本",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专文或专著从整体上进行相关探讨,这与两湖地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历史作用、地位和影响是极其不相称的。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北京、广州、四川等各省市地区传播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早期传播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省市地区传播的独特之处。正是上述这些特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传播,使湖北和湖南两省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进程中两大"革命策源地"。

  • 标签: 两湖地区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特点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和讨论了西方各国开发本国落后地区的经验,着眼点为各国中央政府的政策设计与实施,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即:政策目标、管理机构、开发方式和如何调动地方政府与民间机构的积极性;宗旨是通过研究国外的经验,为我国的西部开发战略提供启示与借鉴。

  • 标签: 落后地区 西部开发战略 政策设计 启示 中国 政策目标
  • 简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一大批学者从理论上积极探索,为我们的实践道路扫清了障碍。刘诗白作为我国较早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性的学者之一,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先驱之一,他还为推进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改革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 标签: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 简介:<正>1991年9月中旬,河北省衡水地区召开了毛泽东乡镇企业思想研讨会。地委,行署负责人、宣传、理论部门、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的同志以及部分乡镇企业家共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5篇。大家结合衡水地区乃至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从各个侧面深入研讨和挖掘了毛泽东乡镇企业思想,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毛泽东乡镇企业思想的概念及产生、发展过程。大家认为,毛泽东乡镇企业思想应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乡镇企业思想不仅指毛泽东本人有关乡镇企业的观点,还应包括我党三代领导人有关乡镇企业的论述,以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企业思想 重要内容 发展过程 乡镇企业家 有中国特色
  • 简介:仿真更新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城市历史地区治理的主流策略,其本质是将历史空间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和再开发。文化符号的仿真重组表面上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并实现了空间的经济复兴,但是透过城市文化大众化转型的视角可以发现,仿真更新实质上并不能实现城市历史地区的文化可持续发展,其仅仅创造了一个将历史文化符号资本化的消费场所,而资本的逐利性势必将城市历史文化引向消亡。因此,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需要将培育历史社区自我更新作为主要治理方式,通过文化价值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实现城市历史地区文化的可持续保护与传承。

  • 标签: 仿真 后现代城市文化 文化资本 空间生产 历史社区
  • 简介:2016年3月-6月,本课题组利用“访惠聚”活动的宝贵机会对喀什市、疏勒县和疏附县部分乡镇(社区)的“去极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县市、乡镇、农村,重点调研了托克扎克镇、站敏乡等地的去极端化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分别在县、乡、村,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了解和研讨相关问题。本次调研通过了解干部群众,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基本情况,掌握各族群众对去极端化工作熟知情况。发现当前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在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极端化 喀什地区 调查 分区 新疆 专题调研
  • 简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在于乡村有效治理,而有序的农民政治参与是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着参与能力较弱、目的功利性较强、非制度化现象较严重和成本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乡村有效治理,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当前,需要采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农民政治参与成本,完善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发展农民政治文化、开创乡村文化新局面等措施来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质量,推动乡村治理的有效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 标签: 乡村振兴战略 西部贫困地区 农民政治参与 乡村治理
  • 简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增强社会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各族群众中的认同和接受状况。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是一个民族成分众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较多的区域。

  • 标签: 西部民族地区 重大战略课题 民族问题 接受状况 宗教问题 信息传播技术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战略判断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息息相关。2016年11月26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华东地区高校第二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20多所高校的近30位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从中国道路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