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光感受器细胞功能改变所致的致盲性眼病。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视网膜假体植入等新生物学技术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患者视觉功能恢复上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但目前仍然面临许多困难。遗传学是一种将光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的新技术,可将光敏蛋白表达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视网膜神经元上,利用光刺激表达光敏蛋白的细胞,通过产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使其重获感光能力。相较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免疫排斥、基因治疗的个体化差异及视网膜假体植入的创伤性大等局限,遗传学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也亟待解决时空分辨率低和光敏感性不足的问题。随着遗传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其必然和其他领域形成更深层次地交叉、融合,从而有助于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患者视觉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视网膜疾病 光遗传学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PDR患者40例44眼(PDR组)和正常对照组40例40眼进行mf-ERG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R患者组mf-ERG1~5环的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N1波潜伏期在4环、P1波潜伏期在2~5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结论:Mf-ERG可有效地评价PDR患者视网膜的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增生型
  • 简介: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retinopathy,OIR)中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RNV)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PEDF对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取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160只,将120只7日龄小鼠与哺乳母鼠共同置于氧浓度为(75±2)%的氧环境内饲养5d,然后返回正常氧环境中饲养5d,建立OIR模型;40只小鼠始终置于正常氧环境饲养。分别于12日龄和14日龄给予PEDF药物治疗组小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PEDF(2μg/μL)各1μL,给予PBS治疗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所有小鼠于17日龄麻醉处死后取视网膜,采用视网膜铺片和Lectin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Western-blot检测PEDF和MCP-1蛋白在各组小鼠视网膜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PEDF和MCP-1mRNA的表达。结果:视网膜铺片和Lectin染色结果显示OIR模型组RNV面积较正常组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PEDF药物治疗组RNV面积较PBS治疗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Western-blot和RTPCR结果显示,OIR模型组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OIR模型组PED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1);PEDF药物治疗组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较PBS治疗对照组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PEDF药物治疗组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DF能够抑制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同时下调MCP-1在OIR小鼠视网膜的表达,后者可能是其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发挥视网膜保护作用的机制之

  • 标签: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视网膜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对1例左眼上方半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女,19岁)在发病34 h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静脉插管术(附手术视频),术中向视盘周围颞上分支静脉推注平衡盐溶液,至液体经视网膜静脉逆流进入邻近视网膜中央动脉。术后尽管形态学仍有损伤,但术眼视力从术前0.05提高至术后1.0。采用该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36-538)

  • 标签: 视网膜动脉闭塞 视网膜静脉 导管插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在预防LASEK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接受的8例眼底激光手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资料,采用视网膜激光光预防LASEK术后视网膜脱离,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视网膜脱离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12个月内所有患者眼底情况均比较稳定,未出现视网膜脱离情况;术后12个月出现1例眼压升高,1例出现眼干症。结论在LASEK术前对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眼底激光光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的情况,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眼底激光治疗 视网膜病变 LASEK手术 视网膜脱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视网膜病变情况及激光治疗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21年03月-2022年02月本院收治的72例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对侧眼全面眼底检查,对于存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裂孔患者予以激光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2例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中,对侧眼检出视网膜格子样变性23眼,占比31.94%;检出视网膜裂孔10眼,占比13.89%;检出黄斑出血5眼,占比6.94%。其中32眼实施预防性激光治疗,结果显示激光斑清晰,且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表现。结论: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通常会存在一定视网膜病变现象,其中以退行性病变居多,需加强眼底检查。对于存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患者实施激光治疗,可有效预防对侧眼视网膜脱离的出现。

  • 标签: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护理干预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的 探讨 。 方法: 将 201 5 年 1 2 月一 201 8 年 1 2 月在我院 儿科进行 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中 确诊 ROP 且实施了 ROP 激光光术治疗 满足本次研究对象要求的 早产儿 中随机选取 6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 30 例,实施常规 ROP 激光光术 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和观察组( 30 例,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加上综合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对照的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所以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术治疗中 ,常规护理加上综合护理在患儿的围手术期中所起到的护理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家长对于术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早产儿 ROP 激光光凝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药物联合激光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具体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药物联合激光光治疗,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激光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底视网膜改善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激光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中西医药物 激光光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组(42例)和联合组(48例),组行眼底激光光治疗,联合组行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光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视觉功能和血清自由基水平。结果联合组渗出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均少于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30°与30°~60°视敏度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相应值高于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低于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组(P<0.05)。联合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24%,3/48)低于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光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视觉功能以及血清自由基水平。

  • 标签: 康柏西普 眼底激光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在早产儿视网膜病激光光术中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按照ROP国际分类标准和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标准,需行激光光术的125例早产儿,均已达3期阈值病变需要激光光术。随机分为芬太尼联合组(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组)和对照组(表面麻醉组)两组分别为61和64例。比较两组术前、手术开始后1h、手术结束时、术后1h、术后24h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术后3天末梢微量血糖、血常规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术后1周的胃肠道情况、术后3天的术后至出院前的颅脑影像学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芬太尼联合组术前、术中和术后1h心率为(133.7±5.2)、(143.7±4.3)和(144.2±3.3)次/分,平均动脉压为(39.5±3.4)、(41.4±2.8)和(40.5±2.7)mmHg,血氧饱和度为(95.2±5.3)、(88.7±3.6)和(92.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面麻醉组术前、术中和术后1h心率为(130.2±4.7)、(148.7±5.3)和(153.3±3.9)次/分,平均动脉压为(38.8±4.1)、(42.5±3.5)和(41.3±3.1)mmHg,血氧饱和度为(94.5±3.7)、(88.7±3.6)和(92.0±4.8)%,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芬太尼联合组术前、术后1天的白细胞为(10.8±5.4)和(13.6±5.3)×109/L,CRP为(2.90±1.4)和(3.12±2.1)mg/L,血糖为(4.40±1.2)和(4.58±1.3)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面麻醉组术前和术后1天的白细胞为(11.3±6.2)和(15.7±5.7)×109/L,CRP为(2.88±1.8)和(7.78±2.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芬太尼联合组中术后胃储留、腹胀、呕吐、消化道出血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为16.4、13.1、21.3、3.2和1.6%,表面麻醉组为39.1、43.7、35.9、12.5、4.6%;血糖为(3.88±1.8)和(6.88�

  • 标签: 芬太尼 镇痛 早产儿视网膜病 激光光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激光光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11月,选取我院的9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5例,给予药物干预治疗,沃丽汀;研究组45例患者实施视网膜激光光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的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术对于各种眼底病症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眼底病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治疗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并发症分析。方法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对患者进行激光光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做好术前检查护理工作,严格控制饮食、血糖,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做好复查工作。结果在90例行激光光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共有2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2%,其中刺痛感占62.1%,高于其它并发症发生率(P<0.05),所有患者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和临床护理均得到恢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激光光手术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是对于临床护理的要求较高,应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手术 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将2015年12月一2018年1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中确诊ROP且实施了ROP激光光术治疗满足本次研究对象要求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ROP激光光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加上综合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对照的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所以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术治疗中,常规护理加上综合护理在患儿的围手术期中所起到的护理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家长对于术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早产儿 ROP激光光凝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术治疗眼底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 治疗的 60 例眼底病 患者 。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 60 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対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沃丽汀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3.33% 和 76.67% ,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 3.33%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视网膜激光光术治疗眼底病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病例的出现,安全可靠,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眼底病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底病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术进行治疗,探讨其具体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的患有眼底病的患者中,选择80例来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视网膜激光光术;研究组在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视力等结果。结果: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眼底病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复方樟柳碱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不同出血性眼底病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视网膜激光光术)效果对比。方法 在2020.8-2021.8期间选取我院60例血性眼底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0,常规药物治疗)与研究组(n=30,视网膜激光光术)。分别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治疗疗效(96.67%)高于常规组(80.00%),有差异(X²=4.043,P=0.044);研究组(3.33%)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组(10.00%),无差异(P>0.05)。结论 对不同出血性眼底病采用视网膜激光光术,能够改善病患视力情况,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激光光凝术 出血 眼底病 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光光术应用在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所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接诊的84例患有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设定为治疗对象,均等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是42例。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激光光术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比指标:①眼功能恢复状态;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功能恢复好,与对照组形成差异对比,P

  • 标签: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