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脊髓的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脊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自4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急性脊髓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43.1±3.4)、自我效能感评分(44.2±1.8)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同样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护理急性脊髓患者的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燕 王映辉 于琦 王伟斌 李敬华 张润顺 宋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北京 1007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图书馆 510120,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科,北京 100032,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名医朱仁康治疗变态反应皮肤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4)中朱仁康治疗变态反应皮肤病的有效验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019年11月20日相关期刊文献,以及蔡瑞康教授于1976-1977年跟诊时整理的朱仁康亲诊验案资料,提取各验案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4)对所获处方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结构化医案数据库,再以平台的分析挖掘模块及SPSS 22.0软件,对纳入医案中的中药、中药属性、中药功效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对用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验案463个,共计601诊次。分析发现朱老治疗变态反应皮肤病的高频药物为生地黄(217次)、甘草(198次)、赤芍(198次)、荆芥(148次)、牡丹皮(137次)等;药性以寒(852次)、温(679次)为主;药味以苦味(1 336次)、甘味(1 304次)、辛味(1 134次)为主;常用具清热解毒(389次)、利水渗湿(225次)、散瘀止痛(219次)、清热凉血(218次)功效的中药。结论朱老治疗变态反应皮肤病多从卫气营血论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利水渗湿、散瘀止痛、清热凉血,遣方用药善用经方加减,祛邪与扶正并用,用药灵活。

  • 标签: 名医经验 朱仁康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传统药物治疗变态反应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变态反应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治疗,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略高于对照组的9.38%,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微波联合传统药物治疗变态反应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操作简便、安全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药物治疗 肺曲霉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后MRI特点与病理改变的时间关系。方法采用Allen法制成犬SCI模型,分别在损伤后1d、1周、2周、4周、16周观察MRI与病理改变,并测定其行为学与后肢诱发电位变化。结果SCI后1d,动物双后肢肌力均为0级,记录不到明显的诱发电位。此后动物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伤后1周诱发电位开始出现,但潜伏期明显延长,随后潜伏期逐渐缩短;SCI后4周,行为学与诱发电位测定恢复均进入平台期,脊髓中央出现空腔,MRI能准确反映SCI后脊髓中央囊腔的形状与位置,T2WI表现边界清楚的高信号影。结论SCI后4周作为慢性SCI的时间定位界限,MRI检查结果尤其是T2WI能够准确反映囊腔的形态,为治疗慢性SCI处理囊腔的定位与范围判断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脊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长节段横贯脊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复发性长节段横贯脊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r-LEMTM患者多以中年女性为主(78.95%),多见于有既往自身免疫史患者16例(42.11%),常见的发病诱因为感冒等呼吸道感染(52.63%)、劳累及情绪波动(10.53%)及腹泻(10.53%),亚急性起病最多见(52.63%),首次发作缓解后1年内易复发(55.26%),病灶多见于颈髓(73.68%)及胸髓(68.42%),且可波及延髓(15.79%)等部位,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32例(84.21%),轻微缓解4例(10.53%),无效或进展2例(5.26%)。结论加强对r-LEMTM临床特点的认识,不断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脊髓炎 复发性 长节段横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脱髓鞘病疼痛症状的病因观察与治疗体会。方法针对我院2009-2012年期间的121例患有的脊髓脱髓鞘病疼痛症状的患者临床资料诊断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脊髓脱髓鞘病患者若处于急性期,其发生神经性病痛的概率比较高,后经过个体化的诊断治疗以及镇痛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通过脊髓脱髓鞘病疼痛症状的病因观察与治疗,正确全面认识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疼痛类型,并且给予患者以针对的治疗,既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减轻患者的病痛,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替米沙坦 联合 氢氯噻嗪 高血压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对急性横贯脊髓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74例急性横贯脊髓患者参与研究时,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对照组掌握情况更加全面,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与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间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对比(P<0.05)。结论对急性横贯脊髓患者实施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预防疾病产生、发展,临床价值确切。

  • 标签: 护理路径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一例视神经脊髓伴痛痉挛的患者实施的药学监护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法及作用。方法在一例视神经脊髓伴痛痉挛患者的监护中,临床药师通过关注其药物与疾病、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助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药师还根据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和健康教育方案。结果在临床药师的参与下,该患者得到了安全、有效的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诊疗过程,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 标签: 临床药师 癫痫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长节段横贯脊髓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56例曾住院治疗并接受随访的r-LET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1∶4.09,平均发病年龄34.3岁。病程中可有视神经(55.3%)及脑干受累症状,脊髓病变受累以颈髓42(75.0%)及胸髓38(67.9%)最多见,可波及延髓10例(17.9%),病程中还有颅内病变,以脑室周围、皮层下白质20例(35.7%)最多见。首次发病后第1年复发最多42例(75.0%)。结论r-LETM好发于中年女性,大部分患者1年内复发,病程中可有颅内病灶和视神经受累。

  • 标签: 复发性 长节段 横贯性 脊髓炎
  • 简介:摘要流行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化脓脑膜炎。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脑刺激征。目的讨论流行脑脊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热时降温、惊厥时用镇静剂,脑水肿颅内高压时用脱水剂。流脑患者常伴酸中毒,入院应及时纠正。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流行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例流行脑脊髓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检验、分析,20例患者均做出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临床病理检验、分析,有助于流行脑脊髓膜炎的早期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放射脑脊髓病足肿瘤放疗后期较严重的损伤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放射脑脊髓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并对分子生物学存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一阐述。

  • 标签: 放射性脑脊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维持泼尼松在视神经脊髓(NMO)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自2014年03月-2016年03月就医于我院的NMO患者内抽选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实验组66例、对照组66例,分别行维持泼尼松与硫唑嘌呤片治疗,比较两种治疗疗效和使用安全。结果实验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42%,相比对照组的71.21%,明显更高,同时数据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χ2=9.98,P<0.01);实验组治疗不良反应总概率为12.12%,相比对照组的71.21%,明显更低,同时数据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χ2=9.49,P<0.01)。结论在NMO治疗中应用维持泼尼松临床药物治疗,既能获得满意疗效,又能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泼尼松 治疗 视神经脊髓炎
  • 简介:摘要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规律化疗2年余,因“间断发热、走路不稳”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颅及脊髓磁共振成像提示多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脊液二代测序检测出巨细胞病毒,加用更昔洛韦及膦甲酸抗巨细胞病毒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意识好转,但患儿脱机困难,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急性播散脑脊髓罕见,预后较差,抗巨细胞病毒治疗可能改变预后。

  • 标签:
  • 作者: 李琴英 王蓓 李亚楠 全超 周磊 张安静 贾杰 李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40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巩义 45120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40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神经康复科,上海 200093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宝山分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43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谱系病(NMOSD)患者痛强直痉挛(PTS)与脊髓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38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结果及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同时对累及脊髓的NMOSD患者进行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残损分级(AIS)评定,探讨PTS与脊髓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NMOSD患者中PTS的患病率为36.96%(51/138),51例伴发PTS的NMOSD患者均与脊髓病变相关,与不伴发PTS的NMOSD患者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伴发PTS的NMOSD患者起病年龄、性别、病程、AQP4-IgG阳性率、受累脊髓部位、节段范围以及AIS分级与不伴发PTS的NMOS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S与脊髓病变相关,是缓解期及复发缓解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本研究未见PTS与受累脊髓部位及节段范围存在相关,也未见PTS与AIS分级存在相关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痛性强直痉挛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损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