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100例混合痔采用保留齿线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6天,该术后观察6—12个月的随份,未发现排便困难,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现该式治疗混合痔是符合肛肠解剖胜利学要求的理想式。

  • 标签: 混合痔 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行腋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8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时完整保留ICBN56例,切除26例。结果保留ICBN的56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53例(94.6%),感觉异常3例(5.4%);而切除ICBN的26例中术后感觉正常8例(30.8%),感觉异常18例(69.2%)。结论乳腺癌腋窝清扫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肋间臂神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例行Kimur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时间120~210 min,中出血量50~480 ml,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7~26 d,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术后胰瘘3例,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浆液性囊腺瘤14例,黏液性囊性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53个月,无肿瘤复发。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 保留脾脏 胰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通液配合保留灌肠对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方法对88例输卵管不通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宫腔镜通液,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中药保留灌肠进行结合。结果对照组复通率、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结论宫腔镜通液与中药保留灌肠相结合,对输卵管阻塞的治疗非常的有效。

  • 标签: 宫腔镜通液术 中药保留灌肠 复通率
  • 简介:目的研究远端胃癌根治保留迷走神经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入选无迷走神经直接侵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保留迷走神经组(保迷组,n=30)和传统式组(传统组,不保留迷走神经,n=30),分别宴施保留逃走神经的胃癌根治及传统的胃癌根治、对比观察两种不同式在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程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期间患者恢复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1)保迷组平均手术时间较传统组长(P<0.05);但后1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保谜组与传统组中平均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3)保迷组清扫淋巴结的总个数及不同站别的个数与传统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保谜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较传统组无明显增加(P>0.05).(5)保迷组术后进食后不适感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0.05).(6)随访过程中保迷组胆囊病变、胆石症和腹泻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无迷走神经直接侵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行保留谜走神经胃癌根治能达到与传统式相同的根治要求.与传统式相比,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胆汁返流、胆囊病变、腹褥及进食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低.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迷走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保留治疗乳腺癌的应用及临床体会。方法:收集 100例乳腺癌患者,从 2016年 1月 -2018年 11月,随机分组。改良乳房根治治疗组给予乳腺癌患者采取改良乳房根治,乳房保留治疗组给予乳腺癌患者实施乳房保留。比较效果。结果:乳房保留治疗组乳腺癌生存质量评分、乳房美观程度、手术出血和操作的时间、皮下积液、皮瓣缺血坏死等发生率和改良乳房根治治疗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实施乳房保留效果确切,可减少皮下积液、皮瓣缺血坏死等的发生,改善乳房美观,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乳房保留术治疗 乳腺癌 应用效果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者为研究组,进行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选同期行子宫全切除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结果研究组术后腹痛减轻,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正常,次式对卵巢功能影响小,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是治疗子宫肌瘤良性病变可供选择的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子宫全切除术
  • 简介:腹腔镜下胰腺体尾部切除,适应证主要为胰腺体尾部的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对于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仍建议联合脾脏切除。根据胰腺体尾部及肿瘤与脾血管的位置关系,中最终决定是否保留脾脏及脾血管情况。患者一般取平卧位,采用四孔法,先探查,明确有无腹腔转移及局部严重侵犯情况。打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体尾部,对肿瘤进行定位。先后游离胰腺下缘及上缘,并打通胰腺后方置入尿管牵拉胰腺。利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C-60),经胰腺后方将胰腺离断,将胰腺断端向尾部翻起,离断胰腺后方组织,完整游离后切除胰体尾,并结扎脾血管至胰腺的交通支。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腺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式选择与预后。方法将53例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患者实施保留括约肌式引流,术后随访12个月,并进行临床总结与分析。结果术后1年内症状无再发25例,脓肿复发或演变成肛瘘28例,无1例肛门失禁或肛门畸形。结论保留括约肌式治疗高位肛周(直肠)脓肿是可行的,既有Ⅰ期治愈率,又能保护肛门功能

  • 标签: 高位肛周(直肠)脓肿 保留括约肌术式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在直肠癌根治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74例直肠癌行根治性直肠前切除(TME)患者临床资料,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40例;传统手术组3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性功能障碍及复发情况。结果传统手术组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复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术后性功能障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直肠前切除(TME)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中出血和术后复发,且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术后性功能障碍均与传统根治性直肠前切除(TME)具有优越性。

  • 标签: 直肠癌 盆腔自主神经保留 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近端胃癌根治的安全性,评估其临床有效性.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40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保留迷走神经的近端胃癌根治(A组)、传统近端胃癌根治(B组)和全胃切除胃癌根治(C组).术后1年观察并比较患者生活质量、食管黏膜改变、胆囊收缩功能.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其中A组10例、B组13例、C组17例.A、B、C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病理分化、Lauren分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A、B、C三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8.0±2.83)、(28.46±3.75)、(29.05±5.1)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年,生活质量Spitzer评分分别为(8.1±1.1)、(7.0±1.1)、(6.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0.0%、58.3%和66.7%,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B、C三组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比例分别为80.0%、75.0%和26.7%,A、B组功能良好比例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A、B两组食管黏膜改变程度Savery-Miller分类0/I级比例分别为60.0%(6/10)和16.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保留迷走神经的近端胃癌根治在技术和临床疗效方面安全、可行,肿瘤根治程度与传统近端/全胃切除的胃癌根治相当.

  • 标签: 胃癌 胃切除术 迷走神经 生活质量
  • 简介:探讨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微创外科收治的21例保留脾脏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切脾病例。中出血量为(73.5±28.5)mL,平均约80mL。清扫并检出脾门淋巴结89枚;3例患者No.10淋巴结阳性,阳性率为14.3%(3/21)。手术时间(3.2±0.5)h,术后住院时间(10.9±1.8)d。术后无脾坏死、脾蒂扭转及静脉血栓形成。随访18~2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无死亡病例。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中行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胃肿瘤 脾脏 全胃切除术 脾门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20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接受再植法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5.6±15.8)岁(12~63岁)。其中马方综合征11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5例,二次手术1例。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6±9.7)mm,主动脉窦直径(52.2±9.2)mm,主动脉瓣环径(27.1±3.6)mm,术前主动脉瓣无反流或轻度反流10例,中度反流5例,重度反流5例。全组患者采用再植法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选择人工血管为:26、28和30 mm直血管(例1、3、6),26和28 mm带窦人工血管(例4、6)。中行主动脉瓣成形6例,游离缘折叠4例,钙化清除1例,融合脊切除缝合1例。结果全部患者无住院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中体外循环(171.0±25.6)min,阻断(134.0±23.2)min。术后复查主动脉瓣无反流12例,轻度反流8例。随访(15.1±9.8)个月(4~33个月)。随访期间主动脉瓣中度反流2例,余患者为无或少量反流。暂无再次手术患者。1例随访期间出现回旋支栓塞,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再植法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安全有效,早中期随访结果满意,可以避免抗凝相关并发症,适用于年轻患者。

  • 标签: 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 再植法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间泰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于根治中行保留ICBN,并进行术后观察、随访.结果32例中31例成功保留ICBN,另1例因淋巴结较多并包绕ICBN而未保留.32例术后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29例(占90.62%),无1例发生上肢淋巴性水肿.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保留ICBN在乳腺癌根治中确实安全可行,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保留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的后交叉韧带(PCL)重建的技术和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16例(16膝)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PCL断裂。关节镜下对原PCL残端不做切除,采用自体四股胭绳肌腱两切口法,单束重建PCL,采用悬吊钢板和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解剖复位固定重建韧带。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4个月,平均(7.4±2.1)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61.3±8.7)分,提高至随访时的(91.7±6.3)分(P〈0.05)。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异常(C级)9膝、显著异常(D级)7膝,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11膝、接近正常(B级)5膝。16例患者均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的PCL重建对关节内干扰小,可能有利于重建韧带血供和神经支配的重新获得,手术操作简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四股胭绳肌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完成直肠癌根治患者80例作为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未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组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保留左结肠动脉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