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运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源动力。科学评估儿童运动能力,有助于了解儿童的运动能力水平,指导临床干预与康复训练,提高家长家庭训练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儿童习惯和养育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脑卒中患者开展研究,双盲、随机分成参比组与实验组,各组有51例脑卒中患者,参比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则运用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一个月后,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均显著优于参比组,对比P

  • 标签: 运动再学习方法 脑卒中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悬吊疗法对脑瘫患儿运动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中国知网( CNKI)、万方( Wan Fang)、维普( VIP)、 PubMed、 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检索从建库至 2019年 10月 1日内发表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质量评价,采用 Review manager 5.3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项 RCT研究,共包含 695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 GMFM评分 [均数差( mean difference, MD) = 6.03, 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87-8.19, P< 0.00001]、 Berg评分 (MD = 4.46, 95%CI: 3.51-5.40, P<0.00001) , MAS评分 (MD = -0.78, 95%CI: -1.08-0.48, P< 0.00001) 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悬吊训练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 标签: [ ] 悬吊训练 悬吊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小儿脑瘫患者实施运动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其治疗优越性。方法 :本次实验共选取我院儿科中小儿脑瘫患者 76例,纳入时间段为 2019.1月 ~2020.1月,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各 3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则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运动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措施下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运动、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7.3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81.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儿的生活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患儿更佳,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运动疗法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生活、运动功能评分,促进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与其他治疗措施相比具有较好的优越性。

  • 标签: 小儿脑瘫 运动治疗 应用效果 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应用推拿+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对72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予以选取,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对运动疗法(对照组,n=36)与推拿+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n=36)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后,两个组别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临床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推拿+运动疗法的疗效确切。

  • 标签: 中风偏瘫后遗症 运动疗法 推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实际依据。方法:选择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60例脑卒中患者,将 48h后即进行康复护理的 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 1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的 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发生脑卒中 48h即进行康复护理患者与病程在 1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患者结果进行运动功能表及自理能力分析对比。结果: 48h后即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比 1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效果更加显著。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手段已经开始应用于强制隔离戒毒领域。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运动干预在强制隔离戒毒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影响效果进行综述,从运动干预效果、运动干预方案应用及运动干预作用机制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深入阐明运动干预戒毒的功效和机制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

  • 标签: 运动干预,强制戒毒,应用,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前,国内外众多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肺癌的治疗方法,但关于肺癌预防的研究还未被重视,本文考虑从肺癌三级预防入手 , 探讨运动对肺癌的影响作用,就运动在肺癌中的应用方式进行综述,总结一个较完整的肺癌三级预防的运动建议,以减少肺癌发病率,缓解患者病痛 ,提高生活质量 ,从而为运动疗法预防和治疗肺癌以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肺癌 癌症三级预防 运动干预
  • 简介:摘要:2016年国务院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体医融合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体育运动在群众越来越普遍,损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运动损伤及时有效的康复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此外,人口老龄化的严重,脑卒中,骨质疏松等老年病的增多,也为康复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本文将从运动康复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现存问题及建议进行论述,探讨运动康复在健康中国“体医结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未来,运动康复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投入,为我国健康中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健康中国体医结合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老年人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因此养生成为社会中广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一般来说,在当前社会中体育运动与养生间的联系更加直观具体,而且居民在养生中更认可体育运动带来的好处。但是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到来,使中医养生理念进一步渗透到我国居民人群中,因此中医养生理念不断得到普及,其优点深得各界认可。本文通过分析中医肝脏养生与运动锻炼天人合一的养生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医 肝脏 运动锻炼 天人合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运动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以随机抽取法选择100例结肠癌确诊患者参与研究,患者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根治术治疗,以患者术后护理开展形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数字编号然后行分组,编号1-50的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形式接受术后护理,编号51-100的患者为研究组,接受术后早期运动护理。观察指标为组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出现率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8%,研究组为2%,即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来说,早期运动护理的开展可获得理想结果,因此可应用、推广至临床。

  • 标签: 结肠癌 根治术 术后护理 早期运动护理
  • 简介:[摘要 ] 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身体运动协调障碍、平衡功能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等多个方面。感觉统合训练可增强儿童体质、增进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促进动作、运动技能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及感觉统合训练对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 ]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 运动能力
  • 简介:【摘 要】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期间,运用运动康复安全评定帮助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185例,按照随即分析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81例患者,康复组 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式,观察组采用运动康复安全评定方式制定运动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 x线检查患者的治疗情况,运用 HSS膝关节功能评估系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评估周期为 12、 6月。结果:手术结束 6个月后随访患者,根据 HSS评价两组患者, 6月后康复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的概率为 93.8%,对照组康复的概率为 73.8%, 6个月后膝关节优良概率为 81.5%,对照组康复优良的概率为 66.2%.本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康复组,康复组康复失败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运动康复安全评定方式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在临床骨科治疗期间,运动康复安全评定方式的应用范围较广。

  • 标签: 运动康复 安全评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实施远程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注意力、语言、记忆、定向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五个维度评分、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将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居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远程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患者 居家康复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现代女性更年期症状与运动疗法进展进行研究与分析,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通过对太极拳运动疗法、八锦缎运动疗法、有氧运动疗法、舞蹈运动疗法等治疗方法及其案例进行观察与分析,对比患者治疗过程前后身心健康状况如焦虑、抑郁、潮热汗出、记忆力减退、失眠、疑心抑郁、乏力易怒、强迫等进行差异性分析,最后针对运动疗法作用进行总结。结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焦虑、抑郁、潮热汗出、记忆力减退、失眠、疑心抑郁、乏力易怒、强迫等症状,通过运动疗法能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建议使用运动疗法进行更年期症状的预防,并加强对更年期女性心里健康的关注与心理支持,以降低更年期对女性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影响。

  • 标签: 女性 运动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帕金森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分别25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帕金森 运动功能 功能康复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脑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以一般护理方式展开,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中融入早期康复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于脑梗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可观,值得肯定。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