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第三人称代词在英汉语言中作为连接语篇的重要手段,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对于没有异议的前指照应,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解释代词与被照应词之间为何能形成照应关系:而对于是否存在后指照应则始终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Ariel的可及性理论与语义学的结合上对前指照应进行阐释;同时,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后指照应存在的根据,指出:后指照应在英汉语言中都属于特例,不足以证明英汉语第三人称具备双向照应功能。

  • 标签: 前指照应 后指照应 可及性
  • 简介: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对第三人称代词“伊”、“渠”的分析值得商榷。本文结合宋、明、清时期的一些语言现象,对王力先生的说法加以修正,分口语、浅近文言和正式书面语言三个方面来考察“伊”、“渠”演变成“他”的历史时期。其实,在浅近文言中,“他”于明代中期完全取代了。伊”、“渠”的语法地位,口语中的这个替代应该更早,而在正式书面语言中,宋、元、明时期一直使用的“渠”在清代被“伊”代替,“伊”到新文化运动时才被“他”代替。本文还提出,汉语史研究中语料的选择,要兼顾口语、浅近文言和正式书面语言三个方面。

  • 标签: 《汉语语法史》 第三人称代词
  • 简介:"其"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文言虚词.综观诸家的《古代汉语》书,多认为"其"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如果作为代词,它只能作定语,而不能作主语.王力老先生说:"中古以后,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文学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在今见的诸多古文注释中,有不少地方对"其"的注解实际上也是颇不妥当的.本文以较多的古代汉语例句为证,说明"其"在古代汉语,包括上古汉语里,是可以作主语或兼语的,而且,作为人称代词,它不仅可以称代第三人称,有时甚至还可以称代第一、二人称.这种语法现象,不仅在秦、汉以后大量存在,甚至在先秦时候也早已出现了.作为语法规律来总结,我们更应该注意语言的发展,不能过于拘泥,过于刻板,不能人云亦云,形而上学;而应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语境,尊重语法规律,并尊重逻辑思维规律.

  • 标签: 古汉语 人称代词 用法 《岳阳楼记》 "其必曰" 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