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青海历史梵曲新音》系青海佑宁寺堪布松巴·益西班觉(一七○四——一七八八)于1786年所著,是这位藏传佛教名宿晚年应青海蒙古额尔德尼车臣博硕克图贝子措结多尔济之请求而写出者。简称《梵曲新音》,通称《青海历史》。此书是一般应酬之作,自称“不受词藻学、古词之束缚,而以普通用语写出的一部书,取材于各大喇嘛的传记,而大部分则来自值得信赖的古老民间传说,为了合于各种口头流传,不计其来源之是否可靠,可能有错

  • 标签: 青海历史 益西班觉 固始汗 多尔济 松巴 噶尔丹策零
  • 简介:中学高级教师张明远、文汝琴、陈建义、金俊、王天缶等所著《中学语文修辞知识精编》(以下简称《精编》),是一部值得向广大中学生推荐的好书。该书是一本讲修辞知识的中学生课外读物。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些目的实现,有赖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全部内容。而修辞知识则是这些内容中的有机组成部

  • 标签: 学语文 语文教学过程 课外读物 中学语文课本 中学语文教材 语言艺术
  • 简介: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如何对各国的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统计测度比较是摆在各国政府和统计学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对40种来几种主要的信息化水平统计测度方法作了全方位的介绍和总结,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简要评价。

  • 标签: 社会信息化水平 统计测度 测度方法 波拉特法
  • 简介:渤海史研究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而成为东北亚各国十分关注的一门国际显学。时至今日,关于渤海史的研究论著数量已十分可观,其中,由我国著名东北边疆史学家王禹浪先生和著名渤海史学家魏国忠先生合著的《渤海史新考》(以下简称《新考》)无疑是一部值得学术界给予高度评价的优秀渤海史学术专著。

  • 标签: 渤海史研究 评介 力作 研究论著 学术专著 东北边疆
  • 简介:摘要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志书的编写,一方面在于对过去的人与事有所总结与记录,另一方面则在于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印记,希图让来者有所感悟,有所借鉴。作为成千上万志书中的一种——《余庆县志》(1988-2005)同样有其独到的历史价值所在。该志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收录了此间余庆县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这些成果的详细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余庆人民的奋斗历程,激励后人在前人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其社会影响不可谓不巨矣。

  • 标签: 余庆县 评介 特点 社会影响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研究》于2006年5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60余万字。这是广西师范大学唐仁郭、钱宗范、王昶、陈雄章等十多位学者10年集体研究的结晶,是继1997年出版的《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和2005年出版的《中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宗法文化研究》之后,广西师范大学宗法文化研究团队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宗法文化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综观全书,笔者认为该书主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制度研究 宗法 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发行 文化研究
  • 简介:柯亨说,万一没有自我所有情况又会怎样呢,诺齐克和柯亨分别假设了两种不同的情况

  • 标签: 书评介 对立根源 平等书
  • 简介:如果研究像严复对弥尔自由观的认识这样的问题,史华兹最早提醒我们注意一个西方的观念或词汇在西方思想脉络中的意义与其搬移到中国后在中国思想脉络中的意义是有许多重要的差别的,刘禾的主张有一种把思想史问题化约为语词意义的历史建构问题的倾向

  • 标签: 中国传统 传统西方 思想史著作
  • 简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着55个少数民族,而在少数民族中,一些民族人口数量更少,有的只有几万人或寥寥几千人。其中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10万以下的就有22个,即西藏的门巴、珞巴族,福建和台湾的高山族,

  • 标签: 民族发展理论 人口数量 政策实践 实践研究 中国 评介
  • 简介:散杂居民族是我国学术界对散居民族和杂居民族的总称。作为相对聚居民族而言的一种特殊分布样态,散杂居民族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规模激增,流动地域也逐步扩大,散杂居化趋势越发明显。

  • 标签: 散杂居 民族研究 民族志 文化特征 学术论文 牛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