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2日报道,据Wind资讯(WindInformation)提供的正式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去年下跌了4.3%。12月比一年前下降了4.9%,使官方的消费品价格指数降低了约0.16个百分点。

  • 标签: 价格指数 猪肉 《华尔街日报》 低通 运动 中国
  • 简介:氏杆菌病,是由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流产、不孕和睾丸炎为特征。本病流行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危害畜牧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仅在拉丁美洲,该病每年造成至少6亿美元的损失,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这一数字平均为1.5亿美元。该病应预防为主,加强强制免疫的力度,尽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要做到早期的诊断;其次是选用特异的抗菌素联合用药。目前急性期病的治疗多以西环素加利福平,或者头孢曲松、利福喷汀和多西环素三药联用,或者左氧氟沙星与利福平联用治疗急性期病效果均较好。慢性期病治疗原则是采用中医中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治疗慢性期病具有疗效确切、运用灵活、药源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治疗慢性期病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原则 左氧氟沙星 畜牧生产
  • 简介:近日,人们在对俄罗斯普科夫州所属的一家小型养殖厂的预检中,发现了疑似非洲猪瘟的病菌。随后这些样本被送到了该州更具权威性的部门检疫,已确认是否为真实的非洲猪瘟病菌,当前该州已经实行了强制性的官方防疫措施。

  • 标签: 非洲猪瘟 俄罗斯 病菌 防疫措施 强制性 检疫
  • 简介:奶牛为单胎动物,与其他畜种相比,繁殖力低。奶牛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母牛按照人们需要性别繁殖后代的生物技术。因此,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提高奶牛、特别是高产坍钙繁疆沩,促使其多产优质母犊,是促进奶牛数量、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性别控制技术 奶牛 生物技术 繁殖力 畜种 后代
  • 简介:  仔猪刚断奶时喂料量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喂料过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下痢等胃肠疾病,如果料供给不足又会因饥饿发生应激反应,影响健康生长.所以,断奶后4天~5天要限饲,少喂勤添,一昼夜喂6次~8次,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日投料量控制在原日粮的70%左右,经4天~5天的限饲后再逐渐增加.

  • 标签: 断奶仔猪 饲喂次数 发育影响 消化不良 胃肠疾病 应激反应
  • 简介:纽莱(Nutrase)酶是比利时纽莱思公司生产的一种木聚糖酶,它是细菌性木聚糖酶,属于新一代的饲料酶,与同类产品(真菌性木聚糖酶)相比,具有高比率【内切,外切一木聚糖酶】、最佳PH活性(偏中性)、高温稳定性、对木聚糖酶抑制剂的低敏感性、以及高效作用于不可溶性木聚糖等显著优势,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纽莱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细菌性木聚糖酶 生产性能 断奶仔猪 营养物质消化率 莱斯 高温稳定性
  • 简介:犬巴贝虫病和犬附红细胞体病是分别由巴贝虫和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动物血液而引起的两种人畜共患病。二者共同特点是都多发生于天气炎热、吸血昆虫较多的夏秋季节,主要以吸血昆虫的叮咬为传播途径,临床上都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无论是犬巴贝虫病还是犬附红细胞体病感染后死亡率都很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造成继发感染,威胁犬只生命健康。

  • 标签: 犬巴贝斯虫病 附红细胞体病 贝斯 吸血昆虫 继发感染 人畜共患病
  • 简介:用CMT(加州乳房炎测试)对安次区某牛场的泌乳牛群中的50头牛的20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72%,强阳性5%。对其10头检测为强阳性的牛投服盐酸左旋咪唑,加强饲养管理,一周后对给药的10头牛再次进行检验,乳区隐性乳房炎阳性率由45%下降为37%,乳区隐性乳房炎强阳性率由原来的27.5%下降到10%,结果证明盐酸左旋咪唑对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奶牛 隐性乳房炎 阳性率 盐酸左旋咪唑
  • 简介:概述实际生产中,我们一般都让青年后备母猪在体重125-145公斤时配种怀孕,而母猪通常是在体重达200-250公斤时才能达到完全的体成熟。过早的配种,母猪体况未完全成熟,还要为体内的10-11头仔猪贮备乳汁,

  • 标签: 健康状况 生长性能 仔猪 哺乳期 饲喂 增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