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途径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进路,去除部分鼻粘膜、鼻骨,将泪囊内侧壁切开造,从而解决鼻泪管阻塞,治疗泪溢、流脓。结果35例慢性泪囊炎该术式全部取得成功。结论腔镜下鼻泪囊鼻腔造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孔
  • 简介: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存在视网膜裂孔,以及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导致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的分离。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药物治疗等。本文对其近年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激光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割
  • 简介:目的:探讨YAG激光与恶性青光眼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术,从而使前后房沟通,促进前房形成。结果: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术,能阻止其发展。结论:YAG激光虹膜根部造能有效预防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 标签: YAG激光 恶性青光眼 虹膜根部造孔术
  • 简介:<正>我科自1994年3月开展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术,共治疗18例20侧。近期有效率为90%(18侧)。此18侧随访6~24个月,治愈15侧(75%),好转2侧(10%),无效1侧,远期总有效率为85%(17/20侧)。20侧手术中有4侧一期手术失败,下面介绍手术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方法。1.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前端肥大、鼻息肉及外伤引起的鼻部畸形等,应在

  • 标签: 泪囊鼻腔造孔术 鼻内窥镜 手术失败 鼻内造孔 硅胶管 总有效率
  • 简介:对近年来皮气管切开术(又称快速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皮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但在安全性和技术上仍需进一步改进.目前皮气管切开术不能代替常规气管切开术.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26例行巩膜扣带术,3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均不行巩膜外冷凝,观察眼部表现及手术复位率等情况,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6.00D高度近视占总病例数的41%。64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源性视网膜脱离均有葡萄膜炎反应,眼压2.00~8.00mmHg;26例行巩膜扣带术,19例视网膜复位,复位率73%,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8例,32例视网膜复位,一次手术复位率84%。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源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眼及无晶状体眼多发,视网膜光凝替代术中巩膜外冷凝可能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减少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直视下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源性视网膜脱离16例(16眼)由同一术者进行外路手术,术前三面镜下,间接检眼镜下仔细严格定位裂孔,术中肉眼下大致定位,全部行环扎并裂孔变性区外垫压,根据裂孔大小冷凝或非冷凝,尽可能安全放液,根据眼压,裂孔形态,部位选择注入气体填充物,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视网膜完全复位14眼(87.5%),视力较术前提高12只眼(75%),不变3只眼(18.75%),不完全复位少量视网膜下液吸收缓慢1眼,再次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复位1眼(6.25%)。最好矫正视力0.1以上10只眼(62.5%)。结论手术前的仔细检查定位裂孔,环扎术避免遗漏裂孔及变性区均为直视下外路治疗源性视网膜脱离提供安全有效的保证,为眼科医师提供新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且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有明确的保证。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直视下手术
  • 简介:目的随访观察巩膜固定结膜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0例40眼,术后裂隙灯下脱察结膜松弛情况,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术后临床治愈36眼(90%),BUT≥10秒者28眼(70%),泪河连续完整者38眼(95%),自觉症状治愈或改善者37眼(92.5%),随访6-12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巩膜固定结膜治疗结膜松弛症,效果良好稳定,操作简便,无并发症。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经巩膜固定结膜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2例95眼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1级以下的病例,根据裂孔位置、数目、视网膜脱离的形态等首选放液或者不放液的巩膜扣带术,个别病例辅以玻璃体腔注气术。随访时间7~48(平均10.2)mo。结果:视网膜一次手术复位成功90眼(95%),视力由术前的4.03±0.42到术后的矫正视力4.58±0.33。结论: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源性视网膜脱离能够用最小量的手术、最小的创伤,获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和较好的视功能。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孔源性
  • 简介: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7例视网膜脱离1wk内合并有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巩膜扣带术,观察视网膜平复情况及术后3mo矫正视力。结果:7例患者视网膜平复,术后3mo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结论:对部分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扣带术,既解除了自内障对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妨碍,又顺利完成了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术后视力显著提高。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巩膜扣带术 白内障 视网膜脱离
  • 简介: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成人。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52例,均在内径为3~9mm的硬质支气管镜下钳取异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硬质支气管镜 耳鼻喉科
  • 简介:目的比较巩膜外局部加压术与巩膜环扎手术治疗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将30眼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随机分A,B两组,A组16眼,采用巩膜外局部加压术;B组14眼采用巩膜环扎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观其视网膜复位和视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A组13眼视网膜复位顺利,一次手术成功率为81.25%;术后视力提高13眼,不变2眼,下降1眼,出现并发症8眼。B组11眼视网膜一次手术复位,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8.57%;术后视力提高9眼,不变2眼,下降3眼,出现并发症9眼。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术后视力提高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巩膜外局部加压术手术治疗RRD是经济,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的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巩膜外局部加压术 环扎手术 视网膜脱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Terson综合征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我科确诊的13例Terson综合征患者的17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疗效。结果13例患者的17只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至目前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对于Terson综合征患者而言安全有效。故临床医生需尽早明确诊断,若病情许可,宜早日手术,以避免部分患者视力发生永久性损伤。

  • 标签: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颅内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我科行耳内镜下吸切器口腺样体切除术4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10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32例,伴张口呼吸17例,听力下降、耳呜9例,鼻塞、鼻溢18例,嗅觉减退10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吸切器 耳内镜 腺样体肥大 2009年 睡眠打鼾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术治疗创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27例严重创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行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术。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结果27例均一次清除完前房积血,无术中并发症,术中虹膜无脱出。术后随访6月,矫正视力0.8以上者7例,0.3-0.8者16例,0.05-0.3有4例,23例低于21mmHg。结论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术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房积血 手术并发症 角膜隧道切口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TTT)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24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行TTT治疗的临床疗效。根据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的瘤体大小选择不同的光斑(0.8-1.2mm)和总能量(22.4-36.8mJ),照射时间1min。观察视力、瘤体及管壁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1次治疗后动脉瘤均萎缩,管壁恢复正常,17例视力有提高。结论:TTT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伴明显视网膜出血、水肿的患者。

  • 标签: 经瞳孔温热疗法 视网膜大动脉瘤
  • 简介:<正>我科1997年开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放置改进的上颌窦冲洗留置管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其中Ⅰ型27例,Ⅱ型13例,上颌窦囊肿10例。选择粘膜麻醉+局部浸润+术前强化基础麻

  • 标签: 下鼻道 上颌窦病变 留置管 鼻内窥镜手术 强化基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