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大学生自尊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情感量表对416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封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结果大学生在性别、城乡、家庭教养方式、体育运动水平、交际能力上其自尊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正性情感、情感平衡、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学习成绩封大学生的自尊存在着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封大学生进行自尊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教养方式 性别 交际能力 自尊水平 自尊教育
  • 简介:目的研究某军区基层部队战士自尊水平,并探求影响战士自尊水平的环境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以团体测试方式,统一指导语,对470名战士进行测评。结果470名战士的自尊水平总体均分为29.91±3、76。不同性别、来源、军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身份战士的自尊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关系好的战士自尊水平为30.06±3.72,差的为28.19±3.93,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

  • 标签: 战士 基层部队 不同性别 影响 文化程度 军人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不同自尊水平对成就需要的影响。方法使用量表对312名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成就需要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自尊水平与成就需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低自尊组和高自尊组在总的成就需要上差异最显著;在工作因素的分量表中,三种自尊水平之间都存在显着的差异。结论大学生不同自尊水平对成就需要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成就需要 大学生 结论 自尊 关系研究 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自信心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作用.方法将120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除药物治疗外进行自信心训练3个月,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卑感量表(FIS)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进行自信心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较,SES评分明显增高,而FI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进行自信心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较,SES评分升高,FIS评分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信心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信心训练 自尊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需要的增长.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健康教育为特征、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导向,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交往和环境等方面的17种需要,即呼吸、循环、体温调节、饮食、排泄、休息与

  • 标签: 整体护理 医患关系 心理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及回家康复阶段的灵性需求及其特质。方法: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访谈脑卒中患者15例,以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描述脑卒中患者的生活经验。结果:在脑卒中患者的生活经验中,显示了3个灵性需求主题:①突发性身体残障牵动灵性困扰;②中国文化塑造的灵性需求;③"矛盾"的家庭及社会联系。结论:脑卒中导致突发性身体缺损,随之诱发心理及心灵困扰。研究显示了灵性需求的特质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它能赋予患者顺应、希望和内在平安。另外,家庭的参与和关爱能提升患者的灵性健康。落实整体护理,必须纳入中国化的灵性照顾内容和建立家庭参与模式。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灵性需求 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采取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和整体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和72%。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析,乙组和甲组不良反应率分别是8%和20%。乙组和甲组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率分析,分别是70%和90%,乙组的整体效果突出。结论:对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措施,优势明显,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整体优势,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阻塞性睡眠性 呼吸暂停综合征 整体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情绪、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产科待产的初产妇160例,所有产妇均进行无痛分娩,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统计2组产妇分娩结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产妇护理前、出院时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产妇护理前、出院时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剖宫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产后出血量和围产儿死亡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护理前比,出院时2组SAS、SDS、PSQI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改善产后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无痛分娩 整体护理 分娩结局 情绪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