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病情摘要患者,男性,6岁,“发现右腹股沟逐渐增大肿物四个月”来就诊入院。述四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腹股沟肿物约鸽卵大小,无不适感。肿物逐渐增大,近日增大明显,约核桃大小。平卧无消失,无盗汗,无发热,无疼痛,食欲及睡眠均佳。入院后查体:右腹股沟内下方见约30mm×30mm×20mm大小肿物凸出体表。触之质韧,无触痛,无浅表静脉怒张,皮温不高,基底固定,透光试验阴性。阴囊无肿大,睾丸触之清,双侧等大。辅查:血常规:WBC10.0×10~9个/L,N70.3%,L29.4%,Hb141g/L。胸片及骨盆片未见异常。B超,右腹股沟部有一约30mm×30mm×20mm包块,包膜完整,内有不规则回声的实质性肿物;肝、胆、脾、胰、双肾无异常,即在氯胺酮麻醉下手术治疗。术中取右斜疝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即可见到实质性肿物二个,一个约25mm×25mm×25mm,一个约8mm×8mm×8mm,其囊壁质韧,呈灰白色与腹外斜肌、腹横肌粘连。肿物完整切除后,见精索完整,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无损伤,睾丸及附睾正常。术后患者切口甲级愈合。

  • 标签: 右腹股沟 尤文氏肉瘤 病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骶骨原发尤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1998年6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15例骶骨原发尤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6例,其年龄11~45岁,平均1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骶尾部疼痛症状,11例伴有会阴区麻木、下肢疼痛等神经症状,3例可触及局部肿块。侵及单个节段者2例,累及2个节段及以上者13例。术前X线片及CT提示骶椎多呈不规则溶骨性破坏,CT和MRI检查经常可见巨大的软组织肿块。所有患者均行系统化疗及手术治疗,10例于术后接受放疗。9例行骶骨肿瘤分块切除、重建术,6例行整块切除术,其中4例行一期前后路联合全骶骨切除重建术。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2年。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得到缓解。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其中伤口并发症4例。1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大小便功能障碍。在随访期内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10例,局部复发9例(9/15,60%),肺转移5例(5/15,33.3%),其中包括局部复发伴肺转移4例。其中行肿瘤整块切除6例中骶骨局部复发1例,局部复发伴肺转移1例。转移及局部复发时间7个月至5年,局部复发及转移者中全部10例均接受二线治疗。至末次随访已死亡9例,2例带瘤生存。2年无瘤生存率60%,5年无瘤生存率33.3%,5年总生存率为47%。结论骶骨原发尤肉瘤是一类高度恶性的肿瘤,必须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骶骨肿瘤术后并发症较多。骶骨肿瘤整块切除术是对于骶骨原发高度恶性肿瘤的重要局部治疗方法。

  • 标签: 骶骨 肉瘤 肿瘤治疗方案 预后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疗法
  • 简介:胃肠道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其表面稳定而具有功能性的黏膜屏障是分隔机体内环境与食物抗原及微生物的生物界面。肠道菌是定植于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内外环境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紊乱主要体现于共生菌及病原菌的生长失衡,并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或代谢产物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本文就肠道菌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介绍,为了解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黏膜屏障 肠道稳态
  • 作者: 苟小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 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四川巴中636000
  • 简介:食管癌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食道癌,被认为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均是导致食管癌患者发病的原因。进行吞咽困难、胸骨后闷胀不适等是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且食管癌已然成为了危害国民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在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食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方式愈发趋于完善。食管癌这一疾病由于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所以大部分患者在确诊后往往已经处于疾病的中、末期。有效治疗方式的开展可显著延长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周期。但大部分患者因对食管癌这一疾病并不了解,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配合性差的情况。关于食管癌应当了解哪些知识呢?

  • 标签: 食管癌;食道癌;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TSGF)对鼻咽癌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71例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及42例健康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x±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8.7±14.1)U/mlVS(59.1±3.6)U/ml,P〈0.01];肿瘤转移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局部复发组[(72.0±14.6)U/mlVS(64.7±12.6)U/m1,P〈0.05],尤其是骨转移癌患者;以64U/ml为临界值时,TSGF检测复发转移癌的敏感性为70.4%(50/71)、特异性为95.2%(40/42)。结论:血清TSGF水平对鼻咽癌的监测具有高度敏感性、高度特异性,是监测其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物质群 复发 转移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比色法检测12l例胃癌和大肠癌患者(初治9例,治疗显效6l例,治疗无效7例,复发44例)及健康对照66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初治、治疗无效及复发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分别为(74.2±14.8)、(66.9±4.6)及(68.7±12.9)U·mL^-1,均明显高于治疗显效组的(54.1±5.0)U·mL^-1及对照组的(55.5±5_3)U·mL^-1(P<0.01):局部、远处复发患者血清TSGF水平分别为(63.2±8.5)、(72.2±13.9)U·mL^-1,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以64U·mL^-1为阳性阈值,TSGF检测胃癌和大肠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0%、98.5%。结论:检测血清TSGF水平对胃癌和大肠癌疗效及预后判断、尤其是监测复发转移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胃癌 大肠癌 血清 肿瘤相关物质群 测定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描述食管癌患者的症状种类,分析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0例食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价系统量表(ESAS)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G)对癌症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食管癌的症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症状与生活质量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和不同症状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同时受多种症状困扰,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最高的是疲乏为180(94.6%),(6.13±1.65)分;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3.53±12.44)分,处于中等水平。评分最低为情感状况(14.37±4.72)分,最高为社会/家庭状况(17.45±3.40)分;食管癌患者存在胃肠道、情感及病感3种症状,且症状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P〈0.05);胃肠道症状和病感症状是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症状多,受多个症状困扰,生活质量水平中等。护理人员应根据症状特点,制定更高效、更个体化的干预机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症状群 生活质量 相关性